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0篇
安全科学   53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114篇
基础理论   3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GB 39496-2020《尾矿库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已于2020年10月发布,并将于2021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代替现行AQ 2006-2005《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2020版《规程》规定了尾矿库在建设、生产运行、回采、闭库、安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管理、安全评价等方面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2.
崇义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崇义客家梯田位于赣南,为当地客家人提供了多项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崇义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梯田区生态系统对客家社会的直接贡献,使政府作经济效益权衡决策时充分考虑保护梯田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论文根据梯田区生态与社会经济系统的特征,构建了崇义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以2012年数据为基础,综合运用替代成本、市场价值、影子工程、造林成本、成果参数和旅行费用等定量方法,评估了崇义客家梯田区农田和森林两个主要生态系统的价值。结果表明:1)2012年崇义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02.02×108元,其中,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别为42.00×108元和60.03×108元,分别占总价值的41.17%和58.84%。2)在评估的11项服务指标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旅游休闲的价值居前两位,分别为29.73×108元和22.30×108元,各占总价值的29.14%和21.86%。3)11项服务指标按其评估的价值大小排序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闲>气体调节>土壤保持>产品生产>气候调节>调洪蓄水>病虫草害控制>社会保障>文化传承>净化环境。直观的经济数字反映了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不仅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和公众保护农业文化遗产的意识,也为政府制定客家梯田区生态系统补偿标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3.
目前,西南桦(Betula alnoides)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均是广西红壤区大规模种植的人工林树种。为了分析和评价这两个树种对土壤肥力和生态质量的影响,本文采用了稀释平板法和氯仿熏蒸提取法等传统方法分析了两种人工林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涉及土壤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等表征微生物活性的指标。同时,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了两种人工林土壤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西南桦人工林土壤中可培养真菌数量与马尾松人工林虽无明显差异,但可培养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明显高于相应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中β-葡萄糖苷酶、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在两种人工林之间虽无明显差异,但西南桦人工林各土层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指标均优于对应的马尾松林,表现出比马尾松更优的生态效果。此外,西南桦人工林土壤中各土层细菌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 index)均高于相应的马尾松人工林土层。综上,比马尾松相比,西南桦是更有利于提高红壤区土壤肥力和维持林地土壤生态质量的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44.
土壤微生物学特性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生物学指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不同配比化肥及微生物菌剂对水田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秸秆相比,秸秆还田配施N、P、K及微生物菌剂后,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尿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7.5%~68.8%、32.3%~61.5%和48.8%~102%,细菌和真菌数量分别提高了95.3%~174%、286%~351%,放线菌数量减少了34.5%~39.4%,差异显著。统计分析显示,土壤过氧化氢酶与尿酶活性之间及其酶活性与微生物数量之间关系密切。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数量主要控制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真菌数量是转化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尿酶活性主要受细菌数量影响。秸秆还田配施微生物菌剂及平衡施肥可以促进酶活性的增强,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物种个体数增加更多,分布更为均匀。过量施用氮肥会抑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相似文献   
45.
采用种子萌发和水培实验研究磺胺(SA)和磺胺二甲基嘧啶(SMT)单一及复合污染对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生长及生理的影响,并对SA、SMT和小白菜生长生理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浓度磺胺类抗生素(SAs)污染对小白菜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小白菜的生长及品质均受到影响,随着SAs污染浓度的增加,小白菜的根伸长、芽伸长、鲜重和干重抑制作用均增加,小白菜中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氧化氢酶(CAT)活性也呈总体下降趋势;单一污染下丙二醛(MDA)含量随SA浓度增加而增加,而MDA含量随SMT浓度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复合污染下MDA含量呈下降趋势。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SAs单一及复合污染条件下SAs分别与小白菜的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CAT活性和POD活性的相关性较好。在SAs污染下,小白菜的生理生长指标及品质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小白菜体内SAs含量随着SAs污染浓度增加而增加,且对SMT的富集大于SA。SAs可以通过富集进入小白菜体内,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46.
葫芦岛地区汞在土壤-植物-昆虫系统中的生物地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葫芦岛地区土壤、植物及不同食性昆虫的汞含量.探讨了汞的生物地球化学迁移.结果表明,汞污染使植物汞含量增加,生物吸收程度大大提高·植物及昆虫灰分基汞含量均高于汞在地壳的克拉克值.不同食性昆虫灰分基汞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出肉食性>杂食性>植食性的规律.汞能够沿着食物链由植食性昆虫向肉食性昆虫进行传递,土壤-植物、植物-植食性昆虫、植食性昆虫-肉食性昆虫系统中,汞的富集倍数分别为(1~n)x10-1、(1~n)×10、(1~n)的水平,土壤汞污染可以通过食物链传递造成昆虫体内汞的富集.  相似文献   
47.
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棉田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淑彬  杜传莉  黄国勤  赵其国 《生态环境》2011,20(11):1687-1692
通过对棉田进行不同量的稻草覆盖,研究了不同稻草覆盖量对土壤的化学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不但能改善土壤的化学性状,增加土壤微生物,同时能增强土壤酶活性。棉花种植前和收获后相比,稻草覆盖能够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的质量分数,并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升高,而速效氮、速效磷质量分数在棉花种植前和收获后相比呈下降趋势。少量覆盖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增加,中量覆盖放线菌和硝化细菌会有所减少,大量覆盖反而会让部分微生物减少。另外,稻草覆盖处理均有提高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及脲酶活性的作用,且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活性随着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48.
建立了一种进口服务器硬盘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方法。通过外观检测,初步判断样品的来源及属性;通过传感器日志检测,获得硬盘的通电时间和读写量,判断硬盘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程度;通过读写性能判断硬盘是否具有原有功能,进而判断硬盘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结果表明,〖JP2〗抽检的16块硬盘中,18.75%已丧失原有功能,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和《进口货物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程序》综合判断上述鉴别样品属于固体废物。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讨2,3,7,8-四氯二苯并二噁英(TCDD)和Aroclor1254对大鼠睾丸的单独和联合毒性效应,采用2×2析因设计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Aroclor1254单独染毒组(10mg·kg-1)、TCDD单独染毒组(10μg·kg-1)和联合染毒组(TCDD10μg·kg-1+Aroclor125410mg·kg-1),每组5只.灌胃染毒,每天1次,连续12d.染毒结束后处死大鼠,称睾丸湿重、检测睾丸组织病理学及睾丸组织脂质过氧化状况.结果表明,各染毒组大鼠的睾丸均呈现毒性效应,表现为睾丸湿重降低,睾丸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学改变,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降低,这些毒性效应多数在联合染毒组表现更为明显.析因分析结果表明TCDD与Aroclor1254对大鼠睾丸的联合毒性效应为相加作用.以上结果提示TCDD与Aroclor1254单独和联合染毒均具有睾丸毒性,且二者的联合效应为相加作用,在对二噁英和PCBs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时应考虑这种联合作用.  相似文献   
50.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以及环境的污染问题是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得到了广泛关注。木质纤维素是一种丰富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可用于生物化学品和生物燃料的生产。然而,其复杂的结构阻碍了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的最终效率。有效的预处理技术以及合适的转化宿主为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提供了帮助。此外,选择合适的木质纤维素转化工艺更有利于目标产物的合成,其中包括单独水解和发酵、同步糖化和发酵以及统合生物加工过程。在这些工艺中,通过统合生物加工过程构建的微生物共培养系统被认为是高效生产生物化学品和生物燃料的潜在策略。进一步,将共培养体系与合成生物学和代谢工程相结合,为未来构建高效稳定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