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8篇
安全科学   3篇
综合类   63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71.
环境水体中三氟乙酸的存在现状及分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氟乙酸是一种氟里昂替代品的大气降解产物 ,雨水会将其从空气中去除转移到水体中。三氟乙酸化学性质稳定 ,在自然环境中三氟乙酸易于积累在水体中 ,环境地表水中三氟乙酸浓度可达到 1 0~ 4 0 90 0 ng/L,雨水中 30~ 2 80 ng/L。目前 ,环境水体中关于三氟乙酸的分析方法有 :气相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根据各种灵敏度的要求 ,再结合各种不同的前处理方法 ,可对环境水体中三氟乙酸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2.
为提高煤矿风排瓦斯的处理和利用效率,采用溶胶-凝胶法控制合成条件以制备三维交联通透型的多级孔道细长柱形Al2O3,并以其为载体用水热合成法制备负载量极低的非贵金属Cu-Mn/Al2O3整体柱催化剂.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进行BET、SEM、XRD和XPS表征,并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测试催化剂对低浓度甲烷燃烧的转化效率.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模具形状、尺寸以及干燥温度等条件可实现对催化剂形状的控制合成.减小陈化过程的凝胶尺寸和降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和溶剂脱除速率等均可得到细长柱形Cu-Mn/Al2O3催化剂.催化剂负载活性组分Cu、Mn的摩尔比为1∶2时,柱形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更高,可达174.5 m2/g,比块状催化剂比表面积高54.8 m2/g;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量极低的情况下,柱形催化剂活性较高,T90为560℃,比块状催化剂低50℃.细长柱形的催化剂内部具有独特的微观孔结构即传质通道,该传质通道有利于催化剂与物料的充分接触以增加反应效率,此外柱形催化剂整体成型具备较高机械强度,因此为实际矿井中用于加快风排瓦斯的燃烧效率的催化剂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3.
胶洲湾海水中二甲基硫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胶州湾海域二甲基硫进行了两年的季节监测,海水中DMS浓度在0.06-8.97nmol/L范围内,春季最大,而冬季最小,呈明显的季节变化,春季最大值(平均值为5.85nmol/L和6.58nmol/L)与冬季最小值(平均值为1.40nmol/L)之比约为4。胶州湾海域DMS海气排放通量在1.70-7.97μmol/(m^2·d)范围内,亦呈明显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74.
本文应用全国排污申报数据 ,按 1 /6°× 1 /6°网格精度估算了 1 995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固定燃烧源SO2 、NOx、CO和HC的排放分布。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镉(Cd)对血管抗氧化功能及金属硫蛋白(MT)的影响,将180只50日龄健康雌性海兰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含0、140、210mg·kg-1(BW)CdCl2的基础日粮,在饲养20、40、60d后采集主动脉和前腔静脉,测定其MT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1)Cd暴露后,与对照组相比,低剂量组血管MT含量显著升高(p<0.01),并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高剂量组血管MT含量显著降低(p<0.01),并随暴露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2)随着Cd暴露剂量的加大,血管SOD、GSH-Px活性逐渐降低,而MDA含量逐渐升高,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血管SOD、GSH-Px活性逐渐降低,MDA含量逐渐升高,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4)Cd暴露下,主动脉与前腔静脉各指标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以上结果表明,Cd具有血管毒性,其毒作用机理可能与MT含量变化以及抗氧化功能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76.
利用比较积分反应速率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简化液相化学反应机理ARCML,并在各种大气状况下以及各种物理参数下对ARCML作了验证.然后利用ARCML模拟光化学烟雾形成初期的云水酸化过程,结果表明,自由基氧化s(Ⅳ)在污染或高NO_x的大气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7.
在研究同类氟氯碳化合物臭氧消化潜势之间的差异,探讨ODP与有关参数必然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建立起两类求算HCFCs,CFCs的ODP的参数方程。一类是以大气寿命τ为参变量的计算ODP的参数方程,与之相应,发展了一种仅含氟氯碳化合物分解反应的得  相似文献   
78.
戴华  李金龙 《环境化学》2002,21(1):32-36
电子束干法脱硫脱硝的技术可以同时去除烟道气中的NOx与SO2。根据该处理方法建立脱除NOx和SO2的化学反应机理,并使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考察体系温度、辐照剂量和氨浓度与去除效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9.
瓦里关山大气CH4本底变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 1991 0 5— 2 0 0 2 0 5期间实测资料 ,分析了瓦里关全球基准站 (36°17′N ,10 0°5 4′E ,海拔 3816m)大气CH4本底特征 ,并探讨了与源汇过程的关系 .结果表明 ,瓦里关山大气CH4体积分数本底范围和增长趋势与 6 0°N— 30°N平均水平大致相符 ,但本底体积分数季节变化与所处纬度带基本特征和季节振幅的地理分布差异较大 ,年增长值波动也与全球平均状况并不完全一致 ,是所在地区多种CH4源汇和大气输送共同作用的结果 .瓦里关站提供的大气CH4本底观测资料 ,既能体现亚洲内陆地域特点又具有全球代表性 ,辅以其它相关资料 ,还可进一步揭示中国内陆高原大气CH4本底特征的成因  相似文献   
80.
用计数物种法研究了CH_4、N_2O大气浓度的增长对氟氯碳化合物损耗O_3过程的影响。在0~20km大气范围内,NO_X增加幅度最大,引起这一区域的O_3有较大增长,HO_X浓度有所降低使HCFC_S在该区域的分解速率大为降低;在平流层中上层,由于CH_4、HO_X和NO_X的增加,使得对Cl原子多种储库分子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氟氯碳化合物对臭氧的消耗能力因此有所减少。微量成分对臭氧消耗潜势(ODP)值的影响幅度不大、方向也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