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51篇
安全科学   3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221篇
基础理论   19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0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61.
一、监测仪的种类监测仪一般可分为两类:分析型(或连续型)和取样型(或累积型)。还可细分为有动力仪(附电源和气泵)和无动力仪(利用扩散原理捕集污染物)。分析型装置可作现场监测,最为复杂,近年来在其微型化方面有很大的进展。其优点是可获得“日曝露廓线”(时间—浓度曲线),可了解到当天特定事件  相似文献   
162.
一九八二年六月在英国伦敦举行了人类环境听取会,会议分别讨论了生物圈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陆地、海洋和大气。后两个主题多少有点独立性,而陆地所发生的一切则更加错综复杂,涉及一系列相互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3.
降水量对降水酸度的影响分析——以重庆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重庆市主城区5年的酸雨观测资料和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和建模的方法分析了各次降水的降水量对酸雨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量对酸雨的影响非常明显。降水pH值随降水量的变化总体呈双谷W型,第一个最低值位于17mm的降水量附近,pH低至3.8;第二个最低值位于40mm的降水量附近,pH低至4.0。酸雨频率的变化规律与pH值相反,呈双峰M型。pH值随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各季节基本一致,除冬季因无大的降水而呈V型外,其余三个季节都呈W型。将pH值随降水量的变化分为3个主要变化区域,构造了pH值随降水量变化的经验公式,该经验公式各组成部分及公式中各参数的物理意义都非常明确,经过意义明确的简单法则和计算即可确定公式中的参数。该经验公式的精度较高,对酸雨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4.
几十年来,全球生态系统每况愈下,许多物种不断灭绝,令生态学家们十分担心。从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到1972年出版的《生存的蓝图》;从斯德哥尔摩的环境会议到1980年制定的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从布伦特兰可持续发展委员会1987年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到1991年约翰内斯堡的联合国环境高峰会议;从1991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5年的千年环境评估与斯特恩报告等重要文件,都充分表明了生态学家的忧虑。  相似文献   
165.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进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进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法,建立流域生态补偿的进化博弈模型,研究利益相关者基于利益因素的动态博弈特征。结果表明,在上下游的"环境责任协议"制度中引入激励机制—监督惩罚成本后,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利益相关者最终进化成哪种策略取决于对下游地区补偿不能及时到位的行为的惩罚力度(即监督惩罚成本的大小)、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量以及上游因损害生态资源而给下游地区的赔偿量。通过调整这三个关键因素,可促使(保护,补偿)成为纳什均衡,从而有效地激励人们从事生态投资并保持这种投资的持续性,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6.
从国内水泥生产企业的现状出发,总结水泥工业行之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分析其节能量,以期对水泥企业的节能降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7.
现代环境监测研究中的一种新示踪指示剂(SO_4)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拥有一种理想的示踪剂是研究地球化学过程必不可少的手段,尤其是在现代环境监测研究中,如洞穴滴水对大气降水的响应时间以及地表环境的监测。而在目前的研究中,通常使用的示踪剂(天然的和人造的)有其优点的同时,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不足,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示踪剂。本文通过分析荔波5个不同地上植被生物量大小的样地土壤水硫酸根离子(SO4)浓度,以及贵州4个洞穴系统中土壤水和滴水等的SO4,分别从理论和试验检验两方面对其作为一种可能的新示踪指示剂进行论述。结果首次表明,其具有其他示踪剂不具备的一些优点,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可作为一种示踪剂示踪指示某一区域地表植被生物量的大小以及滴水对大气降水的响应时间。最后通过实测数据(5个样地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壤水SO4离子浓度,以及滴水的SO4离子浓度和NaCl示踪所得的滴水对大气降水响应时间)的Freundlich拟合,分别得到了研究区的经验公式:[SO4]=3.34ln(b)+5.20和[SO4]=-9.17ln(t)+31.61。  相似文献   
168.
铬污染土壤电阻率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电阻率法用于土壤环境监测的可行性,本文采用SoilMillerBox法进行铬污染土壤的电阻率影响因素实验,依据实验数据建立了污染土壤电阻率与三因素(铬污染物含量、含水率、土壤孔隙比)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于模拟污染场地中利用电阻率层析成像法对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根据三因素正交实验得到影响污染土壤电阻率变化的主次因...  相似文献   
169.
范强  巨能攀  向喜琼  黄健 《灾害学》2015,(1):124-129
应用证据权法对研究区进行滑坡易发性分区。主要数据源有:历史滑坡灾害点编录数据、地质图、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首先对数据源进行处理,生成地层岩性、离断层距离、高程、坡度、坡向、离道路距离、离河流距离7个证据图层。应用Arc GIS平台,将各证据图层与滑坡灾害点图层进行叠加分析,利用累积权重法对连续数据进行分级,然后求取对连续数据及分类数据因子等级对滑坡灾害贡献的权重值,然后对各证据图层两两进行条件独立性检验,选择4组证据图层组合,参与最终易发性指数计算,得到4幅易发性结果图。应用成功率曲线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表明由因子组合1得出的计算结果,为最优的因子组合。根据易发性指数将研究区分为高易发性、中等易发性、低易发性三类,并将分区图与历史灾害点进行叠加分析,结果表明评价结果与灾害点分布较为吻合,说明证据权法应用与滑坡灾害易发性分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0.
试验研究了不同污泥预处理方法对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及其絮凝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经碱热预处理后释放的有机物质量最大,SCOD/TCOD可达到0.56.以碱热预处理污泥作为基质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其产量为2.3 g·L-1,高于热预处理的1.6 g·L-1,酸热预处理的0.6 g·L-1,以及未接种污泥絮凝剂的18 mg·L-1.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碱热预处理污泥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与PAM复配改善污泥脱水的过程进行了优化,实验分别拟合了关于污泥比阻(SRF)和干污泥量(DS)的二次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9057和0.9171,表明拟合情况良好.实验中最佳的污泥脱水条件为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12.6 g·kg-1,PAM投加量1.0 g·kg-1,Ca Cl2投加量59.7 mg·L-1,p H值6.7,搅拌速度185r·min-1.在此条件下,DS和SRF分别为29.1%和2.2×1012m·kg-1,表明碱热预处理污泥制备的微生物絮凝剂与PAM的联合使用有助于改善污泥脱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