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1篇
  免费   895篇
  国内免费   1576篇
安全科学   765篇
废物处理   101篇
环保管理   414篇
综合类   3886篇
基础理论   683篇
污染及防治   231篇
评价与监测   264篇
社会与环境   284篇
灾害及防治   28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350篇
  2021年   351篇
  2020年   458篇
  2019年   294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297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333篇
  2014年   289篇
  2013年   359篇
  2012年   450篇
  2011年   416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354篇
  2008年   321篇
  2007年   370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The sorption by solid materials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rocesses that affect the fate of hydrophobic organic pollutants in aquatic systems. Current studies focus on the sorption of hydrophobic pollutants by single natural solid material, whereas few studies compared the sorption behaviors of different solids. Furthermore, natural aquatic environment is a complex system where hydrophobic pollutants coexist with many other pollutants, but only limited studies reported the effects of coexisting components on the sorption. Here we studied the sorption of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s (DDTs) by three common solids in natural water, i.e., biofilms, suspended particles and sediments. The effects of typical coexisting heavy metals on the sorption were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orption is described by a dual-mode sorption model. Compared with sediments, more DDTs were sorbed by biofilms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Coexisting Pb, Cd and Cu increased the sorption of DDTs on sediments while decreasing the sorption on biofilms slightly, with little effect on the sorption on suspended particles. The different sorption behaviors of the solids were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olids: more organics were observed in biofilms and suspended particles.  相似文献   
992.
马奔  章群  司从利  黄小彧 《生态环境》2011,20(12):1898-1901
测定了采自香港2株球形棕囊藻和湛江1株等鞭金藻质体16SrDNA基因序列,结合GenBank中下载的32条同源序列,分析序列特征并构建分子系统树。发现600bp序列中有可变位点42个,简约信息位点33个,可变位点和简约信息位点分别为全序列的7.0%和5.5%。A+T的含量(52.5%)略大于C+G含量(47.5%),与已报道的棕囊藻属叶绿体和线粒体基因相似;在分子系统树上,同属藻种聚类在一起,属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0255-0.0503。棕囊藻属属内遗传距离0-0.0050,不同藻种相混杂,并未独立成支;质体16srDNA部分序列虽不能区分棕囊藻属内不同藻种,但能鉴定出GenBank中27个环境样品为棕囊藻属藻株,从而能确定其地理分布和相对丰度,对棕囊藻赤潮的预测预报具有重要意义。质体16srDNA在其他赤潮藻类物种鉴定方面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3.
汞的毒性、环境行为、生物有效性不仅跟其浓度有关,还决定于其化学形态,因此汞的形态分析在环境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样品前处理几乎是汞形态分析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步骤,而色谱和光谱/质谱联用技术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分离检测方法。文章对近十年来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如酸/碱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单滴微萃取、分散液液微萃取等,以及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毛细管电泳与光谱/质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吸收光谱、原子荧光光谱、等离子体质谱等)的联用技术在汞化合物形态分析中的应用情况。最后提出今后应重点研究建立高效、简便的前处理方法,发展高分离度、高灵敏度、高速度的分离检测联用技术,以便更好地对汞的形态进行分析监测。  相似文献   
994.
基于安全价值工程的煤矿安全隐患优先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安全价值工程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某煤矿企业为例,介绍了基于安全价值工程的煤矿安全隐患优先解决决策的过程、方法,对所需解决各种安全隐患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与传统经验决策法比,该方法更科学,结果更合理.  相似文献   
995.
用亚硫酸氢钠作还原剂处理含铬电镀废水时,不调节废水pH值会出现暂时定性检测不含六价铬的假象,过一段时间废水中又会出现六价铬,导致排水不达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实验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不调节pH值增加亚硫酸氢钠的投加量和不增加亚硫酸氢钠投加量而pH值调节到3~4都能使处理后水质稳定,达到排放标准(GB21900-2008...  相似文献   
996.
