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8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429篇
安全科学   127篇
废物处理   54篇
环保管理   188篇
综合类   865篇
基础理论   212篇
污染及防治   243篇
评价与监测   84篇
社会与环境   93篇
灾害及防治   3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01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139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二(?)(?)类化合物的结构、来源、毒性等简要说明对其监测的必要性,且从仪器监测(包括气相色谱、气质联用、串联质谱等)和生物监测(包括利用指示生物、生物标志物等)概述了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二(?)(?)类物质尤其是几种极毒性化合物如多氯代二苯二(?)(?)(PCDDs)和多氯代二苯呋喃(PCDFs)等化合物的检测技术成果。  相似文献   
32.
基于ARCGIS的安徽省地震应急快速反应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灾害,建立地震应急快速反应系统能够使人们快速响应地震,快速组织有效的救援行动.本文介绍了利用GIS技术计算地震的影响范围,对地震造成的灾害进行评估,同时给出相应的救援建议.  相似文献   
33.
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及其处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垃圾的降解和稳定机理分析了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对其处理对策进行了探讨。生物反应器填埋场前期产生的渗滤液可全部回灌,后期再根据实际情况排放处理部分过量的渗滤液。在对渗滤液水量和水质全面直观认识后,再对生物反应器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艺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设计,并宜采用物化法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34.
洪大林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2):1-2,5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渗滤液回灌的厌氧填埋柱基本进入稳定状态后,改用准好氧运行方式。同时监测了渗滤液中有机物浓度以压温度、pH值的变化。改变模拟垃圾柱的运行方式两个月以后。氨氯浓度由2000mg/L迅速下降至101.48mg/L,试验结果显示,准好氧运行方式可以解决生物反应器填埋场进入稳定阶段后存在的氨氮浓度高的问题,加速填埋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35.
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渗滤液中COD浓度的预测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旻昱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2):26-27,31
基于进行的室内模拟试验,推导了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COD浓度计算模型,并通过模拟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1,该模型可用于该类填埋场COD浓度的预测。本研究可为回灌型准好氧填埋场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6.
宋广瑞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2):120-123
本文根据常微分方程参数反问题的数学理论,将正交化方法同有限差分法结合用于确定水质模型参数,并与正则化方法、最速下降法和共轭梯度法作了比较。其计算结果对比表明,正交化方法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的特点。更适合于水质模型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37.
江东鹏  刘丹 《四川环境》2006,25(3):113-115
基于多孔介质渗流力学和热力学理论,从填埋场内非等温的角度,理论上分析了场内垃圾含水率的分布与温度变化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建立了垃圾填埋场内水分运移过程的双场耦合模型(三维),并提出模型的求解方法。为研究填埋场内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史丹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1):17-18,27
富营养化是我国湖泊的主要问题,它不但制约了湖泊资源的可利用性,而且直接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生存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湖泊富营养化的现状、危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9.
通过采用相关年份有关城市方面的资料,从城市化水平,城市数量、体系和空间分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城市设施水平和城市经济效益5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我国三大地区城市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三大地区的特征和城市发展差异,指出今后要积极缩小三大地区间的城市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0.
Cadmium solubility and sorption in an arable clay loam soil that had received sewage sludge for 41 years were compared to an unsludged control in batch studies. Soil pH dominated Cd sorption, explaining >92% of the variation in Kd values in both treatments. At any pH, Cd sorption was apparently slightly but significantly (p < 0.05) smaller in the sludge-amended soil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even though th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was 70% larger and the ammonium oxalate-extractable iron content was roughly doubled. Correction for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 complexation with the speciation model WHAM reduced the difference in sorption between treatments, but the sludged soil still had significantly smaller Kd values (p < 0.01). Batch equilibrations without addition of Cd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olubility of "native" cadmium (defined as EDTA-extractable Cd) in sludged and control soils. The reason for the lack of increase in Cd sorption in the sludge-amended soil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but it may be due to competition for sorption sites on humic compounds with sludge-derived Fe and trace metals such as zinc. The fact that the pyrophosphate-extractable (i.e., organically associated) iron content was seven times larger in the sludged soil provides some supporting evidence for this hypothesi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