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蠕虫在膜生物反应器和活性污泥法中的污泥减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长达345d的中试规模试验,研究比较了蠕虫在膜生物反应器(MBR)和活性污泥法(CAS)的生长状况及其导致的污泥减量效果.CAS中的蠕虫生长状况明显优于MBR的蠕虫生长状况.MBR曝气池中平均蠕虫密度(10条·mg-1)远低于CAS曝气池中平均蠕虫密度(71条·mg-1),并且CAS中蠕虫连续保持高密度(>30条·mg-1)生长达172d.CAS中红斑瓢体虫和仙女虫交替成为优势蠕虫.蠕虫生长对MBR的污泥产率(0 40kg·kg-1)和污泥沉降性能(污泥沉降指数133mL·g-1)影响很小,但却能显著减少CAS的污泥产率(0 17kg·kg-1)和改善污泥沉降性能(污泥沉降指数为60mL·g-1).仙女虫比红斑瓢体虫能更大地减少污泥产量和更好地改善污泥沉降性能.蠕虫生长不影响MBR的COD去除率和出水水质,但却显著影响CAS的COD去除率和出水水质.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共代谢是污水中难降解性有机物生物降解的重要方式 ,关键酶的诱导、生长基质与目标污染物之间的竞争抑制、目标污染物及其降解产物对微生物的毒性反应是影响共代谢反应的关键因素。选择合适的生长基质、优化反应条件可以提高微生物共代谢在实际污水处理及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蠕虫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研究了蠕虫生长在活性污泥法中试系统的污泥减量效果及其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同时对蠕虫生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结果表明 ,除了初始的20d之外 ,整个试验过程中均有蠕虫出现 ,其中红斑瓢体虫(Aeolosomahemprichicii)和仙女虫(Naiselinguis)交替占据优势地位 ,但红斑瓢体虫占据主导地位的时间长于仙女虫 ,而吻盲虫 (Pristinaaequiseta)只是偶尔存在 .蠕虫连续保持高密度生长 (曝气池中蠕虫总密度大于 30条 /mg)长达 172d .高密度下的蠕虫生长不仅能显著降低污泥产率 ,而且能明显提高污泥的沉降性能 .蠕虫密度越高 ,出水水质越差 .仙女虫比红斑瓢体虫具有更大的污泥减量能力 ,并且前者对出水水质的影响也大于后者 .蠕虫生长不影响硝化过程 ,但当仙女虫占优势时 ,蠕虫生长会导致出水PO343--P浓度的升高 .蠕虫生长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 ,只有污泥龄对 2种蠕虫的生长没有影响 ,但温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均能显著影响它们的生长 .  相似文献   
4.
利用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中有机质发酵产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发酵法产氢的机理、微生物种类、产氢菌的富集方法 ,综述了利用废水和固体废弃物中有机质生物发酵产氢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