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07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231.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光催化降解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的光催化降解过程,探讨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光催化降解行为和降解机理.分别用高效液相(HPLC)和TOC测定仪检测不同降解时间段水样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浓度和矿化率.结果表明:当DMP初始浓度为20 mg/L,催化剂用量为70 mg/L,光催化反应140 min时DMP降解率和矿化率分别达到...  相似文献   
232.
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全面评价淮河闸坝与污染对淮河水生态的影响,必须首先对水生态现状有一个全局的认识。从淮河流域全局出发,通过对淮河典型河段的水生态和水环境进行现场调查与室内分析,对流域内水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采用生物学指数与水生物指示环境结合的方法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生态系统稳定性与河流/水库的健康程度。评价结果表明:(1)颍河中下游地区与沭河中下游地区水生态系统脆弱,河流多处于病态;(2)涡河付桥闸、东孙营闸到蒙城闸段水生态系统不稳定,河流不健康,但下游河段水生态有自恢复迹象;(3)洪汝河河流多处于亚健康状态,水生态环境自修复能力较强;(4)淮干水生态环境质量的突变点在临淮岗,上游较好;(5)西部、南部山区水库水生态环境质量最好;(6)整个流域水生态质量西高东低,南高北低;优劣顺序为:西部、南部山区>洪汝河水系>涡河中下游地区>颍河、沭河中下游地区。建议枯水期加大淮干以南及上游山区水库的下泻流量,保持河道畅通和一定流速,提高水体自净能力,同时控制颍河、涡河上游污染物的排放,联合调度水量与水质,淮河水生态得以修复。  相似文献   
233.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铬浓度及不同pH对棕壤吸附-解吸铬的影响,草酸、EDTA和柠檬酸3种有机酸在不同浓度、不同pH条件下对棕壤吸附-解吸铬的影响。结果表明,棕壤对Cr6+的吸附率随其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并在酸性条件下易于吸附Cr6+,在碱性条件下易于解吸Cr6+,低浓度有机酸有利于棕壤对Cr6+的解吸。EDTA解吸率最大,草酸次之,柠檬酸最小。  相似文献   
234.
太湖流域水源地多氯联苯分布特征与污染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系统了解太湖流域主要水源地多氯联苯(PCBs)的污染现状,于2012年3月和6月分别采集水相、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样品,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PCBs的浓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3月水相、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均未检测出PCBs类物质。6月水相中PCBs质量浓度在ND~1.04 ng·L~(-1)之间,平均值为0.57 ng·L~(-1),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PCBs质量浓度分别在0.96~2.72 ng·g-1和0.47~1.29 ng·g-1之间。Aroclor 1016和Aroclor 1260在3种介质中均有检出,且Aroclor1016浓度均为最高。与国内外研究相比较,太湖流域主要水源地PCBs污染水平较低。水相中PCBs浓度水平低于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悬浮颗粒物和沉积物中PCBs浓度水平均低于加拿大保护水生环境沉积物化学品风险评价标准的LEL值,说明各样点PCBs对底栖动物无毒性影响。  相似文献   
235.
长三角地区地表干湿状况及极端干湿事件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羽  吴艳飞  徐刚  刘敏 《自然资源学报》2017,32(9):1579-1590
利用Penman-Monteith模型及1957—2014年长三角地区43个气象站点逐日降水、气温、风速、日照时数及空气相对湿度实测数据,对参考作物蒸散量、地表湿润指数和极端干旱/湿润事件进行了计算和统计。运用线性回归、Trend-free pre-whitening (TFPW) 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研究区地表湿润指数及极端干湿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1)近58 a长三角地区年及季节平均湿润指数在空间上呈南高北低分布格局;2)年湿润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变化倾向率为-0.021/10 a,气候趋于干旱化。湿润期集中在20世纪80、90年代。突变年为2003年,并存在多个振荡周期。四季中,春秋季气候趋于干旱化,冬夏季反之。年际湿润指数变异系数和变化趋势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3)年极端干旱事件发生频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年极端湿润事件则呈现微弱的下降趋势,均存在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236.
基于技术分类方法构建了动态排放因子数据库,再采用排放因子法,自下而上构建了1960~2019年中国大陆省级无意产生的五氯苯和六氯苯的多源大气排放清单,并探究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五氯苯的最大排放源是含氯化学品生产,而六氯苯的最大排放源则是金属冶炼;五氯苯和六氯苯的排放密度均表现为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的特征.从1960~2019年,五氯苯和六氯苯的排放量从1277.9,81.2kg分别上升至11862.3,439.7kg,但排放强度(单位GDP的排放量)却从869.3,55.2g/亿元分别下降至12.0,0.4g/亿元.  相似文献   
237.
湖北省雨涝灾害的指标和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总结全国各地和湖北省现有雨涝灾害指标的基础上,考察粮、棉、油等农业生产需要,新建了一个有别于前人的不有较强农业意义的雨涝灾害指标,并用此指标讨论湖北省雨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38.
上海城市周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上海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心,近20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上海城市周边地区经济蒸蒸日下,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并呈现其鲜的特点。分析上海城市周边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结果表明该区大气污染有从市区向郊县转移的迹象。东部河口区及滨岸带水污染加剧,主要表现在重金属污染和营养盐所引发的赤潮问题相比过去都有增加的趋势,一些难降解的有机物,如多环芳烃的富积也愈发严重,研究区内的苊,蒽,已经超出了ER-L和ISQV-low值,已具有潜在的不利的生物影响效应;另外,上海周边地区非点源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其中畜禽尿粪污染,生活污染以及农药和化肥污染在非点源污染中更为。针对这些特征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39.
方荣利  刘敏 《四川环境》1999,18(1):58-61
本文在笔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利用煤灰渣的途径,推荐了利用煤灰渣生产墙体材料、生产水泥及灌浆材料的有关参数。煤灰渣的开发利用不仅可减少堆放煤灰渣占用的土地和消除煤灰渣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使企业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40.
长江口沙洲表层沉积物中生物硅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生物硅(BSi)8 h连续提取法,分析了长江口南支沙洲表层沉积物中BSi的分布特征,并探讨了BSi分布与沉积物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发现,沙洲沉积物中BSi含量的变化范围为0.47%~1.02%,平均含量为0.75%.高潮滩沉积物中BSi含量的变化范围在0.47%~0.91%之间,中潮滩在0.48%~1.02%之间,低潮滩则是0.47%~0.96%.沉积物理化性质与BSi之间的相关分析揭示,沉积物中BSi含量与粘土和粉砂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沉积物中BSi的赋存对沉积物机械组分具有明显的依赖性;沉积物中的BSi与有机碳、氮(OC、ON)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在富含有机质的沉积物中易于BSi的累积;OC/BSi和ON/BSi的变化范围分别为0.28~2.59和0.05~0.21,都低于Redfield比值,说明沙洲沉积物中BSi的溶解速率要远低于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此外,还发现沉积物中BSi与叶绿素之间存在弱的正相关关系,反映了硅质藻类等初级生产者对沉积物中BSi累积也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