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76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59篇
基础理论   4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17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尾矿库覆土效果参数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氡析出率和覆盖层厚度关系的指数减弱规律原理,在某铀尾矿库222Rn释出率研究和所获得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尾矿库覆土厚度与覆土效果的关系。通过使用实验室和野外实测结果比较相近的两种不同的222Rn析出率测定方法测定了不同容重、尾矿砂不同含水量的条件下的不同覆土层厚度的对降低222Rn析出率的效果,从而确定了在降低天然降水的入渗量的最佳条件下覆土效果参数、覆土后γ辐射水平以及安全粘土覆盖层厚度和费用,为尾矿库的治理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当粘土覆盖层厚度80~120cm,平均厚度为l00cm时,尾矿库滩面氡析出率降低至国家规定限值0.74Bq/m2·s,覆土费用4200~4800万元。  相似文献   
102.
基于GIS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手段的不足,提出建立基于GIS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着重从系统开发平台的选择,数据库建设,功能开发等几个方面介绍了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系统采用ArcSDE空间数据库引擎和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统一管理空间和属性数据,利用ArcObjects组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京杭运河(徐州段)的水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3.
李晶  饶婷  李巍  李轶 《环境科学学报》2011,31(10):2109-2116
对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LY1)共代谢降解苯酚和4-氯苯酚(4-CP)系统进行了降解实验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恶臭假单胞菌可以有效地降解苯酚,苯酚浓度为50mg·L-1时细菌生长速度最快,4-氯苯酚浓度的增加会对细菌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用改进的Haldane方程模拟恶臭假单胞菌LY...  相似文献   
104.
为了研究电晕极结构对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的影响,采用逐步优化法,对比十字形芒刺电晕极和笼式环形电晕极在不同横向极距、纵向极距、芒刺数下对电场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优化后,加入芒刺的笼式环形电晕极放电能力优于未加入芒刺的笼式环形电晕极和十字形芒刺电晕极,并在与水膜共同作用时具有较高的除尘效率,其结构参数为:从上至下4层圆环半径依次为107,80,54,28 mm;相邻圆环纵向极距为150 mm,圆环与集尘极的横向极距为90 mm;半径最小圆环上芒刺数为8根,其直径为2 mm,长度为10 mm。优化后的电晕极结构与水膜作用有助于提升静电旋风水膜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相似文献   
105.
采用GC/MS/MS技术对长江中游重庆至宜昌段22条支流和干流的47个表层水样进行分析.实验发现支流表层水样中PCB8、28、52和118是优势污染物,而干流表层水样中PCB8和28是优势污染物.ΣPCBs在支流和干流表层水样中的几何均值分别为20.71 ng.L-1和13.25 ng.L-1,ΣPCBs最高检出浓度61.79 ng.L-1出现在支流壤渡河,最低浓度3.77 ng.L-1出现在支流草塘河;85%的支流表层水样中ΣPCBs的浓度高于美国环境保护署制定的连续暴露基准浓度14 ng.L-1,但所有支流和干流水样中ΣPCBs的检出浓度都远低于国家饮用水标准限值500 ng.L-1;实验结果与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值相比较,也显示该研究区域表层水中PCBs浓度处于较低水平,癌症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饮用支流和干流的水因摄入PCBs而带来的风险分别为2.07×10-7和1.33×10-7,说明研究区水样中因PCBs污染引起的癌症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106.
经过多年的大气污染治理,我国的多种大气污染物浓度已呈现显著下降趋势,然而在不利气象条件下仍会导致重污染事件的发生.掌握此类影响较大的偶发重污染事件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和机制,有助于进行下一步的大气污染预警和防控.本研究以徐州2020年12月中旬的 一次重污染过程为例,通过地面站点观测、激光雷达、模式模拟、颗粒物组分观测与源解析、后向轨迹溯源等手段进行了全方位的观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污染过程中颗粒物主要来源为二次离子、燃煤、生物质燃烧、机动车、扬尘等,其中,二次离子占比最高,为37.9%;污染期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明显高于污染前,增幅分别为176%和82%;污染期主要来自燃煤源的SO42-较污染前升高幅度明显,由5.51 μg·m-3升高至16.3 μg·m-3,升幅为196%;生物质燃烧的示踪物K+由0.37 μg·m-3升高至0.83 μg·m-3,升幅为123%;污染前期,局地高湿、静稳等主要 外在不利气象因素促进了本地污染物的生成;污染中期受山东和安徽等地污染物传输增加的影响,外来源占主导,外源贡献增加至74.4%. 研究表明,因气象和排放等因素的不确定性,致使冬季重污染过程具有复杂性.本研究可为了解大气污染机理及提高区域联防联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蛋壳静态吸附微污染饮用水中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不同条件下废弃蛋壳吸附剂对总铁浓度为2.866mg/L的微污染饮用水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静态吸附总铁浓度为2.866mg/L的100mL微污染饮用水,当吸附剂用量为3.0g,介质pH值为5.0,吸附时间为2.0h时,铁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8.81%。总铁浓度下降为0.034mg/L,达到了GB5749-85的标准。文章同时对吸附等温线等进行了实验说明。  相似文献   
108.
基于帕累托改进的闽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消除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外部性,借助流域边际价值的概念,得出了使流域实现帕累托最优改进,需要对上游流域保护区进行生态补偿的结论.分析了3种实现帕累托改进的方法:政府对上游补偿、对下游征税同时补偿上游、上下游之间进行谈判.以闽江流域为例,对1999~2013年流域上、下游的区市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和流域相关地区生产总值的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并分析,结果显示:通过对上游给予补偿同时对下游征税,可以实现流域的帕累托改进,上、下游地区达到各自的效用最大化,即对下游征税额应高于26.026亿元;上下游再用谈判或者达成协议等方式对净收益进行分配.以此实现各自利益最大化,最终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09.
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对特征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珠江三角洲两种下垫面条件下,应用CALPUFF大气污染扩散模式,对特征污染物SO2、SO42-的扩散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大规模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影响,并通过对4个典型区污染物月均质量浓度变化特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对不同地区的污染物分布的影响机制。模拟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源下风方向地区受影响较大,污染物质量浓度明显升高,SO2和 SO42-年均质量浓度分别增加14.07%和3.31%;受影响范围、变化幅度与污染源排污强度呈正相关,变化幅度亦与污染源距离远近呈负相关。土地利用变化后,尤其是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四个典型区 SO2月均质量浓度都表现为升高趋势,且冬季 SO2质量浓度升高幅度最大,夏季升高幅度最小,临近污染源密集区的两个典型区SO2月均质量浓度分别增加33.6%和26.3%。土地利用变化不仅改变局地的污染扩散,也会对区域的污染扩散有一定影响,尤其对污染源分布密集区的大气污染物扩散影响强度最大。因此,建议人类在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尽可能保留自然斑块,消除人工下垫面对污染物扩散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物料平衡法、置换成本法、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和COD价格法对池塘养殖环境成本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基于4种评估方法估算得到的池塘养殖环境成本由大到小依次为置换成本法(4 400元.a-1.hm-2)、COD价格法(4 191.99元.a-1.hm-2)、物料平衡法(3 925.76元.a-1.hm-2)和CVM法(2 007.8元.a-1.hm-2),认为在不考虑时间和经济成本的前提下,基于COD价格法测算得到的结果可能最接近于环境成本的真实值。采用4种评估方法测得的环境成本占常规鱼类养殖经济总收益的6%~14%,表明采取相关措施防治水产养殖环境污染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