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87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207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社会与环境   35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61.
2021年2~4月,利用AQMS-900VCM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系统对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气中114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进行了在线观测,分析了春季南昌市大气中VOCs浓度水平、日变化,估算了各种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并基于PMF模型探讨了 VOCs的来源.结果表明,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  相似文献   
62.
刘敏  王兰辉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1):2018-2026
城市地表系统(USS)是陆地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不透水面覆盖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时空过程,打破了系统原有自然地理格局与过程,影响不同介质和界面间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改变POPs等污染物的循环过程与机理,是城市环境变化和人地相互作用的指示器与重要驱动力,是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与管理保护的关键依据.本文总结了城市LUCC对POPs多介质分布迁移的影响,包括单介质中POPs的时空分布特征和POPs多介质迁移累积过程;从城市POPs多介质归趋模拟和基于GIS的城市多介质归趋模拟等方面,讨论了城市POPs多介质循环过程归趋模拟的主要进展;展望今后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基于不透水面的城市LUCC信息精确提取及与POPs排放输入等相关数据的同化集成; POPs多介质多界面迁移、转化过程与城市LUCC的耦合机理;城市LUCC背景下POPs循环过程、机制的关键模型参数的构建与获取;基于GIS和城市POPs循环过程与机理的、具有高时空分辨率的城市多介质归趋模型(UMFM)的构建与应用.  相似文献   
63.
生物炭的施用对土壤铁(氢)氧化物还原、砷(As)的形态转化有重要作用,极大地影响了As的环境行为.本文研究了生物炭/AQDS (蒽醌-2,6-二磺酸盐)对含As (Ⅲ)水铁矿化学还原和异化还原的影响,探索了由此产生的非生物和生物过程中Fe和As的形态转化及次生矿物的形成.结果表明,生物炭和AQDS的添加可以促进水铁矿的化学还原和As (Ⅲ)的化学氧化,AQDS促进水铁矿化学还原和As释放的能力强,生物炭促进As形态转化的能力强;生物组在添加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后发现,生物炭和AQDS的添加可以促进Fe (Ⅱ)的生成,AQDS的添加促进Fe (Ⅱ)的生成、As形态转化和释放的能力要高于生物炭.EEM结果表明,生物炭产生的DOM可以与溶液中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从而被消耗.循环伏安曲线在0.25 V处观察到一个小而宽的阳极峰(B),可能对应了As (Ⅲ)氧化为As (V).XRD结果显示AQDS处理的非生物组和生物组出现了蓝铁矿,表明AQDS可以促进次生矿物的生成.EDX-SEM结果表明,新矿物的生成有利于As的固定(BCF:0.73%相似文献   
64.
猪粪中典型类固醇雌激素的固相萃取/GC-MS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猪粪中常见且具有较大潜在危害的E1(雌酮),17α-E2(17α-雌二醇),17β-E2(17β-雌二醇)和E3(雌三醇)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猪粪中这4种典型类固醇雌激素的GC-MS(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检测方法.着重优化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对超声提取剂、超声提取时间、固相萃取淋洗剂、衍生化温度和时间的优化选择.结果表明: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猪粪中的典型雌激素E1,17α-E2,17β-E2和E3检出限分别为8.0,2.5,5.1和3.3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2.3%~137.4%之间.   相似文献   
65.
随着点源污染控制的不断完善,城市非点源污染成为城市水体的重要污染源。本文从非点源污染的概念入手,从汇水面性质、水文响应、污染物种类等方面阐述了城市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总结了控制非点源污染的技术性及非技术性措施,并以上海为例,分析了该地区的非点源污染特征及采取的调控对策,以期为我国城市非点源污染的防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6.
通过对地处鲁西北德州地区2003~2006年紫外线观测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德州地区属于紫外线高辐射地区,紫外线辐射等级为"强"和"很强"的级别共占56%,其中"很强"的天数约占全年的1/3;在季节分布上,春季和夏季紫外线辐射最强,秋季次之,冬季最弱。  相似文献   
67.
