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37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利用现有设备和技术控制燃煤烟气汞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当前国内外利用现有气体净化设备和传统的脱汞技术进行燃煤电站汞污染控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各类设备与技术的脱汞特点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方向建议。  相似文献   
102.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财力及土地环境条件,本着经济、高效、简便、易行的原则选择污水处理工艺, 解决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要求及污水随意排放污染环境的问题.氧化塘+土地法处理小城镇污水是一种投资小、构造简单、运行维护管理方便、净化效果好、节能降耗的污水处理方式,易于在西部小县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以长沙市为例,研究了湘中红壤丘陵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同时,参照相关研究成果制定了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系数表,计算并研究了长沙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内,研究区林地、草地、湿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减少最多.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增加最多;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下降了1483.14×106元,年变化率为-0.41%,建设用地快速扩张,价值系数较高的林地面积大幅减少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敏感性指数分析表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所制定的价值系数缺乏弹性,研究结果可信.湘中红壤丘陵区生态系统相对脆弱,在调整该区土地利用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以减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4.
香根草对镉毒害的生理耐性和积累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不同Cd水平(0、1、7.5、15、30mg·L-1)对香根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香根草对Cd的积累能力与处理浓度密切相关,体内积累的Cd含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当Cd处理浓度为30mg·L-1时,根系积累的Cd含量最高达到2232mg·kg-1(以干重计).低浓度Cd(1mg·L-1和7.5mg·L-1)可促进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但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逐渐下降.不同浓度的Cd胁迫增加了植物体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着Cd处理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香根草对Cd的积累能力很高且主要分布在根部,但将Cd运输到地上部的能力较差.香根草虽不是Cd超积累植物,但具有比较强的稳定化能力,在污染土壤的修复方面有一定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5.
基于LINGO 11.0的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农七师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运用LINGO 11.0模型语言对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业结构调整进行研究,寻求一种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土地资源科学管理水平,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目标规划模型,确定目标函数、决策变量、约束变量,编写代码,运行得出提高经济效益的最优方案。结果表明:运用LINGO 11.0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是将土地利用、农业结构、三大效益和数学模型有效结合,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通用性;在保证环境效益条件下,总产值提高了30.6%,而且编程简单,功能强大,简便高效,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106.
土壤盐渍化及其治理措施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及其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条件。土壤盐渍化是当今世界上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土地盐渍化对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因此,较准确的分析土壤盐渍化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变异尺度,揭示其分布规律来防治区域土壤盐渍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提出了盐渍化的相关概念,然后对导致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土壤盐渍化的研究目标、研究方法进行全面阐述。结论表明土壤盐渍化的时空变化及其与导致这种变化的驱动力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足够有效地揭示人为和自然因素与土壤盐渍化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而且可以此来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土壤盐渍化的综合性建议以及土壤盐渍化研究中急待解决的研究课题及其有效的研究手段,从而为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土壤盐渍化研究的内容及水平打下了牢固基础。  相似文献   
107.
108.
采用体视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色散光谱(EDS)等对乌鲁木齐南部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及降尘样品中微塑料的颜色、成分及形貌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SP和降尘中存在纤维、碎片和薄膜等多种形状的微塑料,且TSP和降尘中的微塑料分别以纤维状(81.8%和86.2%)和碎片状(56.3%~68.4%)为主;通过FTIR鉴定出TSP和降尘中的塑料成分主要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苯乙烯;SEM发现纤维状微塑料表面较为光滑,有少量的裂痕,上面分布少量碎屑;碎片状微塑料边缘卷曲破碎,形状不规则,破损程度高,表面黏附大量的颗粒物;EDS分析表明微塑料中以C和O元素为主,还包含Si、Na、Zn等元素.结果可为进一步了解乌鲁木齐大气微塑料的污染情况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