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8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81.
灾害系统模拟技术和方法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灾害模拟不仅可以分析各种灾害的动态演变规律,帮助人们识别灾害风险的高低和影响程度,为制定各种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帮助;还可以协助应急预案的制定和相关人员的应急培训.评述了当前灾害系统和灾害应急响应模拟中使用的主要技术和方法,CA方法主要用于模拟各种致灾因子,揭示山崩、火灾等演变规律;MAS主要用于模拟人类系统,反映人们在灾害发生时的认知和反应过程;DES适合各种灾害的突发情景处理,为制定应急预案提供背景和依据;高层次架构和网格平台为大型分布式模拟和利用公共网络提供了可能.未来的灾害模拟将综合各种技术和方法,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2.
氨化木质素处理油田污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氨化木质素处理油田污泥,通过处理前后污泥中钙离子含量、污泥疏松度、含水率的变化对氨化木质素处理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氨化木质素处理后的油田污泥中可被置换的钙含量减少,络合钙含量增加;污泥疏松度及显微结构分析均表明,氨化木质素能有效改善油田污泥疏松度;氨化木质素可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油田污泥吸水率.  相似文献   
83.
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矿井采煤面瓦斯爆炸的一些典型事例,概括出导致瓦斯爆炸的基本事件,编制了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树。应用事故树分析中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和结构重要度,对矿井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事故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严格控制瓦斯浓度,杜绝一切火源,是预防矿井瓦斯爆炸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4.
灾害地貌链及其临界过程初探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灾害链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灾害地貌链的定义 (即由地貌灾害所构成的灾害链 ) ,基于不同的标准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运用苏姆的地貌临界理论对地貌灾害中的两种临界进行浅析 ,最后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探讨灾害地貌链中的临界过程。  相似文献   
85.
干旱区绿洲土壤盐渍化程度遥感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内部植被生长最主要的生态环境地质问题,也是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第一障碍性问题.利用Landsat TM遥感数据,构建了多维向量空间下的11个遥感定量指标.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不同程度的盐渍化与这11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建立因子得分模型.其次,采用Fisher逐步判别分析法从这些指标中筛选出8个与盐渍化程度密切相关的指标:氧化铁、归一化盐分指数、地表反照率、植被指数、TM1、TM5、地表温度、湿度指标,并对这些指标建立判别方程,然后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典型样区盐渍化程度进行评价,将所有的实地样本分别代入判别方程,通过分析,发现判别方程的精度较高,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轻度盐渍化的判别精度为80.3%,中度盐渍化的判别精度为68.75%,重度盐渍化的判别精度为83.65%.中度盐渍化土地的判别精度与轻度盐渍化、重度盐渍化土地的判别精度相比较低,这与中度盐渍化的光谱特征与其它地物易混淆有关.总之,所选取的指标简单,易于获取,有利于盐渍化的定量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86.
张建利  沈蕊  施雯  柳小康  欧晓昆 《生态环境》2010,26(6):1272-1277
选择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干热河谷典型草地,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其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支流干热河谷草地植物分布特征、群落结构、种群习性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1)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结构自上游至下游,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的比例逐渐增加,灌木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比例逐渐减少;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是以多年生草本为主灌木为辅的群落结构类型;支流小江干热河谷群落中,多年生草本和灌木植物种类比例相同,一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比例较低。(2)金沙江流域干热河谷草地群落中,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为优势种群,次优种群随地理环境的改变而不同。(3)金沙江干热河谷存在种群扩散通道作用,但种群扩散通道作用受扩散距离的影响。(4)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种群的扩散、定居受到经向、纬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7.
选择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干热河谷典型草地,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对其上游、中游、下游以及支流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物种特性、以及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等特征等开展研究,结果表明,①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密度自上游至下游显著增加(F=5.226;P≤0.01)。金沙江干流河谷内植物分布受经向的影响较大,纬向对河谷内植物群落影响较小,河谷间影响较大。草地植物群落中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种群在数量上占优势,同时扭黄茅种群密度沿着河谷走向逐渐增加,但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渐降低。②金沙江干流及支流小江东川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以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莎草科(Cyperaceae)、菊科(Compositae)为主。③金沙江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群落丰富度分析发现,群落丰富度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降低。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及Peilow均匀性指数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88.
钇施主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对久效磷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用五氧化二钇对TiO2进行施主掺杂来改善TiO2的光作用范围的方法,并研究用该方法制备的掺杂二氧化钛对久效磷的降解情况.钇离子以草酸盐化合物形式按比例掺杂到草酸氧钛酸中,经过结晶析出针状钇掺杂草酸氧钛酸晶体,再经过热分解和焙烧获得钇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粉体.钇掺杂二氧化钛光催化剂粉体中金红石矿型TiO2和锐钛矿型TiO2都分别控制为质量百分数45%和55%左右,粒度分布在0.2~0.5 μm范围,颗粒接近球形,掺钇杂量为质量百分数0.2%时光催化效果较佳,日光灯降解6 h后,久效磷的无机磷回收率达到质量百分数96.4%.  相似文献   
89.
The effect of ammonium sulfate ((NH4)2SO4) and urea (CO(NH2)2) on polychlorinated dibenzo-p-dioxin and dibenzofuran (PCDD/F) formation from active carb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Both additives could significantly inhibit PCDD/F formation, and PCDD/F (TEQ) generation was reduced to 98.5% (98%) or 64.5% (77.2%) after 5% (NH4)2S04 or CO(NH2)2 was added into model ash,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ion efficiency of PCDDs was higher than the value of PCDFs, however, the reduction of PCDD/F yield was mainly from PCDFs decreasing. In addition, the solid-phase products were reduced more than the gas-phase compounds by inhibitors. By the measurement of chlorine emission in the phase of ion (Cl[Cl^-]) and molecule gas (Cl[Cl2]), it was observed that both Cl[Cl^-] and Cl[Cl2] were reduced after inhibitors were added into ash. Cl[Cl2] was reduced to 51.0% by urea addition, which was supposed as one possible mechanism of PCDD/F inhibition.  相似文献   
90.
乙二胺四乙酸(EDTA)生物降解特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研究EDTA作为单一碳源以及在乙酸钠、葡萄糖共基质条件下EDTA的厌氧、好氧生物降解特性.静态试验厌氧采用厌氧间歇试验法,好氧采用瓦呼仪测试法.单基质条件时,好氧、厌氧情况下EDTA均难以生物降解;而共基质可促进EDTA降解.动态试验采用活性污泥法,结果表明:污泥经过30d的驯化,EDTA去除率可达到50%左右,加入10mg/L乙酸钠,HRT=160,EDTA去除率可达到80%;当HRT=20h,EDTA去除率可达到92.5%~95.1%.污泥龄是影响EDTA降解的主要因素.乙酸钠本身易生物降解,同时它与EDTA具有相似结构,这种官能团共享促进了EDTA的生物降解.乙酸钠的加入还改善了污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