沉积物中氮磷释放到湖水中会加剧湖泊的富营养化,危害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微生物在氮磷转换中不可或缺,准确分析沉积物中氮磷分布特征和来源以及与微生物的关系是湖泊富营养化管控的重要前提.以太湖为研究区,采集3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并分析了粒度、pH、有机质(OM)、溶解性有机碳(DOC)、全磷(TP)、全氮(TN)、硝态氮(NO3--N)和溶解性有机氮(DON)等指标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同时利用营养琼脂(NA)培养基以平板计数法测定好氧细菌(AB)数量.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了太湖沉积物和AB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研究了太湖沉积物污染特征.结果表明,太湖表层沉积物指标平均值如下:AB为9.25×104 CFU ·g-1,平均粒径(MZ)为17.59 μm,pH为7.62,ω(OM)为15.05g ·kg-1,ω(DOC)为71.60mg ·kg-1,ω(TP)为598.13mg ·kg-1,ω(TN)为1113.92 mg ·kg-1,ω(NO3--N)为3.22mg ·kg-1,ω(DON)为22.60mg ·kg-1.综合污染指数(FF)显示太湖中的点位13%为中度污染,87%为重度污染.TN除在湖心区、南部湖区和东太湖西部的部分湖区为轻度污染外,其余区域为中重度污染.除竺山湾为重度污染外,太湖中TP整体上为轻中度污染.有机污染指数(OI)表明,太湖沉积物有机污染较轻,主要与有机氮(ON)污染有关.太湖中DOC、DON、TN和OM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的影响,TP和AB主要来源于河流外源输入的影响.研究将为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撑,也为进一步研究AB去除沉积物中氮磷污染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8.
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食源的稳定同位素示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对崇明东滩盐沼湿地夏季不同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的食物来源和营养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表层沉积有机质稳定碳、氮同位素组成分别在-21.3‰~-24.2‰、4.6‰~5.6‰,不同生境下存在一定差异。植物体各组织的同位素值存在差异,在判别食物来源时需要注意,不能简单地以植物叶片值来代替整个植株。大型底栖动物的δ13C值为-14.7‰~-23.6‰,表现出食物来源的差异。总体上说,湿地优势植物的活植物体不是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沉积有机质是大部分底栖消费者的食物基础。底栖动物的氮同位素能较好地反映其食性和营养级,计算出崇明东滩大型底栖动物营养级在2.0~3.7,为一级消费者和二级消费者。  相似文献   
69.
上海滨岸潮滩生物多样性及其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滨岸潮滩是海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的地理景观,具有多种环境功能和生态价值,对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滨岸潮滩又是一个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区,极易受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滨岸潮滩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通过对上海滨岸潮滩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研究了目前人类活动对滨岸潮滩生物多样性造成的严重威胁,污水的排放使滨岸潮滩 质和底质严重污染,对滨岸潮滩珠围垦改变 了潮 滩珠自然本底状态,造成潮滩物生长发育和栖息的环境受到破坏,影响滨岸潮滩物多样性。指出滨岸潮滩等方面的社会与环境价值,并探讨了上海滨岸带开发与滨岸潮滩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70.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江口滨岸潮滩14个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分析表明,PAHs总量分布范围在0.263~6.372mg/kg.多环芳烃含量随取样位置发生明显的变化,主要特征是在近排污口处含量最大,而远离排污口含量趋于降低.依据荧蒽/芘之比以及2+3环与4环以上PAHs化合物分布特点,表明长江口近岸潮滩沉积物中PAHs主要来自石油类污染物的输入.通过与国内外河口潮滩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对比,研究区处于低-中等水平,但已有个别PAHs化合物(如蒽、芴)超过基于生物毒性试验的沉积物质量标准,对潮滩生态将构成一定的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