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6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对基于河流的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了改进,使其适用于海域。将改进后的标识指数法应用于深圳市近岸海域水质评价,并对东西部海域水质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海域的活性磷酸盐、无机氮、非离子氨和大肠茵群超标,全部劣于四类标准;东部海域水质良好,达到第一类或第二类标准。主要原因是西部近岸海域生态遭受破坏,陆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并且受珠江口污染影响,而东部海域则生态环境保护较好,入海污染源较小。标识指数法不仅可以判断水质是否超标,而且能够确定水质具体类别,具有计算简单、分析结果直观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石油开采、炼制及其污水处理工艺的不断改进 ,油田污水中含有各种成分复杂的添加剂 ,严重干扰水样测定。针对某些油田污水氯化物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根据高锰酸钾在碱性条件下不能氧化水中氯离子的原理 ,选择用碱性高锰酸钾氧化法进行前处理 ,可有效解决其干扰问题。采用《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 (第 3版 )》中硝酸银滴定法直接测定某些油田污水中氯化物时 ,会出现如下现象 :在用硝酸银溶液滴定水样时 ,开始滴入硝酸银数滴 ,溶液便出现砖红色 ,停止滴定后 ,砖红色逐渐转黄 ,难以判断终点。初步判断为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的干扰 ,用氢…  相似文献   
13.
采用基于污染损害指数的普适公式,对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2007年环境空气质量进行了评价,并对污染损害指数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环境空气污染损害指数为5.79,环境空气质量为二级,属于轻污染,并且夏季优于秋冬和春季,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次为NO2。珠海、香港、深圳空气质量较好,东莞、佛山空气质量最差,这与污染源分布、污染物扩散条件以及城市间空气污染的相互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4.
对气田采出水进行挥发酚测定时,考虑采用加入消泡剂的方法来消除干扰。分别取0.10,0.25,0.50,1.00,1.50,2.00mL FG-7I消泡剂,各自加入250mL实验空白中,做平行比对实验,经实验比选,于250mL预处理样品中加入0.25mL FG-7I消泡剂可有效解决问题,同时扣除加入等量消泡剂的空白样品吸光度,经验证,此方法最大相对偏差为-9.09%~-0.87%,加标回收率为94.4%~97.3%,均达到了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