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7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94篇
基础理论   30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5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近年来,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研究发展很快。特别是作为中、小城市污水处理的“三低”(低投资、低运行费用和低维护技术)工艺,正日益受到市政工程和环境保护界的关注。1990年7月,国家环保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在深圳市郊白泥坑设计、建成了我国第一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试验工程。虽然建成、运行至今尚不足一年,但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的优越性,已有较明显的体现,并引起了国内同行的广泛兴趣。一、试验基地试验基地所在的深圳白泥坑,位于经济高速发展地区。水污染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兼有少量印染废水。整个系统的设计服务人口为7000人,设计最大日处理水量为3100t。为了尽可能提高处理效率,减少用地面积,整个系统采用潜流型植物碎石体,和兼性稳定塘相组合的设计方案,分为四级共11个处理单  相似文献   
152.
基于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差异化环境政策——以广东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旋  许振成  郭梅 《四川环境》2010,29(1):65-69,83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对环境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构建有利于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与各主体功能区环境目标实现的环境政策体系非常紧迫。文章在深刻理解主体功能区战略的环境政策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资源环境压力与环境管理目标。按照"主动引导发展"的思想和"分类指导、分区推进"的基本原则,研究提出保障各功能区环境保护目标与全省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所需的"差别化"环境政策框架。  相似文献   
153.
流域水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水质资源的基本概念和水质资源计价原则及定价方法,介绍了恢复成本法作为水质资本定价方法和确定水质资本核算函数和曲线的步骤。〖JP2〗然后从有偿使用与生态补偿的概念、使用权和所有权以及支付方式3个方面对二者进行比较,指出有偿使用体制可实现水质资源使用权与国家所有权分离,从而可构成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基于以上概念和方法,从分析东江水源区的优质水保护与东江供水的关系入手,指出实行水质资源有偿使用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从实现社会公平和完善市场机制两方面分析有偿使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有偿使用机制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4.
广东省危险废物管理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广东省危险废物产生量、类别、分布的基础上,阐明了废物流向、利用、处置以及管理现状。针对当前危险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原则,提出了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多目标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管理措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5.
应用物种敏感性分布(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D)方法构建了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iethylhexyl phthalate,DEHP)对淡水生物的SSD曲线。在此基础上,计算了DEHP对不同生物的5%危害浓度(HC5),分析比较DEHP对不同生物类别的毒性敏感性差异及其特征,并针对在不同污染物质量浓度下,评价了我国不同地区水体DEHP对不同生物类别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不同物种对DEHP污染物的耐受范围存在差异,从小到大依次为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藻类,这可能与各物种的组别多样性有关,耐受范围越大,表示随着质量浓度增加,风险增大的趋势较缓慢;DEHP对不同物种的HC5从小到大依次为藻类〈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HC5越小,DEHP对该物种的生态风险越大,其中藻类对DEHP最敏感,其HC5为41.01μg·L-1,从总体上看,DEHP对淡水生物系统的HC5为4 521.46μg·L-1;不同质量浓度值得出的PAF值的大小,反映不同类别生物的损害程度。质量浓度在1 000μg·L-1以下,全部物种的PAF值几乎为0;当质量浓度达1 000μg·L-1时,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开始受到影响;当质量浓度达10 000μg·L-1时,61.85%和88.04%的藻类和无脊椎动物分别受到影响,全部物种有64.34%受到影响。我国不同地区河流湖库水体水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其水生态风险极低,PAF接近于0。  相似文献   
156.
两种典型生活垃圾焚烧炉烟气中二 相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集了机械炉排焚烧炉和循环流化床焚烧炉两种典型生活垃圾焚烧炉排放烟气样品,应用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HRGC/HRMS)同位素内标稀释法分别测定了烟气不同相样品中17种2,3,7,8-位氯取代的PCDDs/PCDFs同类物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炉型中PCDDs/PCDFs同类物及毒性当量贡献率在冷凝水相中所占的比例均在85%以上,远远高于在滤筒相和XAD-2树脂相中所占的比例,机械炉排炉焚烧排放烟气中∑PCDFs与∑PCDDs的比值为0.77;而循环流化床焚烧排放烟气∑PCDFs与∑PCDDs的比值为5.28.机械炉排炉焚烧烟气三相中OCDD为优势分布,尤其是滤筒相中OCDD的百分比含量高达51.1%.流化床焚烧炉焚烧烟气滤筒、树脂、冷凝水相中没有出现某个单体对总浓度具有绝对优势的贡献.机械炉排焚烧炉和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排放的烟气中PCDFs的毒性当量贡献最大,尤其是单体2,3,4,7,8-PeCDF对总毒性当量的贡献均在30%以上.  相似文献   
157.
深圳市内某河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11月,从广东省深圳市内某河采集9个(0—5cm)表层沉积物样品,分析其Cu,Cd,Cr,Pb,Zn,Ni,As和Hg的含量和前6种元素的形态分布,并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中Cu和Zn的含量普遍较高,为5.27—1865mg.kg-1和198.4—1275mg.kg-1,其次是Cr,Ni和Pb,为54.39—908.7mg.kg-1、31.3—445.5mg.kg-1和11.63—814.9mg.kg-1,As,Cd和Hg的含量较少;Cd的残余晶格态、Cr的铁/锰氧化态和残余晶格态、Cu的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晶格态,以及Ni,Pb和Zn的铁/锰氧化态为各元素的主要存在形态;沉积物中Cd和Cu的潜在生态风险普遍较大,9个样品中6个达到Cd极强生态危害,4个达到Cu很强生态危害,有5个样品的重金属混合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达到极强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58.
城市家庭规模与结构对生活污水排放特征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上海、广州、兰州、昆明等5个城市30个中等收入城市家庭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对生活污水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家庭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排放量随家庭规模增大而增大,其中受家庭规模经济影响,COD、BOD的排放强度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边际递减规律,而TN、TP主要受家庭居民个体因素影响;综合考虑家庭规模、家庭结构的影响,首次提出家庭污染等效因子,把所考察的家庭转换成“等价(参照)家庭”,相对于参照家庭而言,所考察的家庭的污染排放状况与家庭污染等效因子成正比,由此反映不同家庭类型与生活污水排放之间的特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9.
曝气复氧对滇池重污染支流底泥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利用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和探讨了河道曝气复氧对滇池重污染支流底泥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曝气复氧会导致上覆水体pH值上升0.6~1.0;(2)曝气复氧对上覆水体中TN、TP的质量浓度影响相似,在好氧处理条件下呈下降趋势,而在不曝气的对照处理中呈持续上升趋势,两种状况上覆水体TN、TP的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156 mg·L-1·d-1、-0.060mg·L-1·d-1和0.414mg·L-1·d-1、0.036mg·L-1·d-1;(3)上覆水体中COD的质量浓度在好氧和对照两种处珲条件下,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变化趋势,前者先上升后下降,而后者先下降后上升,平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361 mg·L-1·d-1和0.314 mg·L-1·d-1;(4)曝气复氧可抑制河道底泥向上覆水释放污染物质,适合于重污染河道水体修复.  相似文献   
160.
广东省工业“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选取1997年-2007年广东省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运用SPSS等软件,分析了广东省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构建了三次非线性环境经济计量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工业“三废”的排放特征较符合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广东省的经济与环境污染仍呈上升趋势,近10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产生了明显的环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