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33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建立了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同时分离和测定大气颗粒物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AHs)的方法。样品经二氯甲烷超声提取,浓缩后经乙腈定容,以乙腈和水作为流动相进行反相HPLC梯度淋洗分离后,由紫外检测器串联程序波长荧光检测器检测。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实现了16种PAHs组分基线完全分离和高灵敏度检测。16种PAHs检测限为0.05~1.20μg/L,回收率在75.0%~106.0%,相对标准偏差在0.27%~7.42%,均符合方法学的要求。将该方法用于测定贵阳市不同功能区PM2.5中PAHs的含量,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等优点,适合大批量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粗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固定于丝素/SiO2杂化膜上,从而得到丝素/SiO2杂化膜固定化多酚氧化酶.并用于处理模拟含酚废水.丝素/SiO2杂化膜在水中的溶失率小于丝素膜在水中的溶失率.所得丝素/SiO2杂化膜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最适宜pH为7.4.相对于游离多酚氧化酶.该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及重复使用性.研究表明,丝素/SiO2杂化膜固定化多酚氧化酶有实际处理含酚废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铬渣解毒处理处置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铬盐生产现状和铬渣堆存现状,对铬渣解毒处理处置技术的五大类方法进行了评述,着重对铬渣干法解毒处理处置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铬渣治理要求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钯离子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磷化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d^2+液相催化氧化低浓度PH3,考察了Pd^2+浓度、O2体积分数、PH3质量浓度、混合气流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Pd^2+吸收液去除低浓度PH3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0mL Pd^2+浓度为0.112mol/L的水溶液作为吸收液净化含低浓度PH3的混合气,在反应温度22℃、O2体积分数5%、PH3质量浓度850mg/m^3、混合气流量190mL/min的条件下,印min之内PH3去除率保持在90%以上。Pd^2+浓度越高、O2体积分数越大、反应温度越高,PH3去除率越高;混合气流量越大,PH3去除率越低;反应温度越低、O2体积分数越大,PH3去除率的下降速率越小。  相似文献   
15.
PH3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n2 和Pd2 为催化剂的吸收液对含低浓度PH3的混合气进行了液相催化氧化净化研究.考察了催化剂配比、混合气中O2浓度、PH3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气体流量和吸收液pH与PH3净化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催化剂中Pd2 与Mn2 的质量比为1:4时可获得较佳的净化效果;随着混合气中O2浓度的增加,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有所提高;在20~75℃内,低温对PH3净化有利,较适宜的反应温度为20℃;较低的PH3初始浓度和低气体流量均有利于PH3的净化;较高的pH有利于吸收液中催化剂催化效能的发挥.吸收液对PH3的净化效率可达100%,但因吸收液中的金属离子易与催化氧化PH3产生的PO3-4形成沉淀,使金属离子脱离液相催化氧化系统,吸收液失效较快.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矢量控制交流伺服系统,提出了一种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直接逆控制的方案,给出了较详细的原理分析及实现过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伺服系统的快速跟踪能力,并使系统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多孔陶珠固定化微生物细胞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自制多孔陶珠载体固定脱色混合菌,在不同pH、温度、增补营养浓度、固定化细胞与废水比率等条件对印染废水的脱色进行了试验.在最适条件下进行填充柱式反应器作扩大处理印染废水,脱色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赫德莱顠体虫(Aeolosomaheadleyi)为一种小型木栖寡毛类,行无性繁殖,室内培养容易。铬对其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24hLC_(50)为3.55(3.16─3.90)mg/L,48hLC_(50)为1.88(1.77─2.01)mg/L。低浓度慢性试验结果为:无效应浓度(NOEC)为101μg/L最大可接受浓度(MAEC)为101─102μg/L慢性暴露10d后种群可恢复的最高浓度为210ug/L.对此种寡毛类作为毒性试验生物的可能性作了简短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淀粉聚乙燃膜在受控条件下的好氧生物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连爽  杜予民 《环境科学》2000,21(3):107-109
采用土埋、真菌生长和CO2释放试验分别测定了几咱淀粉聚乙烯膜的生物降解性。试验结果表明,膜的生物降解性与膜中的淀粉含量正相关,并受膜比面积大小的影响。在受控条件下,含淀粉6%~30%的经28d降解后,降解质量变化率在0.6%~12.4%范围内,其CO2释放量为0.02~0.15mg/mg膜,中的聚乙烯组分不仅本身难被生物降解,而且还抑制微生物对其淀粉组分的降解。CO2是淀粉聚乙烯膜好氧生物降解的降  相似文献   
20.
利用先进的高分辨飞行时间气溶胶质谱仪(High Resolution Time-of-Flight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HR-To F-AMS),于2017年9月8日—2017年10月8日对上海市城区开展了亚微米级颗粒物化学组分、粒径及其污染来源的在线测量.结果表明,观测期间上海城区亚微米颗粒物质量浓度平均为(22.0±17.2)μg·m-3;其中,有机物是PM1的主要贡献者,平均占总颗粒物浓度的49.3%,硫酸根、硝酸根和铵根的占比分别为24.2%、10.5%和9.7%.上海城区亚微米级颗粒物中无机盐组分类(硝酸根,硫酸根和铵根)具有较为一致的粒径分布,峰值粒径主要集中在空气动力学粒径500~600 nm.有机物的粒径分布峰值位于空气动力学粒径400~500 nm,且在小粒径范围内有较高的有机物浓度,表明存在一定程度的一次排放.观测期间有机气溶胶呈现明显的多峰分布,硫酸根、铵根和氯离子呈白天低、夜间高的特点,而硫酸根和黑碳的日变化并不明显.基于高分辨率有机质谱计算得到上海城区有机气溶胶氧碳比(O/C)的平均比值为0.37;有机物与有机碳(OM/OC)的平均比值1.65.利用正矩阵因子解析(PMF)模型对有机气溶胶高质量分辨率质谱进行来源解析,得到4类有机气溶胶:HOA(还原态有机气溶胶)、COA(餐饮源有机气溶胶)、MO-OOA(高氧化性有机气溶胶)和LO-OOA(低氧化性有机气溶胶),分别占有机气溶胶总量的15%、20%、32%和26%,说明观测期间上海城区有机气溶胶主要来自二次气溶胶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