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50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17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8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非常突出,贫困与生态恶化的双重压力严重制约区域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持续发展和反贫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更新观念,以生态环境重建为切入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把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已知最还原的EH、EL群球粒陨石和AUb群无球位陨石的岩石矿物学对比研究,揭示了EH、EL群陨石母体之间在矿物模式组成和矿物化学组成上的异同性,并提出了EH群陨石母体相对于巴群形成于一个更加还原的星云条件的观点及论据。通过对不同岩石类型陨石样品的对比,还揭示了EH和EL群陨石母体的热变质过程伴随有还原反应的特点,并指出EL群陨石母体相对于EH群陨石具有较缓慢的冷却达率和更开放的体系特征。通过对AUb群陨石的研究,揭示了其矿物化学组成上的不均一性及其与EH和EL群陨石的明显差异,表明该群陨石至少有二个独立的母体,且还原程度分别接近或略低于EH和EL群陨石母体。  相似文献   
43.
贵阳表层土壤中铬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为主线,以贵州省贵阳市8046km2为研究区域,将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铬的空间分布规律与环境地球化学机理研究相结合,建立了研究区域内表层土壤中铬元素的地球化学基线,并选用合适的判别指标判识自然作用过程与人类活动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表层土壤中铬的基线值为44.0 mg·kg-1.地质累积指数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46%的表层土壤未受铬的污染,47%的表层土壤在无污染到中度污染之间,6.8%的表层土壤为中度污染,只有0.2%的表层土壤介于中度污染到强污染之间.污染程度指数分析结果则显示,贵阳市69.2%的表层土壤未受到铬的污染,铬的污染程度最大为2.01,98.4%的表层土壤污染程度小于1,总污染程度小于0,即总体未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44.
通过撞击作用与地球的形成、撞击与全球环境演化、撞击与大陆的分裂、撞击与成矿等方面的详细讨论,认为地外营力与地球内部管力一样在全球演化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加强这一新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地球与地外物质的相互作用及地球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45.
通过对K/T边界剖面的矿物共生组合分析,结合实验确定的矿物沉淀条件,认为K/T天体撞击作用发生之后,海洋PH伍变大,大气中CO2含量相应会降低。利用计算机模拟了撞击卢生的熔融玻璃在降温和PH仅增六条件下与海水的反应。模拟结果表明,降温和PH值增大都会使大气中CO2含量下降,即使考虑天体撞击石灰岩产生的CO2,降温和PH伍升高仍会使大气中CO2含量下降。这一结果与同位素研究得出的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46.
自上世纪 6 0年代以来 ,世界各国地质地球化学研究机构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创办了许多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我国地球科学界在该方面的起步源于1 96 8年由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牵头、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参加的对地方病区的地质环境调查和地球化学病因的研究。几十年过去了 ,尤其是近 1 0年来 ,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从事该方面工作的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 ,遍布在全国各大院校和研究院所内 ,及时地、集中地交流该方面的研究成果 ,是我们将《地质地球化学》改名为《地球与环境》的初衷…  相似文献   
47.
彗星化学     
<正> 概述 彗星是太阳系的一类奇特的小天体,大多沿扁长的椭圆,甚至沿抛物线、双曲线轨道运行,轨道的半长轴、偏心率和倾角弥散较大。彗星公转的方向多为顺向,但也有逆向。彗星富含挥发组分,说明彗星形成在太阳星云的低温区,且保存在远离太阳的区域(温度<100K)。彗星至今仍保留着许多太阳星云凝聚  相似文献   
48.
通过对目前全世界元古宙———寒武纪地层中的浮游植物 (疑源类 )的统计 ,发现在新元古代晚期和早、中寒武世相对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了一系列的微体植物 (疑源类 )辐射和绝灭事件。而这些辐射和绝灭事件又与早期后生生物的辐射、绝灭都有密切的镜像关系。通过对古海洋的δ13 C、87Sr/ 86Sr研究 ,发现元古宙—寒武纪浮游植物 (疑源类 )的辐射演化、绝灭作用与古海洋环境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即生物辐射时期 ,δ13 C、 87Sr/ 86Sr呈现高异常 ;生物绝灭时期 ,δ13 C、87Sr/ 86Sr呈现低异常 ;冰期δ13 C呈现明显的负异常。  相似文献   
49.
<正> 一、42届陨石学年会及天体化学的进展概况1979年9月1日至9日,我们参加了在西德海德堡举行的42届陨石学年会,并到西德著名的里斯(Ries)陨石坑、施达因海姆贝阿肯(Steinheimer Beaken)陨石坑及凯泽施图尔(Kaiserstuhl)火山岩地区进  相似文献   
50.
地球的演化具多阶段历史,不同阶段特征各异,但1800Ma前后的变格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重大转折时期,引起地球上部层圈全方位的重大变化,本文论述了不同阶段演化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