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5篇
安全科学   59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221.
电除尘器末端是针对二次扬尘超细粉尘颗粒的收集的最后一道屏障。通过分析前人在此方面开展研究的技术成果基础上,集成多项技术,探索一条经济性较高的电除尘器增容提效改造的途径。  相似文献   
222.
太湖沉积物中微生物和磷化氢的时空分布及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2004年春、夏、秋、冬季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好氧细菌夏季生长较好;放线菌春、秋季生长较好;有机磷细菌夏季分布数最大;无机磷细菌各季节间差异不显著(P>0.05);厌氧细菌春、夏季节分布要略高于秋、冬季节.在空间分布上,好氧细菌在鼋头渚分布最多,贡湖最少;厌氧细菌与好氧细菌分布规律类似;放线菌则与此相反;有机磷细菌为小丁湾>梅园>贡湖>东太湖>鼋头渚;无机磷细菌为东太湖>梅园>鼋头渚>小丁湾,贡湖.磷化氢(PH3)在太湖表层沉积物中含量在(1.71±0.74)~(176.47±0.98)ng/kg之间,最大值出现在冬季东太湖点,最小值出现在春季贡湖点.PH3与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PH3与无机磷细菌显著正相关,与厌氧细菌的相关程度次之,与有机磷细菌则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3.
环境因子对湖泊沉积物中吸附态磷化氢生成和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富营养化湖泊的沉积物湿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考察了pH、温度和氧气对沉积物中吸附态磷化氢生成和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过程维持pH值动态恒定,当起始pH值为1或12时,沉积物磷化氢消失很快;起始pH值为10时,吸附态磷化氢的净积累量较大;起始pH值4~12的条件下,向沉积物一水体系中加碱可使吸附态磷化氢的积累量增加.温度对吸附态磷化氢的生成和释放均有影响,20℃时沉积物中吸附态磷化氢的净积累量最大.氧气对吸附态磷化氢的影响不显.沉积物中吸附态磷化氢的净含量是其生成和释放相互平衡后的结果.  相似文献   
224.
本文研制一种新型高分子吸附剂,以丙烯腈、苯乙烯为共聚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在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存在下进行致孔悬浮交联共聚,其产物再经高温处理,制成多孔网络碳化树脂;经检测能很好地吸附二氧化硫气体。重点考察了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水油比对该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5.
一株耐低温反硝化聚磷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吸磷试验、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及异染颗粒和PHB颗粒染色辅助检验,并采用模拟自然降温方式,从稳定运行的厌氧/缺氧SBR反应器中分离筛选出在低温下(8℃)仍具有高效能的一株反硝化聚磷菌H16.经鉴定,H16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在低温下,探讨了pH值、微量元素对菌株的生长及除磷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H16生长最适pH为7~8,除磷反应的最佳pH值为7;微量元素的缺乏对H16的生长和除磷效能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测定了H16的生长曲线.  相似文献   
226.
目的 研究不同厚度的7050-T7451铝合金板材疲劳性能表现出的厚度效应。方法 试验件从3种厚度规格(75、150、203mm)板材的不同厚度位置取样,采用成组试验法进行3级应力–疲劳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发现并总结材料疲劳性能随板材厚度及取样厚度位置变化的演化规律。结果 所有厚度规格板材的表面层材料的疲劳性能均为最优,且不同厚度规格板材表面层材料的疲劳性能差异较小。当板材的厚度较薄(75 mm)时,随着取样厚度位置变化,材料的疲劳性能差异较小;当板材的厚度较厚(150、203 mm)时,从表面层到中心层的材料疲劳性能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先变弱、后增强,疲劳寿命105循环对应的最大应力降低幅度最大为21%左右。随着板材厚度的增加,疲劳性能最差的厚度层材料,疲劳寿命105循环对应的最大应力降低了20%左右。结论 随着板材的厚度增加,7050-T7451铝合金板材疲劳性能的厚度效应变得越来越强,即疲劳性能在厚度方向的不均匀性越来越明显。工程师应在工程设计中考虑7050-T7451铝合金疲劳性能厚度效应对结构疲劳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27.
HCM2S是在T22(2.25Cr-1Mo)钢的基础上,吸收了钢102的优点而改进成的。它在600℃的强度比T22高93%,与钢102相当。但由于C含量降低,加工性能和焊接性能优于钢102,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焊前不预热;当壁厚小于等于8mm时,焊后可不热处理。该钢已获得ASME锅炉压力容器规范CASE2199认可,被命名为SA213-T23,简称T23钢。T23钢是超临界、超超临界锅炉水冷壁的最佳选择材料。  相似文献   
228.
以长江下游典型平原河网地区苏州市为例,基于1970s、1990s、2010s的遥感影像以及1960s、1980s、2010s水系数据,构建水系结构参数指标,重点探讨不同城市扩张方式对不同等级水系的干扰程度,以揭示城市空间扩展与水系结构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1)城市扩展具有阶段性、趋向性,且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与制约。(2)河网水系的改造和演化在不同城市化进程下表现出区域差异:近年来快速城市化区域的河网密度、水面率等水系结构指标变幅较大;80年代城市化区域变幅次之;进入高度城市化阶段的老城区,变化最小且稍有增加,其中近50年来河网密度在上述3个区域总体变幅为-21.06%、-16.23%以及1.88%。(3)河流结构发育受城市化进程显著影响,自然状态下河流长度与面积之比较大,河流结构更为稳定,而进入城市化阶段后,河流结构稳定性随之降低。该研究为城市化地区河流水系保护、城市规划及防洪减灾提供参考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29.
以煤泥的利用为主线,引入一种循环流化床煤泥的利用方式,对在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实验、优化,最终确定了一套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的操作流程,不仅提高了煤炭的综合利用效率,而且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0.
本实验采用综合烟气分析仪和热电偶,准确的测量不同燃气出口形式下烟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和中心垂直剖面的温度,研究了燃气出口形式对平焰燃烧火焰面、温度场和烟气中NOx生成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燃气采用旋流式出口能增加火焰的稳定性,使火焰的峰值温度降低了27.8℃,暗区温度升高了26.05℃,降低了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