综采工作面撤架期间防火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综采工作面撤架期问发火的主要原因,确定撤架期间防火的关键技术,即控制工作面风流大小和保证工作面风流稳定,减少漏风,从而控制自燃"三带"的分布.同时对上下隅角等重点区域采取注凝胶、注防火剂等措施,从根本上确保撤架期间工作面的安全,辅以其他安全措施并加强监测监控,保证支架的安全收作.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玉米淀粉粉尘爆炸危险性,采用哈特曼管式爆炸测试装置和20 L球爆炸测试装置对200目(<75μm)以下的玉米淀粉粉尘爆炸危险性进行评估,基于静电火花和粉尘质量浓度对粉尘爆炸的影响,对玉米淀粉的静电火花最小点火能量、爆炸下限质量浓度、最大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进行了研究,根据试验结果对玉米淀粉爆炸危险性进行分级。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在25℃,喷粉压力为0.80 MPa,粉尘质量浓度在250~750 g/m3范围内,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随着粉尘质量浓度增加而降低,其最小点火能量在40~80 mJ之间;在点火能量为10 kJ时,粉尘爆炸下限质量浓度在50~60 g/m3之间;在粉尘质量浓度为750 g/m3时,爆炸压力达到最大,为0.66 MPa;在粉尘质量浓度为500 g/m3时,爆炸指数达到最大,为17.21 MPa.m/s,其粉尘爆炸危险性分级为Ⅰ级。  相似文献   
998.
为了对公路可移动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分析了影响公路可移动危险源危险程度的因素,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并通过公路可移动危险源模糊预警系统实现了公路可移动危险源的实时综合安全预警.结果表明,此方法考虑危险因素较全面,且可在屏幕实时显示各公路可移动危险源的预警结果,有利于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9.
天津滨海新区非点源污染负荷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点源污染过程复杂,结果不确定性大.为研究天津滨海新区非点源污染负荷,应用Johnes输出系数模型,在对非点源污染源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非农业人口、农业人口、大牲畜、猪、羊、家禽、水产养殖、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10种类型的非点源污染源,进而对天津滨海新区进入水体的非点源污染负荷进行估算,并就不同污染源对各种污染物的贡献情况分区域进行分析,计算等标污染负荷,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估算结果显示.对于天津滨海新区非点源总等标污染负荷,塘沽的值最大,大港次之,汉沽最小.1997-2008年,天津滨海新区非点源BOD、COD和TN负荷的最小值均出现在2000年,分别为6 546.59t、29 677.29 t和6 115.56 t;最大值均出现在2006年,分别为7 570.55t、33 431.32t和6 561.75t.TP负荷的最小值出现在1998年,为638.00 t;最大值仍然出现在2006年,为680.78 t.NH3-N负荷在12年间呈上升趋势,最小值出现在1997年,为4 452.98t;最大值出现在2008年,为476.08 t.多种污染物的最大值出现在2006年,这与当年非农业人口数昔增长较快,同时畜禽养殖数量和水产养殖面积又下降较慢有关.而1998年和2000年的水产养殖面积和非农业人口数量相对偏小,这造成了很多污染物在这两年呈现最小值.等标污染负荷的计算结果表明,主要的非点源朽染物为TN、NH3-N和TP,主要的非点源污染源为非农业人口、建设用地和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000.
外源微生物对土壤中烟嘧磺隆的降解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探索外源微生物N80(Serratia marcecens)对烟嘧磺隆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可行性,在实验室条件下,分析了温度、土壤pH值、接菌量、农药初始质量比等因素对N80降解烟嘧磺隆效果的影响.同时以小白菜、甜菜、菠菜为供试作物,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法处理污染土壤,液相色谱仪(UVD)测定土壤中烟嘧磺降残留量.结果表明:1)向污染土壤中添加外源微生物菌株N80可以促进土壤中烟嘧磺隆的降解,第30d时,最高降解率可达79.7%;2)N80降解污染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最适宜条件为25℃,pH=7.0,接种量108 cfu/g,初始质量比10mg/kg.研究表明,向污染土壤中接种一定量的外源微生物菌株N80可以有效降低土壤中烟嘧磺隆的残留量,减轻烟嘧磺隆对敏感作物的药害,达到了预期的生物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