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安全科学   6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5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61.
海岸线对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港湾淤积、湿地生态资源和近海海域环境等具有重要指示作用。利用遥感(remote sensing, R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技术获取苏北海岸在1978年至2018年5期海岸线数据,对海岸线长度变化、岸线速率变化以及岸线类型转变进行分析,并以河口为分界点对岸线变迁特征分段分析。结果表明:(1)40 年间研究区岸线总长度大致呈现递减趋势,岸线类型变化较为明显,随时间推移人工岸线和自然岸线分别表现为增长和削弱的趋势。(2)研究区在1978年至2018年,海岸线向海域推进速率远大于海岸线向陆域推进速率。(3)1978年至1988年,射阳河口至新阳港口之间的海岸线推进速率最为明显,主要以自然淤长的方式向海域推进,岸线平均端点速率(end point rate, EPR)为281.4 m/a;在1988至1998年,新阳港口到斗龙港口之间岸线推进速率最为明显,主要以自然淤长方式向海域推进,平均EPR为535.5 m/a;在1998年至2008年,斗龙港口到大丰港口之间岸线推进速率最为明显,主要以人工围垦方式向海域推进,平均EPR为502.1 m/a;在2008年至2018年,梁垛河口到方塘河口之间岸线推进速率最为明显,主要以人工围垦方式向海域推进,平均EPR为347.7 m/a。  相似文献   
62.
杨红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20(2):135-136,146
在调查统计的基础上,论述了凉山野生食用菌资源的分布状况,及其在改善膳食结构和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作用.为了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凉山野生菌类资源,分析了当前该地区野生菌类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并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63.
活性污泥中PHA合成优势菌的筛选及产物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活性污泥中存在大量PHA合成菌,通过好氧/微好氧/沉淀的方式对污泥进行驯化,使PHA占污泥MLVSS的比例提高到21.19%。用BOX-PCR、ERIC-PCR和REP-PCR指纹图谱技术,对驯化前后污泥样品的菌群组成进行比较分析,结合尼罗蓝荧光平板法和菌落原位杂交技术,筛选得到活性污泥中PHA合成的优势菌株CAMP11。分类鉴定表明CAMP11属于芽孢杆菌属,FT-IR与NMR碳谱分析表明其合成的产物为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的共聚物(PHBV)。将菌株CAMP11回注入污泥驯化液,可使PHA占污泥MLVSS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到32.08%。  相似文献   
64.
除草剂草萘胺在土壤中的降解与吸附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华  朱红梅  杨红 《环境科学》2008,29(6):1729-1736
采用色谱学(HPLC和GC-MS)和光谱学(UV和Ft-IR)方法研究了除草剂草萘胺在3种土壤(黑土、砖红壤和黄棕壤)中的降解和吸附行为,并对草萘胺土壤中降解的影响因素、降解产物和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草萘胺降解速率随土壤温度(15~35℃)和有机质含量(r=0.9794)增加而加快;灭菌条件下的半衰期约是未灭菌时的3倍,土壤微生物是影响草萘胺在土壤中降解的主要因素;草萘胺在黄棕壤中的降解途径可能是脱烷基,降解产物可能为/v-甲基-2-(1-萘氧基)丙酰胺和/V-乙基-2-(1-萘氧基)丙酰胺.草萘胺在黄棕壤、砖红壤和黑土上的吸附系数(Kf)值分别为1.29、3.43和13.36,3种土壤上的吸附自由能(AG)均小于40U·mol-1,即以物理吸附为主,其吸附行为可用Freundlich模型描述.红外光谱学研究进一步证实了3种土壤对草萘胺吸附容量差异是黑土,砖红壤,黄棕壤.  相似文献   
65.
海洋围隔实验技术应用于温排水生态影响研究具有开创性。为此,将2011年7月在象山港电厂附近水域(显增温区、弱增温区和自然温度区)设置的3组现场围隔控制实验和其数据分析方法混合效应线性模型进行介绍。该技术可对影响浮游生物生长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能识别控制因素及交互作用因素,并建立它们与浮游生物丰度之间的响应关系,探讨温升区设置的合理性问题。该技术可作为温排水环境影响研究的技术指南之一,为环评、温排水相关的技术标准及方法制定、温排效应监测方法的优化,温排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补偿估算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6.
2012年黄海绿潮藻早期发生和聚集动力学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年4月份浒苔藻早期调查数据和海洋模型FVCOM,对浒苔早期发生地的苏北海域进行水动力模拟,分析浒苔在该海域发生和聚集的动力学成因。结果表明,浒苔最初还是发生在南通启东沿海,尤其是小洋口外的太阳岛附近应当是浒苔早期暴发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并逐渐向北和外海发展,吕四附近的沿岸应当不是早期浒苔暴发的发源地,浒苔大部分都位于辐射沙洲的槽沟附近。模拟结果发现,由于潮流的作用导致早期浒苔聚集并也呈与辐射沙洲相一致放射状的条带状或斑块状分布,黄海苏北浅滩潮致锋面上升流是诱发浒苔早期暴发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7.
长江口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与释放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对长江口沉积物进行了释放及吸附P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江口海区沉积物对P的释放极少,沉积物吸附大量P后的再释放是缓慢的。经测定,沉积物吸附/释放平衡点的一般为0.038~0.085μg/mL,此值一般高于底层水P浓度,因此推测,长江口地区沉积物有向上覆水释放P的倾向。  相似文献   
68.
中草药能抵抗噪音导致的肝胆固醇含量降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未经过噪声暴露和经过噪声暴露(未注射药物、注射黄芪和红景天)的大鼠分别测定了其肝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噪声对大鼠肝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药物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受到噪声刺激后,肝胆固醇含量随噪声强度的提高和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腹腔注射黄芪和红景天后,大鼠肝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仅与噪声暴露时间有关,90min内可调节肝胆固醇的代谢平衡,随后药物作用减弱.两种药物作用效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和红景天能调节噪声环境中大鼠肝胆固醇的代谢平衡,对噪声的刺激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食用含有黄芪和红景天的药物或食品来缓解噪声的非听觉危害.  相似文献   
69.
根据南方的气候特点,着重阐述了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污水优化处理的两项新措施。其结果,降低了污水处理能耗,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70.
医院安全工作是医疗工作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为了全面做好医院安全工作,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大力完善安全责任体系,狠抓责任落实;建立安全工作长效机制,认真落实"责任层层分解落实"的安全工作责任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