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8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污泥预处理强化厌氧水解与产甲烷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泥传统厌氧消化因水解瓶颈而导致有机物转化甲烷产率低下.选择适当工况对污泥实施预处理可同时实现对污泥中木质纤维素破稳和污泥微生物细胞破壁,从而释放出较多溶解性COD(SCOD),使有机物水解变得容易进行,最终导致甲烷产率大幅提高.本研究通过热水解(T=150℃,t=30 min)、超声波(P =500 W,t=2 h)、碱解(pH =13,t=2h)和酸解(pH =2,t=2 h)等4种预处理方式对原污泥实施最优工况预处理,分别获得了50.9%、39.1%、31.0%和22.4%的COD溶出率.对预处理后污泥进行传统条件下(SRT =20 d)厌氧消化,分别获得了53.6%、40%、26.8%和24%的甲烷产率(mL/g VSS)增量.同时,预处理后污泥中木质纤维素类物质降解率亦大大增加.缩短SRT(10 d)会导致传统厌氧消化甲烷产率急剧减少,但是,污泥预处理却非常有利于甲烷产率的提高,因此可通过外在预处理方式来逾越内在厌氧水解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氯对模拟管壁生物膜的氧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载片上培养的大肠杆菌生物膜为对象,研究了氯对模拟管壁生物膜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同时考察氯氧化生物膜后水中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生物可利用磷(MAP)和细菌生长潜能(BRP)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氯可以有效灭活悬浮态的大肠杆菌,而对生物膜中的大肠杆菌的灭活效率远低于悬浮菌;在相同CT值下,较高浓度的氯对悬浮态和生物膜中大肠杆菌的灭活效果要高于低浓度的氯.氯对生物膜的氧化作用会使生物膜中物质溶出,增加了水中AOC和MAP浓度,如当氯的浓度为1.0 mg/L(CT值为100 mg·min/L)时,水中AOC由20.78 μg/L增加到120.17 μg/L,MAP含量由0.11 μg/L增加到0.17 μg/L;氯的氧化作用会增加水的细菌生长潜能(BRP),BRP随着CT值的增加而增加,如当氯投量为1.0 mg/L(CT值为100 mg·min/L)时,BRP可达到1.10×107 CFU/mL.  相似文献   
3.
以自制的多金属氧酸盐Zn1.5PW12O40纳米管作为催化剂,以空气作为氧化剂,对碱性藏花红进行了催化氧化实验。结果表明:中空结构、纳米级Zn1.5PW12O40适合用作催化剂。空气氧化体系中的催化氧化最佳反应时间为4h,降解率达到78%,降解速率达到665μg/h;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均较高,循环使用4次时降解率仍>65%。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稻壳制备高介孔率生物炭,然后用共沉淀法负载金属La、Al,制得镧铝改性稻壳基生物炭吸附剂.通过控制反应时间、磷浓度、共存阴离子、初始pH等条件,研究共存钙离子时对吸附剂除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Al在稻壳基生物炭上负载后呈无定型态;吸附剂的除磷过程符合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模型,且Ca~(2+)的加入有利于提高磷的去除率,含Ca~(2+)体系的最终除磷效果是无Ca~(2+)时的2.6倍;含竞争阴离子时,Ca~(2+)的加入会使F~-对磷吸附的抑制作用减弱,使HCO_3~-对磷吸附的抑制作用略微增强;在pH值为2.0—8.0时,Ca~(2+)能提高改性生物炭的吸附容量,而pH8.0时主要是钙离子与磷酸盐的沉淀作用使体系中磷大量被去除.  相似文献   
5.
微絮凝-纤维过滤法去除二级出水中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法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对影响磷去除效率的几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可对磷进行有效去除,能够满城市污水再生高级回用对磷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采用A/O-MBR-UF-RO工艺处理皮革废水,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对各种污染物的去除率较高,出水各项指标可稳定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之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并可直接作为生产用水。  相似文献   
7.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模式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冰  刘晶昊  邸达 《环境工程》2011,29(1):102-106
为了评价和筛选生活垃圾综合处理模式,采用生命周期模型对"分选+焚烧+填埋"、"分选+焚烧+填埋+堆肥"和"分类+焚烧+生物"3种处理模式在环境、经济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处理模式的环境影响潜力分别为5.92×10-2、9.11×10-2和5.09×10-2,单位处理成本为24.88、31.59和11.73元/(人.a)。经过综合评估"分类+焚烧+生物"处理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高锰酸盐复合剂(PPC)对腐殖酸氯化过程中三卤甲烷生成量及生成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锰酸盐复合剂氧化增加了腐殖酸氯化过程中三卤甲烷生成量和水样的卤代活性,增加了腐殖酸氯化的反应速度,在PPC投加量为0.75mg·l~(-1)时,卤代活性由原来的18.1μg·mg~(-1)升至26.6μg·mg~(-1).Br~-的浓度对三卤甲烷生成量及生成形态影响较大,随着Br~-离子浓度增加,三卤甲烷生成量及溴代甲烷的相对含量升高.高锰酸盐复合剂氧化改变了水样加氯消毒时三卤甲烷的形态分布,降低了溴代甲烷在三卤甲烷中的含量.高锰酸盐复合剂与混凝工艺相结合时,可显著降低三卤甲烷的生成量,如高锰酸盐复合剂投量为1mg·l~(-1)时,可使THMs降低到26.3μg·l~(-1).  相似文献   
9.
臭氧氧化含油地下水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淄博市受石油污染的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确定单纯臭氧氧化方法,并利用现场动态实验确定臭氧化除油的最佳臭氧投加量8.0mg/L,实验表明在最佳运行状况下,臭氧化对地下水中油类物质的去除率参达到59.0%左右。同时采用色-质联机方法,分析了臭氧化单元进出不中有机物质组分的变化,有机物种类由进水的25种减少为出水的17种,并有易生物降解的中间产物积累,为后续生物活性炭处理工艺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0.
人工湿地系统具有高效率、低投资、低运行费、低维护技术、处理量灵活、低能耗、处理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合广大农村地区、中小城镇地区的污水处理,本文主要从湿地基质和湿地植物两个方面重点分析了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