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636篇
安全科学   126篇
废物处理   58篇
环保管理   118篇
综合类   1028篇
基础理论   217篇
污染及防治   324篇
评价与监测   89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6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115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7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3种常规消毒方法对磺胺类抗性基因削减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郑吉  周振超  陈芳  陈涛  魏媛媛  韩玥  陈红 《环境科学》2017,38(4):1497-1505
近年来,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对人类和环境的潜在风险引起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从1家城市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中分离出两株磺胺类抗性细菌,控制浓度投加到灭菌后的出水中,分别进行氯消毒、紫外消毒、臭氧消毒处理,采用菌落计数法、q PCR法对消毒后目标细菌及磺胺类抗性基因(sulⅠ、sulⅡ)进行分析比较.同时采用"消毒+DNase I酶"实验研究磺胺类抗性基因在各消毒过程中的行为特征.结果表明,3种消毒均有效削减细菌浓度,但对抗性基因削减程度不高.结合"消毒+DNase I酶"实验分析,氯消毒削减磺胺类抗性基因与微生物量的降低有关;紫外消毒能直接破坏抗性基因;而臭氧消毒在大量削减细菌量的同时,抗性基因进入到胞外环境中,其潜在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2.
京津冀地区主要排放源减排对PM2.5污染改善贡献评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选取2012年1月和7月作为冬夏两季代表时段,利用CMAQ/2D-VBS模型分析了冬夏两季京津冀地区主要排放源减排30%对改善区域PM_(2.5)污染的效果.结果表明,工业源对PM_(2.5)污染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民用源,但工业源单位减排量贡献低于民用源,交通源和电厂源的整体贡献和单位减排量贡献均较小.工业部门内贡献最大的为钢铁冶金行业,其次是水泥、工业锅炉、炼焦、石灰砖瓦和化工行业.与各部门各物种排放量的比较反映出各排放源贡献大小与其一次PM_(2.5)排放水平高度相关.因京津冀地区冬季NO_x减排对PM_(2.5)形成的促进作用,以及冬季较弱的大气垂直扩散作用,各排放源夏季减排比冬季普遍更有效,交通源、电厂源以及工业源中的水泥、工业锅炉和石灰砖瓦行业夏季减排效果相比冬季优势明显.民用源由于采暖季排放较高而冬季贡献更明显,农业源因秸秆开放燃烧量大,冬季单位减排量贡献十分显著.从同等幅度减排考虑,应将工业源作为控制重点,优先控制其一次PM_(2.5)排放,在部门内进一步重点控制钢铁冶金行业的NO_x和SO_2排放、水泥行业的夏季NO_x排放以及炼焦行业的SO_2和NMVOC排放.民用源排放应着重在冬季采暖期控制.  相似文献   
103.
无锡市污水处理厂抗生素抗性菌分布与去除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污水处理厂已成为环境中抗生素抗性菌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利用传统的异养菌培养法对无锡市6座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的5种抗生素(氨苄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环丙沙星)抗性菌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比了在不同工艺和不同季节条件下抗性菌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5种抗性菌在污水处理厂进出水中均可检出,进水中抗性菌浓度为103~10~5CFU·m L~(-1),出水中抗性菌浓度为10~2~10~4CFU·m L~(-1),其中,氨苄霉素抗性菌最多,占总异养菌的比例超过50%.污水处理工艺没有选择性去除抗性菌的效果,出水中抗性菌占总异养菌的比例相对于进水有增加趋势.相比其它传统工艺(氧化沟、SBR等),MBR工艺对去除氨苄霉素、红霉素抗性菌表现出一定优势;夏季目标污水处理厂对抗性菌的去除量略多于冬季,且只有环丙沙星抗性菌的去除量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04.
