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氯氟烃替代物大气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气平流层臭氧(大气臭氧层)由于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高能量紫外线,对人类和生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保护作用,氯氟烃类化合物(CFCs)已被认为是造成大气平流层臭氧耗损的主要原因,淘汰CFCs和使用替代物日趋紧迫,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替代物是含氢氧氟烃类化合物(HCFCs)和氢氟烃类化合物(HFCs),其中有些已投入工业使用,本文总结 了HCFCs和HFCs在气中的光化学降解机制及其产物,以及产物对环境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长光路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LP-FTIR),用相对速率方法研究大气中氯氟烃替代物HFC152a(CHF2CH3)和HCFC22(CHClF2)与OH自由基反应速率常数,用紫外光照射O3和H2O的方法产生OH自由基。实验测定了700Tor大气压力和常温(298±2k)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值:k(HFCl52a+OH)=(2.90±0.09)×10-14cm3·molecule-1.S-1,k(HCFC22+OH)=(3.80±0.24)×10-15cm3.Molecule-1.S-1,统计误差为2σ  相似文献   
13.
青岛酸雨天气边界层气象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岛地区酸雨成因研究表明,青岛市近代工业发展排放大量致酸物质、海洋上天然排放的二甲基硫是重要的原因;青岛地区边界层风场和温度场的特殊规律是形成酸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江淮气旋和黄淮气旋大型天气形势起了辅助作用。本文着重分析研究了1993年7月23日一次典型酸雨的实际例子,证明了上述论点。  相似文献   
14.
层状云降水中化学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一维时变的层状云物理化学模式的化学过程作了研究,引入了较为细致的化学模式,并以类似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方式处理了气液传输、碰并和云雨转化过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典型条件下的云雨酸化过程。模拟结果表明,高空云雨水组成随时间逐渐减小,地面雨水组成呈峰型分布。在降水后期pH值主要同O3和SO2有关;主要来自气溶胶,来自NH3,气体和气溶胶对的贡献大致相当,和Ca ̄(2+)的云下清除约占60%~80%;在降水前期H2O2时S(Ⅳ)的氧化超过O3,降水后期S(Ⅳ)的氧化主要通过O3。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林木、植被排放碳氢化合物的定性监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大气中碳氢化合物的天然来源,采用封闭式采样和气相色谱法,对北京的主要树种(杨树、柳树、松树、柏树等)以及草地和稻田(在水稻生长旺期)进行了碳氢化合物的排放情况调查。发现北京的杨树、柳树、槐树(落叶乔木)主要排放异戊二烯化合物;松树、柏树(针叶林木)排放萜烯类化合物;草地和稻田排放甲烷等低碳化合物。以上结果与国外工作结论近似。   相似文献   
16.
修正和发展了一维层状云物理化学模式,该模式包括了详细的气?液相反应和光辐射传输,在我国东部地区平均污染水平下模拟了降水酸化过程?结果表明:光解系数在云顶为无云时的2~3倍,在云底则为无云时的0.2倍;自由基对S(Ⅳ)的氧化在降水后期可超过H2O2,并致使SO2-4和NO-3浓度在降水后期有逐渐增长的趋势;由于H2SO4和HNO3的不断生成以及NH3和气溶胶的洗脱,地面雨水酸度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17.
Eggerster等、Gordon等和Cavanaugh等前后都报导了用各种不同的色谱柱分离测定大气中的烃类,他们的工作各有所长,但都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不能用一根色谱柱分离各组分,分析手续过繁等,1972年美国化学协会等组成的会际委员会推荐用17%ODPN涂于活性氧化铝(Al_2O_3)的色谱柱测定大气中低沸点烃,但Rasmussen等人认为这个方法有个缺点,即气样经浓缩后乙  相似文献   
18.
β-蒎烯的液相臭氧化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β-蒎烯的液相臭氧化反应,利用GC/MS联用系统监测,分析了反应的全过程,确定臭氧化反应的主要产物是不蒎酮,产率为46%,在O3存在下稳定,无次级反应,根据液相反应的分析结果,对气相反应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钙稳态在镉对禽类免疫抑制中的作用,以终浓度为10 pμmol·L-1的CdCI:对急性分离的鸡脾淋巴细胞进行染毒,分别在培养12、24、36、48 h和72 h时收集细胞,采用Eura-2/AM荧光标记、半定量RT-PCR和酶试剂盒比色的方法分别研究了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MmRNA的表达以及钙泵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镉作用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不断升高.CaM mRNA表达水平和钙泵活性不断下降,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P<0.01),提示镉可使淋巴细胞内钙稳态失调而发挥免疫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镉对鸡垂体Fas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氯化镉(CdCl2)诱导鸡脑垂体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对凋亡相关基因Fas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选择健康50日龄海兰白蛋鸡90只,分为3组,每组30只,以CdCl2含量为0、140、210 mg·kg -1的拌料饲喂,分别于染毒20d、40d和60d时取垂体,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RT-PCR方法检测细胞凋亡和基因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CdCl2作用后可致鸡腺垂体细胞呈现明显的凋亡征象,并可诱导垂体细胞Fas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增加;在整个试验期的各个时间点2个剂量组的凋亡率和基因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且随着染镉时间的延长,低剂量组的凋亡率以及Fas、caspase-3 mRNA表达增加较明显.这表明,一定剂量的CdCl2可诱导鸡垂体细胞凋亡,在此过程中Fas和caspase-3 mRNA表达呈现出与凋亡较为一致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