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安全科学   7篇
综合类   28篇
基础理论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王巍 《安防科技》2010,(6):41-44
"备压式"七氟丙烷是一种环保型、高效型的灭火系统。该系统所采用的"备压式"驱动灭火剂形式很好的解决了灭火剂的远距离输送的问题;并且由于该系统与替代哈龙灭火系统工作参数相近是一种很适宜的哈龙灭火系统的替代系统。本文就针对该系统的特点对备压式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应用做一阐述。  相似文献   
22.
庞建民  王巍 《安防科技》2008,(12):15-18
本文通过对公安消防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确定了建设的思路和系统设计的整体架构,分析了视频会议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视频会议系统建设中应该主要关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3.
以碳酸盐作为淋洗剂,以高锰酸钾(KMnO4)或双氧水(H2O2)为氧化剂,研究了淋洗去污修复铀污染土壤技术。实验结果表明:当碳酸根浓度为0.5 mol/L,淋洗速率为1.0 mL/min,氧化剂用量与U(IV)摩尔比为2∶1时,污染土壤中铀的去除率能够达82.4%。  相似文献   
24.
目前,河流退化己被公认为一个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随着环境意识、生态观念的增强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恢复严重受损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从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水利工程与生态紧密结合是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中国的水利发展也正从传统的“工程水利”走向“生态水利”、“环境水利”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5.
为降低京沪高速铁路苏州北站候车厅受桥梁振动的影响,拟在正线3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内安装多重调频质量阻尼器(MTMD)。通过建立车—桥—MTMD竖向动力分析模型,分析MTMD对32m简支箱梁竖向振动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加装MTMD后,32m简支箱梁一阶竖向自振频率有所降低,32m简支箱梁的竖向振动响应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明深水循环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含藻水的效果和机理,采用U形管模拟深水循环装置对含有铜绿微囊藻的原水进行预加压,再进行混凝沉淀处理,测定了40~80 m深水循环混凝沉淀的处理效果,探究了深水循环除藻机理,并评价了水质安全性.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深度的加大,深水循环混凝沉淀效果越好;在投药量30 mg·L-1时,60~80 m深水循环混凝沉淀对藻类去除率达到95%以上,浑浊度小于1.6 NTU,处理效果比原水直接混凝沉淀、预氧化混凝沉淀显著提高.深水循环利于藻类去除的机理是,藻细胞内气囊受深水水压作用而坍塌破裂,气囊内气体透过细胞壁扩散进入水中,藻体失去气囊浮力,由上浮转而下沉.深水循环及混凝沉淀阶段水中的藻毒素、DOC均未增加,说明深水循环混凝沉淀工艺处理含藻水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7.
为了研究用于含汞离子废水处理的新型高效材料,研究了纳米γ-Fe2O3对汞离子的吸附行为。探讨pH值(3、8和12)、温度(288 K、298 K、308 K、318 K)和离子强度(Ca2+,0.001 mol/L、0.01 mol/L、0.1 mol/L)对该吸附的影响。使用吸附动力学方程(拉格朗日准一级、准二级)和等温吸附方程(Langmuir和Freundlich)分别对吸附数据进行拟合,并讨论吸附机理。结果表明:pH值为3、8、12时,纳米γ-Fe2O3对汞离子的吸附动力学方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7~0.999);288 K、298 K、308 K、318 K时,纳米γ-Fe2O3对汞离子的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R2=0.970~0.995),并且随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加;在不同pH值下,纳米γ-Fe2O3对汞离子的吸附等温式可使用Langmuir模式(R2=0.983~0.996)进行表征,随p H值降低,吸附量减少,中性环境有利于吸附;在不同Ca2+浓度下,可用Langmuir等温吸附式拟合(R2=0.990~0.996)。通过Langmuir等温吸附式推算出最大吸附量随Ca2+浓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8.
马丽斯文  陈虹  王巍 《灾害学》2020,(4):192-196
该文在分析我国的应急资源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国应急资源分类分级的框架及思路,并具体分析了美国应急人力资源的资格认证过程及资质管理工作,对我国建立应急资源分类分级提出了建议,为我国的应急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预压力混凝沉淀除藻工艺中DOC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预压力混凝沉淀除藻工艺是否会使藻细胞破裂,导致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C)增加,进而优化压力作用方式,得到安全、高效的预压力除藻工艺,实验研究了预压力、预氧化技术处理含藻水时DOC的变化,以及水中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并研究了混凝沉淀后藻类、浊度、DOC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0.5~0.8 MPa压力作用后,水中DOC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且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而高锰酸钾与次氯酸钠预氧化均会导致DOC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没有明显变化.预压力混凝沉淀后藻类去除率96.23%;DOC去除率29.11%,高于预氧化混凝沉淀工艺10%~30%.  相似文献   
30.
桑沟湾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蒋增杰  方建光  张继红  毛玉泽  王巍 《环境科学》2007,28(12):2783-2788
以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提取法对8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磷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①无机磷(IP)是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磷(TP)的主要形态,平均占总磷的73.33%,有机磷(OP)只占较小的比例.②无机磷中钙结合磷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平均占总磷的45.22%,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可交换磷、铁结合磷、碎屑磷占总磷的比例分别为9.92%、4.74%、13.46%.③对各形态磷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磷的含量及空间分布主要受有机磷的影响与控制(P<0.05),无机磷受自生钙结合磷的影响较大(P<0.01).④磷的生物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性磷的含量为358.05~448.39 μg/g,平均占总磷的86.54%,具有很强的释磷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