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29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27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本文遵循客观、科学、综合原则,运用熵值赋权法,对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进行了评价;采用动态耦合模型及剪刀差分析方法对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考察;借助Excel 2003软件,通过作散点图,比较拟合优度分析方法,对两者的协调前景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综合指数分别由2005年的0.2934、0.4198跃升至2015年的0.6236、0.4198,经济发展系统升幅明显高于生态环境系统。②2005—2015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动态耦合度均值为-6.95°,整体处于由低级协调向协调演进状态,而两者间演化速度夹角由2005年的18.56°扩展至2015年的82.4°。③若按既有惯性发展模式,2020年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度将达155.74°,预期处于极限发展状态。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可为新常态下安徽省制定经济与生态文明融动发展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2.
微波诱导催化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微波诱导技术的基本原理,讨论了微波诱导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和载体,归纳了微波诱导催化技术在水污染处理中的应用状况及实例,总结了微波诱导催化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3.
基于模糊理论的隧道施工安全预警模型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公路隧道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的特点和影响隧道安全施工的复杂因素,建立了公路隧道施工阶段多层次多因子安全监督动态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中的多层次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建立隧道施工安全监督二级动态评估预警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估指标参数的权值,使评估结果更客观、更符合实际。通过对数学模型实际应用,评估结果与实际安全状况比较吻合;该数学模型对公路隧道施工安全监督进行动态评估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为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4.
青海省的主要灾害类型与防灾减灾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丽萍  荣艳 《灾害学》2001,16(1):78-83
论述了青海地区常见的主要灾害类型及危害,并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5.
Chen Z  Huang Z  Cheng Y  Pan D  Pan X  Yu M  Pan Z  Lin Z  Guan X  Wu Z 《Chemosphere》2012,87(3):211-216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Cr(VI) uptake mechanism in an indigenous Cr(VI)-tolerant bacterial strain -Bacillus cereus through batch and microscopic experiments. We found that both the cells and the supernatant collected from B. cereus cultivation could reduce Cr(VI). The valence state analysis revealed the complete transformation from Cr(VI) into Cr(III) by living B. cereus. Further X-ray absorption fine structure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 reduced Cr(III) was coordinated with carboxyl and amido functional groups from either the cells or supernatant.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noticeable Cr(III) precipitates were accumulated on bacterial surfaces. However, Cr(III) could also be detected in bacterial inner portions by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in section analysis coupled with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hromium distribution, we determined the binding ratio of Cr(III) in supernatant, cell debris and cytoplasm as 22%, 54% and 24%, respectively. Finally, we further discussed the role of bacterium-origin soluble organic molecules to the remediation of Cr(VI) pollutants.  相似文献   
96.
废旧轮胎的回收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汽车数量的剧增,废旧轮胎的处理利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在此就国外的经验,介绍了废旧轮胎作为能源,用于民用工程,制成再生胶制品和裂解后制成化学产品等方面的情况和利用方法.并且阐述了开发利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7.
生长调节剂对春玉米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田小区试验,通过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春玉米,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对玉米氮素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配方的生长调节剂能明显提高春玉米氮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活性。在生长调节剂PGR2处理下,玉米功能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09.3%~138.3%,其它处理下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无论在玉米功能叶片还是籽粒中,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在测定的各时期均高于对照;功能叶片中蛋白水解酶活性也均高于对照。在所有处理中,以PGR2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8.
喀斯特峡谷区常见植物叶片δ^13C值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贵州花江峡谷喀斯特石漠化区4种典型石漠化植物群落中11种常见植物种叶片的δ13C值测定,研究了各植物种对影响植物碳同位素分馏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储水量、大气相对湿度、光照强度、土壤厚度)的响应,分析了石漠化梯度中不同土层土壤储水量、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有机质、年均气温、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梯度变化与植物叶片δ13C值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部分物种的δ13C值对环境因子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随环境水分好转呈下降趋势,即水分利用效率下降;也有部分物种呈稳定不变或逆势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石岩枫(Mallotus repandus)、红背山麻杆(Alchornea trewioides)的主导因子是土层储水量;肾蕨(Nephrolepis cordifolia)、野桐(Mallotus japonicus vat.floccosus)的主导因子是土壤厚度;肾蕨、八角枫(Alangium chinense)、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强度;而广西密花树(Rapanea kwangsiensis)、圆叶乌桕(Sapium rotundifolium)和灰毛浆果楝(Cipadessa cinerascens)则分辨不出主导因子,即环境影响因素更为综合.总体而占,叶片高δ13C值是对低水分、高光、低资源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99.
为探究煤体在冷冲击影响下强度损伤特征及细观结构演化规律,通过自制低温冲击系统,利用声发射、金相显微镜宏观与细观手段结合的方法,基于ImageJ图像分析软件分别对干燥煤样、饱水煤样冷冲击前后细观结构演化进行量化表征,并通过测试渗透率验证煤体结构变化带来的增透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煤体中超声波波速随冷冲击温度降低而下降;相同时间内,冷冲击温度越低,声发射振铃计数表现越活跃,煤体释放能量愈大,致裂效果越显著;经冷冲击后的饱水煤样相对于干燥煤样会产生更多的斜向新生裂隙,新萌生裂隙与原生裂隙交汇贯通形成絮状网格,其渗透效果显著提升;随冲击温度的降低,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均增大。研究结果可为低温改善煤层透气性,增产煤层气及矿井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从成都动物园健康大熊猫的肠道采集样品,富集分离获得一株典型的厌氧纤维素分解菌PD.分离菌是杆状,革兰氏阳性(G ),菌体大小为0.5μm×(3~5)μm,严格厌氧;生长温度为25~40℃,最适生长温度为38℃;pH范围5.0~9.0,最适pH7.2;在纤维素粉作碳源的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直径为1~3mm,白色透明斑;分离菌株不仅能利用纤维二糖、葡萄糖、蔗糖、淀粉、松三糖、覃糖等多种可溶性碳源,而且可以利用纤维素粉等不溶性碳源.同时,对菌株PD进行了16SrDNA的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测序.对16SrDNA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并构建了系统发育树,表明菌株PD属于梭菌属,与Clostridiumlentocellum(T)的16SrDNA序列具有92.2%相似性.图5表1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