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81篇
综合类   67篇
基础理论   14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3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洪水灾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科学地对洪水灾害进行损失评估是防洪减灾措施的理论基础和前提,也是当今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文章从评估指标,评估方法,遥感和GIS三个方面国内外洪水灾害损失评估的研究进展做了介绍,概括了目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和经济损失的新方法,并在研究现状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今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指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122.
芜湖市沉积物-水体PAHs扩散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芜湖市不同功能区景观水体多环芳烃(PAHs)在沉积相-水相之间的扩散行为,于2017年2月选择芜湖市25处景观水体采集沉积物和水样品,对美国环保署(EPA)列为优先控制污染物的16种PAHs进行检测,运用逸度方法、响应系数进行分析.分别考虑有机碳(OC)、BCCTO(化学热氧化法测定的黑碳)和BCCr(湿化学氧化法测定的黑碳)在不同浓度(实测值、最低值、平均值、最大值)情况下对PAHs在沉积相-水相间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中低环(2~4环)PAHs表现出向水相扩散,沉积物作为PAHs的二次污染源,高环(5~6环)PAHs表现出向沉积相扩散,沉积物作为PAHs的汇;随着OC和黑碳(BC)含量的增加,PAHs倾向于向沉积相扩散,且倾向程度是BCCr > BCCTO > OC,表明BC在PAHs的沉积物-水扩散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响应系数结果表明中低环PAHs的逸度分数(ff)对OC、BCCTO和BCCr浓度变化的敏感度较弱,高环PAHs的ff对OC、BCCTO和BCCr浓度变化的敏感度较强,且敏感度强弱依次是BCCr > BCCTO > OC.沉积相-水体的扩散过程研究揭示了PAHs在水环境中迁移扩散的重要机理,可为环境污染的科学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3.
高亢  章慧  刘梦迪  赵晓宇  吴婷  贾其娜 《环境科学》2020,41(11):4885-4894
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对芜湖市城区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观测,探讨其污染特征、光化学影响和来源.结果表明,芜湖市大气中VOCs全年平均体积分数为27.86×10-9,季节变化规律为:秋季(31.16×10-9) > 夏季(28.70×10-9) > 冬季(24.75×10-9) > 春季(24.04×10-9),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峰值在08:00~09:00时与18:00~19:00时出现,与交通流量的变化有关.芜湖市大气VOCs的平均臭氧生成潜势(OFP)为255.29 μg ·m-3,不同组分对平均OFP的贡献率排序为:芳香烃(48.83%) > 烷烃(21.04%) > 烯烃(18.32%) > OVOCs(11.47%) > 卤代烃(0.35%).总气溶胶生成潜势(AFP)为1.84 μg ·m-3,芳香烃贡献率最高(87.69%),其次为烷烃(12.31%).苯/甲苯/乙苯(B/T/E)比值表明,芜湖市大气中苯系物的主要贡献源为机动车排放源和工业排放及溶剂使用源.源解析显示:油气挥发源、机动车排放源、溶剂挥发源、LPG排放源、植物排放源和二次生成源对采样期内的VOCs贡献率分别为11.57%、34.53%、16.63%、20.76%、3.54%和12.97%.  相似文献   
124.
江西兴国县农田土壤固碳潜力20a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GIS技术,采集38个农田土壤样品,研究了江西兴国县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20a来,兴国县农田土壤中土壤有机碳增加的面积为621.3km2,减少的面积为38.4km2,增幅主要在0~5g/kg和5~10g/kg;千枚岩、花岗岩、红砂岩、第四纪红粘土和紫色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中有机碳变化量分布的面积分别为361.7km2、144.7km2、76.5km2、48.7km2和18.0km2,海拔在300m以下、300~500m、500~800m和800m以上的土壤中有机碳变化量分布的面积分别为358.9km2、200.2km2、62.9km2、28.0km2.多元回归分析显示,20a来土壤有机碳变化量和初始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变化量和海拔、粘粒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图1表2参15  相似文献   
125.
洪涝灾害经济易损性模糊评价——以安徽沿长江地区为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海玉  程先富  马武 《灾害学》2010,25(1):30-34
洪水灾害是洪水危险性对承灾体易损性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降水量、人口密度、产值等因子在洪水易损性中的作用具有模糊性,因此运用模糊模型进行评价有一定意义。以安徽沿长江地区为例,在GIS和模糊数学法的支持下,建立了基于GIS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洪水灾害经济易损性风险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将安徽沿长江地区洪涝的易损性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高度易损性、较高度易损性、中度易损性、较低度易损性、低度易损性。研究结果表明:沿江洪水灾害易损性总体水平较高,特别是在马鞍山、芜湖市、铜陵市等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耕地面积广阔的滨江下游平原区。这些地区应积极兴修水利,大力发展避洪产业。  相似文献   
126.
为掌握气水联动除尘装置影响因素及现场除尘效果,以便更好应用于现场实际。基于煤矿综掘工作面长压短抽通风控除尘系统,利用数值仿真和正交实验设计分析方法,系统研究除尘装置叶片参数、进风量和进风口位置等因素对除尘效果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叶片安装角为40°,扭转角为4°时,除尘器入口处负压值和进风量最大,而吸风口距工作面5 m、吸风量≥300 m3/min时的除尘效果较好。控除尘系统采用气水联动除尘装置后,各测点全尘除尘效率提高了40.8%~55.4%,呼吸性粉尘除尘效率提高了31.4%~41.3%,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7.
128.
洪水灾害遥感监测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阳  程先富 《四川环境》2012,(4):106-109
洪水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洪灾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对其进行科学的监测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在洪水灾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的介绍基础上,着重对中分辨率、高时相、微波、高精度DEM、多源数据遥感洪水监测原理及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比较和总结,分析各种数据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洪水遥感监测向高分辨率、高时相性方向,遥感影像相互订正和利用3S技术是洪涝灾害动态监测发展的方向,为洪水灾害的快速反应和防洪辅助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9.
在总结国内外小费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相关知识,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研究旅游小费现象。认为小费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存在,有其历史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现阶段我国旅游小费发展有一定困难,多数旅游者不认可小费,政策规定难以有效实行等。但是我国旅游小费的发展具有可行性,旅游小费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旅游业的不稳定因素,提高旅游从业者收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认为培育旅游小费观念,提升旅游服务意识和水平,规范旅游市场环境等方面是促进旅游小费非正式制度在我国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0.
制备了两种磁性碳基材料——磁性氧化石墨烯(MGO)和磁性竹炭(MBC),并将其用于模拟含Cr(Ⅵ)废水的吸附。采用SEM,BET,FTIR技术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MBC具有与MGO相似的薄片层结构,且MBC的BET比表面积更大(为32.872 6 m2/g),可为Cr(Ⅵ)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实验结果表明:向100 mL废水中加入20.0 mg吸附剂,在废水pH为1.0、吸附温度为30 ℃、初始Cr(Ⅵ)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条件下,MGO和MBC的平衡吸附时间分别为50,70 min,平衡吸附量分别为37.7,49.7 mg/g,吸附平衡时的Cr(Ⅵ)去除率分别为75.4%和99.4%;两种磁性材料对Cr(Ⅵ)的吸附均很好地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在酸性介质中,MGO和MBC的表面基团与HCr2O7-和Cr2O72-之间有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