为实现污水处理的深度脱氮除磷及蛋白质源污泥增量,进行了生物吸附/MBR/硫铁自养反硝化组合工艺处理城镇污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吸附池可以快速富集进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COD平均去除率为55.1%,剩余污泥采用厌氧发酵方式处理,用于生产优质碳源.通过组合工艺系统中的硝化、硫自养反硝化及铁屑除磷作用,出水氨氮、总氮和总磷分别达到1、5和0.4 mg·L~(-1)以下.优质碳源投加到MBR工艺段,碳源环境的改善使得污泥增长率从0.17 g VSS/g COD提高至0.49 g VSS/g COD,进水中总氮的同化比例从40%提高至59%.此外,污泥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也显著增长,增长率分别为18.3%和19.7%.组合工艺在获得高排放标准水质的同时,实现了高蛋白质源污泥的增量,可为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105.
This study evaluated the toxicity of herbicide atrazine, along with its bioaccumul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in the green microalga Chlamydomonas mexicana. At low concentration (10 μg L?1), atrazine had no profound effect on the microalga, while higher concentrations (25, 50, and 100 μg L?1) imposed toxicity, leading to inhibition of cell growth and chlorophyll a accumulation by 22 %, 33 %, and 36 %, and 13 %, 24 %, and 27 %, respectively. Atrazine 96-h EC50 for C. mexicana was estimated to be 33 μg L?1. Microalga showed a capability to accumulate atrazine in the cell and to biodegrade the cell-accumulated atrazine resulting in 14–36 % atrazine degradation at 10–100 μg L?1. Increasing atrazine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the total fatty acids (from 102 to 75 mg g?1) and increased the 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tent in the microalga. Carbohydrate content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in atrazine concentration up to 15 %. This study shows that C. mexicana has the capability to degrade atrazine and can be employed for the remediation of atrazine-contaminated streams.  相似文献   
106.
本研究运用区域方法模拟了建筑物火灾的发展过程,采用理论分析和经验公式相结合的方法,开发了火灾工程系统软件,分析求解了防火工程中的参数,该模型可为建筑物防火工程设计提供咨询、评估。  相似文献   
107.
甲撑二苯基二异氰酸酯 (MDI)生产过程中涉及到了多种危险有害因素。笔者通过对国内现役MDI生产装置进行调研 ,同时结合国内外其他涉及光气生产厂家的情况 ,分析并指出了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 ,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8.
天津市城区暴雨沥涝仿真模拟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天津市位于黄河水系尾闾,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和港口城市。该市历史上一直遭受洪涝灾害的威胁,加之近几年市区范围不断扩大,不透水面积增加,排水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要求,城市沥涝问题日趋严重。为了掌握天津市暴雨沥涝的规律,减轻洪涝灾害对该市的影响,作者利用二维不恒定流水动力学模型和计算机信息管理及图形技术,采用Power Station Fortran 4.0和Visual Basic5.0编程语言,在Widows98环境下开发了天津市暴雨沥涝仿真模拟系统。该系统首次实现了从城市暴雨预报、监测到城市暴雨沥涝仿真模拟的研究, 不仅能够处理实时的不均匀的降雨信息,还能处理数值预报模型的预报降雨信息。系统的信息前后处理模块用图形方式管理仿真模型的各类信息,方便用户显示、查询和修改,使系统更加完整、实用。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根据江苏省南通县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运用聚类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以乡为基本单元,将各乡划分为若干类。找出各类特征,明确开发整治的方向,制定开发利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0.
The presented work deals with blends composed of polyvinyl alcohol (PVA) and biopolymers (protein hydrolysate, starch, lignin). PVA does not belong to biologically inert plastics but its degradation rate (particularly under anaerobic conditions) is low. A potential solution to the issue problem lies in preparation of blends with readily degradable substrates. We studied degradation of blow-molded films made of commercial PVA and mentioned biopolymers in an aqueous anaerobic environment employing inoculation with digested activated sludge from the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Films prepared in the first experimental series were to be used for comparing biodegradation of blends modified with native or plasticized starch; in this case effect of plasticization was not proved. The degree of PVA degradation after modification with native or plasticized starch increases in a striking and practically same manner already at a starch level as low as approximately 5 wt.%. Films of the second experimental series were prepared as additionally modified with protein hydrolysate and lignin. Only lignin-modified samples exhibited a somewhat lower degree of biodegradation but regarding the measure of lignin present in blend this circumstance is not essential. Level of biodegradation with all discussed films differed only slightly—within range of experimental err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