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30篇
废物处理   52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9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47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7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21.
收集了南京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实测数据,系统分析了南京地区不同工程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特性。结果表明:①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移变化范围为(0.09%~0.24%)H-e,其中长江河漫滩区、秦淮河古河道区、阶地区的最大侧移δhm的平均值分别为0.13%He、 0.18%He、0.16%He;②基坑围护结构最大侧移点埋深位置Hm位于(He-8,He+4.5)之间;③基坑围护结构的插入比主要在0.2~1.0;基坑稳定数在0.15~0.32范围内;基坑围护系统的综合刚度介于40.2~1 452.9;④基坑地表沉降呈凹槽型分布形态。基坑周边最大地表沉降δvm变化范围为(0.023%~0.367%)He,最大地表沉降平均值约为0.167%He。阶地区的地表沉降值及范围小于河漫滩区、秦淮河古河道区的。δvm/〖WTBX〗δhm的变化范围为0.2~2.0。  相似文献   
122.
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中污染物运移的研究直接影响到环境科学的进展,常采用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预测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文章系统地回顾了20多年来污染物在土壤中运移的数学模型研究进展,并根据模型的功能分为几何模型、对流-弥散传输模型(CDE)、随机模型三类.同时,对各类模型的特点、适用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比较分析,为有效地预测和控制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运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3.
采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冷原子荧光法测定包装饮用水中烷基汞(甲基汞和乙基汞)。通过优化试剂和仪器条件,使方法在0.100 ng/L~10.0 ng/L范围内线性良好。当取样体积为25 mL时,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5 5 ng/L和0.004 2 ng/L,市售某品牌包装饮用天然泉水3个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0.5%~106%,6次测定结果的RSD为0.4%~1.9%。将该方法用于各品牌包装饮用水样品的测定,甲基汞和乙基汞均为未检出。  相似文献   
124.
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去除水中苯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超声波内环流气升式反应器用于去除水中苯酚的效果与性能。探讨了反应器的表观气速、介质温度对超声-H2O2与超声-H2O2-CuO两种体系对苯酚去除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H2O2-CuO体系对苯酚的去除效果优于超声-H2O2体系,且更能发挥超声与气升式反应器具有流化效果的协同作用。在处理液体积为1000mL、苯酚初始质量浓度为25mg/L、CuO加量为1mg/mL、H2O2加量为300mg/L、声强为4.97w/cm。的条件下,两种体系苯酚的去除率均随反应器的表观气速减小而增大;介质温度从20℃上升到50℃时,超声-H2O2体系苯酚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超声-H2O2-CuO体系苯酚去除率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反应器中超声-H2O2与超声-H2O2-CuO体系对苯酚的去除过程均符合拟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25.
为研究预埋波纹套管内预制混凝土柱与独立基础浆锚连接试件的抗震性能,进行了 6 个预制装配式柱和 1 个现浇柱的拟静力低周循环往复荷载试验。试验重点研究了柱纵筋锚固长度、轴压比、柱底纵筋局部脱黏(柱底锚固纵筋 5 倍直径范围内)对预制柱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柱纵筋锚固长度为 10d 时(d 为钢筋直径),基础发生了开裂破坏,随着锚固长度的增加,破坏形态由基础开裂破坏变为柱脚弯曲破坏;为使预制柱与现浇柱的抗震性能相当,柱纵筋最小浆锚长度不宜小于 20d;轴压比一定时,对柱纵筋进行局部脱黏处理,可改善试件的延性及耗能能力。柱纵筋锚固长度一定时,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试件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及刚度均增大。  相似文献   
126.
以杂色云芝菌(Coriolus versicolor)发酵所产漆酶为催化剂,对溴酚蓝溶液进行脱色处理。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反应时间、酶加入量、溴酚蓝质量浓度及金属离子和小分子介质的添加等因素对溴酚蓝溶液脱色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反应体系pH为4.5、反应时间为240 min、酶加入量为60U/L、溴酚蓝质量浓度为40 mg/L的条件下,溴酚蓝溶液的脱色率达到94.5%;小分子物质2,2′-连氮-双(3-乙基苯并噻吡咯啉-6-磺酸)(ABTS)或金属离子的添加对溴酚蓝溶液的脱色效果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7.
中国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剧增。受经济、社会等诸多驱动因素影响,各地建设用地扩张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都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上述问题进行全面考察,有助于理清建设用地扩张的机理,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将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因素分为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两个方面,采用基尼系数及基于半对数回归方程的Shapley值分解方法,考察了2006—2015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差异及其驱动因素的贡献程度。结果表明:(1)2006—2015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区域差异比较明显,衡量差异程度的基尼系数先升后降,最后稳定于0.3左右;(2)财政赤字率、经济政策执行力、经济增长、人口城镇化等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等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具有负向驱动作用;(3)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率、经济政策执行力等三个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区域差异的贡献最大;(4)影响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建设用地扩张的主导因素不尽相同。为此,应从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入手,破解城市建设用地过度扩张的困局。  相似文献   
128.
采用缺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处理印染废水,当HRT为8 h时,ABR内的下向导流室雷诺数(Re)为1.1,上向漉反应室Re为0.1,均为层流.污泥颗粒经绕流运动分析.下向导流室污泥颗粒受到的绕流阻力和重力均向下,只有浮力向上,由于污泥颗粒密度大于流体的密度,此时重力大于浮力,污泥颗粒不能在下向导流室内稳定停留,即没有污泥层,与观察到的试验现象一致.在上向流反应室的污泥颗粒受到的绕绕阻力向上,重力与绕漉阻力、浮力处于动态平衡时的污泥颗粒的临界粒径(dcr)为85 μm.  相似文献   
129.
大钟岭水库的浮游植物种群结构及四季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大钟岭水库为期一年的监测,总结出水库水质在贫营养水平至中富营养水平之间波动。对大钟岭水库的浮游植物进行了检测,共检测出浮游植物6个门35种(属),其优势种群:在夏季为甲藻门,约占总生物量的54.29%,春、秋和冬季为绿藻门,分别占总生物量的16.76%、39.59%和29.71%,由此看出,浮游植物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30.
采用无机陶瓷超滤膜和低浓度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处理亚甲基蓝(MB)模拟废水,考察了废水中SDBS、MB浓度及废水pH对超滤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DBS浓度影响MB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光度值;当废水中SDBS浓度为1.20 mmol/L(即25℃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废水中MB浓度为1.00 mmol/L、废水pH为9.0时,超滤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透过液中SDBS浓度和MB浓度分别为0.06 mmoL/L和0.01 mmol/L,MB的截留率为99.2%,膜通量为309.6 L/(m~2·h).SDBS对MB超滤过程的强化机理主要为MB与SDBS形成结合体析出及SDBS胶束的增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