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26篇
综合类   226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绿色信贷加快德国转入绿色发展轨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国是国际绿色信贷政策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绿色信贷政策已经较为成熟,体系比较完善.银行业除了采用国际通行的"赤道原则"(the EquatorPrinciples)及相应的标准进行授信审核外,在政府、政策性银行的参与下,开发出相应的绿色信贷金融产品,使得绿色信贷政策能够在较低的管理成本下,为环保和节能项目提供低息贷款,形成了绿色信贷的政府参与机制、较为丰富的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并让环保和节能项目能够便利地获得低息贷款.  相似文献   
92.
关注低碳标准发展新动向——英国PAS2050碳足迹标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低碳产品标准发展迅速,并且有可能演变成绿色贸易壁垒。以PAS2050标准为例,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在依托该标准发展ISO14067产品碳足迹标准。因此,不仅要跟踪低碳标准的国际发展动态,而且要关注发达国家的相关动态,并在国内进行相应的基础研究,分析这些标准中国化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3.
水污染防治信息是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本文介绍了美、英、德、日等国家环境信息公开相关法律制度及公众参与实践活动,以期为我国水环境立法及全民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4.
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在一个特定的方面反映了国家综合发展水平和发展能力。环境问题纷繁复杂,环保对策丰富多样,在探索中国环保新道路中,十分需要有一条主线把整个探索过程整合起来,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这条主线可以归纳为"全面增强环境保护的国家力量"。  相似文献   
95.
当前,低碳经济已成世界经济新趋势,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契机。当然,认同低碳经济并不等于认同美方的碳关税。中国应在碳关税问题的利益博弈和权衡中有所作为,主动采取相应措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结成“反碳关税联盟”以争取国际舆论,共同反对美国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企图。  相似文献   
96.
我国绿色贸易转型战略取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十二五"及今后时期,绿色贸易转型是我国实现绿色经济转型的重要优先领域,是缓解对外贸易发展资源环境压力,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十二五"环保目标实现的重要途经。本文在反思传统贸易发展方式基础上,提出实现从"以环境输出为特征"到"以生态修复为使命"的绿色贸易转型,是我国未来贸易发展长期而艰巨的使命和任务;并在进一步梳理"十二五"绿色贸易政策空间基础上,揭示出"环境输出"向"生态修复"环境友好型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成为绿色贸易转型的重要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97.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导向型的增长模式在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转变外贸发展模式、实现绿色贸易转型已经成为十二五贸易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设计了绿色贸易转型的快速转型、中速转型与慢速转型三种具体方案,并运用中国能源-经济-环境CGE模型,在对2010-2020年期间中国对外贸易引致的进出口虚拟碳排放量、进出口虚拟SO2排放量、进出口虚拟COD排放量模拟计算的基础上,考察了不同转型方案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及其减排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快速、中速和慢速转轨方案对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均较小,但快速和中速转轨方案对少数几个部门出口影响较大,三种转轨方案均能在方案既定的时间内实现贸易的环境平衡。  相似文献   
98.
近来国内外连续发生重大污染事件,尤其国外发生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法律处理结果引人关注。案例对比分析表明,在对环境污染的执法处罚方面,我国与国外存在明显差距,包括:国内处罚标准偏低,国外重罚趋势形成;国内污染损失难定,国外评估制度完善;国内企业违法成本偏低,国外政府出面进行索赔。因此,我国应当通过对污染企业实施司法赔偿来强化环境法制权威:一是靠赔偿提高违法成本;二是靠诉讼树立法制权威;三是靠政府索赔生态环境损害。  相似文献   
99.
"十二五"第一年即将过去,又到了盘点工作和谋划来年的时候.这一年来环保工作压力很大,反映在几方面:一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以来,环保工作承担着优化经济发展的重任.二是需要动用调整结构、淘汰产能等比较复杂的措施将原有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指标再减8%;同时,面对新增的氨氮和氮氧化物各减10%的指标,我们没有减排的经验,有的甚至没有合适的技术方法和考核标准.三是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明显上升,有的达到了比较专业的程度.而各地一些主流媒体辟出专栏报道和评论环境话题,给环保部门提出了不少尖锐的问题,有些地方民众对于过去长期忍受的环境污染也提出了明确的维权要求,这一切都说明,环境保护工作应该进行结构性的重整,从总体上提升应对新挑战的能力.现有环境保护工作体系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面对国家经济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新形势,必须构建一种更为强大的环境保护战略.这种强调环境保护必须更多地进入国家的政治对策体系和地方的区域发展战略,突出环境保护对于改善民生和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作用,重建我国优秀的生态文明价值理念,追求环境优美的长期目标的系统性的部署,可称为"整体优化"的环保战略.  相似文献   
100.
钢铁行业技术减排措施硫、氮、碳协同控制效应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污染减排形势的日趋严峻,在高污染行业采用协同控制措施实现多种污染物控制目标不仅十分必要而且非常迫切,而合理评价减排措施的协同控制效应是实施协同控制的基础.基于此,本研究从环境-经济-技术角度系统地提出了钢铁行业技术减排措施对硫、氮、碳的协同控制效应评价方法,包括: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分析、污染物减排量交叉弹性(Elsa/b)分析和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评价,3种评价方法相互配合,可以从多角度检验不同减排措施的协同控制效应.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和污染物减排量交叉弹性分析的结果表明,末端治理措施不具有协同控制效应或协同控制效应不佳,而绝大多数过程控制措施都具有较好的协同控制效应.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评价的结果表明,末端治理措施优先度排序靠后,而过程控制措施排序靠前,且针对不同污染物的排序结果有所不同.在进行钢铁行业协同减排方案设计和规划时,应根据决策需要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参考评价结果选择最为成本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