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46篇
安全科学   97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57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22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21.
陈成龙  高明  木志坚  倪九派  祁乐 《环境科学》2017,38(8):3254-3263
利用长期田间监测数据,分析了三峡库区典型农业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浅层地下水氮磷含量分异特征,剖析了坡面土壤氮磷含量与浅层地下水、坡面地表径流氮磷浓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梯田的土壤TN平均含量显著(P0.05)高于坡耕地,水田梯田平均含量1.49 g·kg~(-1)最高;旱地坡耕地和桑树套种坡耕地土壤TP平均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地类;旱地梯田土壤NO_3~--N平均含量最高,离散程度最大.坡面土地利用类型对浅层地下水TN、NO_3~--N浓度影响较大,但对TP浓度影响较小;流域浅层地下水TN浓度与NO_3~--N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坡面浅层地下水NO_3~--N对TN平均贡献率在67.82%~78.51%之间;浅层地下水TN、NO_3~--N月平均浓度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春秋两季农作物施肥后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坡面土壤TN平均含量与浅层地下水TN浓度呈显著指数关系,坡面土壤NO_3~--N平均含量与浅层地下水NO_3~--N浓度呈对数关系,但与坡面地表径流TN、NO_3~--N浓度无显著相关性;当坡面地表径流TP浓度0.1 mg·L~(-1)时,坡面土壤TP平均含量与其呈显著线性相关;坡面地表径流与浅层地下水TN、NO_3~--N浓度均呈显著幂函数关系,且NO_3~--N相关性更好.  相似文献   
22.
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特征解析及分类控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导致流域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识别流域内关键源区并加以重点控制是流域非点源污染治理的最有效手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清单分析法核算了流域173个县(市、区)的畜禽养殖、农村生活、农田种植、水产养殖4种污染源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利用SPSS和GIS软件对污染排放强度进行聚类分析、敏感性评价及空间解析,解析出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敏感地区、重点污染源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并依据污染源贡献大小对流域进行分类控制.结果表明,2009年淮河流域农业非点源COD、TN、TP排放量分别为206.74×104t、66.49×104t、8.74×104t;排放强度分别为7.69、2.47、0.32 t·hm-2;COD、TN、TP排放比重分别为73%、24%、3%.识别出COD、TN、TP的主要贡献污染源为畜禽养殖和农村生活;解析出淮河上游沙河、颍河、北汝河、贾鲁河以及清潩河等子流域为整个流域非点源污染的敏感区和优先控制区,畜禽养殖为流域优先控制区中的重点污染源.畜禽污染型和综合污染型分别是流域污染贡献率最高和控制难度大的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23.
污染源监测是一种环境监测内容,主要用环境监测手段确定污染物的排放来源、排放浓度、污染物种类等,为控制污染源排放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也是解决污染纠纷的主要依据,针对污染种类多样性,本文对污染源监测质量控制的热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4.
紫色母岩覆盖层控制底泥磷释放的效果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雪娇  石纹豪  倪九派  李振轮 《环境科学》2016,37(10):3835-3841
选取重庆地区分布面积较广的3种紫色母岩(飞仙关组、蓬莱镇组和遂宁组),和2种经众多研究证明可有效控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的岩石(石灰石和方解石)作为活性覆盖材料,进行底泥覆盖模拟实验,研究紫色母岩覆盖层对底泥磷素释放的控制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3种紫色母岩覆盖层对底泥总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抑制作用较强,远好于方解石与石灰石(P0.05).其中,飞仙关组紫色母岩覆盖层对底泥总磷向上覆水体释放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94.4%.5种覆盖材料均可促进底泥总磷的释放与转化,显著促进底泥OP原位转化为Ca-P,而3种紫色母岩覆盖层更有利于底泥释放出的磷转化为无机磷和有机磷.同时,5种覆盖材料均会改变底泥及上覆水体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其中PLFA16:0标记的细菌数量与上覆水体的总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2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的政策取向,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构建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形成多途径、多层次的秸秆综合利用格局,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弃置问题,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6.
河南省项城市水新公路的汾河板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一辆满载沙子的重型卡车和一辆微型面包车落水,一辆出租车和中型货车坠落桥下,两人轻微伤。据悉,坍塌桥梁于1977年建设,2001年河南省交通厅检查时将  相似文献   
27.
在双层滤料颗粒床模型试验台上对粒径为300~400目的粉状活性焦进行了脱硫试验,研究了温度、O2和水蒸气体积分数、气体流速、再生次数对脱硫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120℃、O2体积分数为8%、水蒸气体积分数为10%条件下,脱硫效果最好;粉状活性焦在双层滤料颗粒床中经过7次重复吸附.达到硫饱和吸附量为66.2 mg/g.粉状活性焦再生试验表明,随着再生次数的增加.粉状活性焦的脱硫性能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8.
29.
我厂是一个有5台锅炉、4台汽轮发电机的中小型火电厂,全厂综合出力为4.5万千瓦,是靠30年代、50年代设备生产的老厂。在生产过程中有大量的粉煤灰和渣,在没有综合利用以前,堆放在贮灰场中,不仅给社会、企业和人民群众造成危害,而且给国家造成了惊人的浪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对环保工作非常重视,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和综合利用的开展。按上级指示精神,我厂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综合利用,尤其对粉煤灰的利用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国家、社会、工厂都获得了很大效益。我们主要采取两个办法:  相似文献   
30.
2005年10月,江苏省扬州市某浴室一台锅炉余热水箱发生爆炸,造成锅炉房多处裂缝,锅炉房及附近房屋窗户玻璃不同程度震碎、震裂,一名司炉工受伤,同时,给周围群众的正常生活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