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Fenton法处理类长填龄渗滤液的氧化和絮凝作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采用Fenton法对难降解的类长填龄渗滤液进行处理,考察其氧化和絮凝作用对有机物去除的贡献. 结果表明:以CODCr去除率最大为目标,试验在最优条件下,c(H2O2)/c(Fe2+)为7.0,Fe2+投加量(c(Fe2+))为60 mmol/L,pH为3.0,此时CODCr总去除率为60%;其中氧化作用去除率为44%,氧化和絮凝作用的效率比为2.7. c(H2O2)/c(Fe2+),c(Fe2+)和pH的变化对氧化和絮凝作用有明显影响,氧化作用对CODCr去除率随H2O2投加量增大而增大.絮凝作用对CODCr的去除率不仅受Fe2+投加量直接影响,随其增加而增大;还间接受氧化作用去除率影响,氧化作用去除率越大,剩余有机物大分子所占比例降低,絮凝作用对有机物的去除率越低.   相似文献   
2.
城市自来水光催化氧化深度净化效果   总被引:54,自引:1,他引:54  
在玻璃纤维网上制得TiO2催化膜.用相应的固定膜光催化氧化装置进行了城市自来水的深度净化研究.GC/MS分析表明,在水中输入能量87W/L的低光照强度下,经1h的处理,自来水中有机物总量去除率在60%以上.19种优先污染物有5种消失,另21种有害物质中10种浓度降至仪器检测限以下.与此同时,水中各种有机物的浓度均显著下降.中间产物中基本不含有害的物质.光催化氧化对城市自来水中有机污染物有令人满意的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鑫  高乃云  赵建夫  朱志良 《环境科学》2007,28(11):2526-2532
研究了UV和氯联合作用下溴酸根离子(BrO-3)在低浓度含溴溶液中的生成,旨在探讨pH、次氯酸钠(NaOCl)浓度、溶解氧(DO)、光强和温度等因素对其生成的影响.研究表明,暗反应条件下H2O-NaOCl-Br-体系较稳定,而UV照射可使游离氯浓度持续降低,同时伴有部分Br-(6 .6%~32%)被氧化成BrO-3离子;pH、温度和光强恒定时余氯的分解可用拟一级反应速率方程拟合;实验条件下(I为610~1 896 μW/cm2,T为12 .2~36 .1℃),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与体系温度和光强值有线性关系;BrO-3的生成大致可以分为快速、慢速和平缓3个阶段;在慢速生成阶段,BrO-3的生成量与余氯的分解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在0 .96以上);实验范围内(pH为4 .41~11 .07,DO为1 .5~9  mg/L,Cl2为1 .23~4 .50  mg/L),低pH、低DO和高初始NaOCl(以氯计)浓度有利于溴酸根的生成,提高温度与光强均不同程度提高溴酸根生成速度,但同时因加速余氯的分解而减少了溴酸根的总生成时间.  相似文献   
4.
农村蔬菜废物高温好氧降解协同性及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太湖流域农村典型蔬菜废物进行了高温好氧降解试验,结果表明,好氧降解d14末有机物降解率大小顺序为:叶菜皮>竹笋壳>叶菜皮 竹笋壳>叶菜皮 茭白壳>茭白壳.对于混合物料,叶菜皮 竹笋壳组有机物降解后期(6~14d)存在非协同降解关系,其主要是由于其难降解组分后期降解存在抑制导致而成;叶菜皮 茭白壳则呈独立降解关系.蔬菜废物高温好氧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降解速率常数在0.036~0.100d-1之间,各不同组物料降解速率大小顺序为:叶菜皮>笋壳>叶菜皮 竹笋壳>叶菜皮 茭白壳>茭白壳.统计分析表明,降解速率与物料纤维素初始浓度相关性最好,指数模型拟和效果最优,可作为蔬菜废物高温好氧降解速率常数的经验公式.图3表6参16  相似文献   
5.
H2O2/Fe2+氧化偶合混凝法处理干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H  相似文献   
6.
以木薯酒精废水为厌氧发酵产氢底物,以中温(37℃)厌氧颗粒污泥作为接种物.研究了高温条件(60℃)下厌氧发酵产氢的可行性;并比较了60~80℃条件下的累积产氢量,产氢速率和液相发酵产物组成,以确定温度对木薯酒精废水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下厌氧发酵产氢菌的代谢类型.结果表明,60℃时累积产氢量为383 mL(木薯酒精废水用量140 mL)、产氢率为70.0 mL(以每克挥发性固体(VS)计),中温厌氧颗粒污泥适合作为高温条件下木薯酒精废水厌氧发酵产氢的接种物;从60℃升高到80℃时,累积产氢量逐渐下降,最大产氢速率逐渐降低,80℃时产氢完全受到抑翩.70℃为产氢的临界点,低于70℃时厌氧发酵产氢菌的代谢类型属典型的丁酸型发酵,此过程中伴随着大量氢气产生,大于等于70℃时,正丁酸生成受到严重抑制,累积产氢量迅速降低;氢气的产生主要来自于溶解性碳水化合物的分解.  相似文献   
7.
研究长江上海段原水中Br-在氯化过程中的产物,以BrO3-、Br-和三卤甲烷(THMs)为主要测定物,考察pH值、氯投加量和Br-浓度对三者生成量的影响.研究表明,BrO3-在氯化过程中的形成缓慢,其生成量与氯投加量正相关,常规消毒条件下不会超过10μg/L的国家标准.在余氯充足的情况下,增加Br-浓度主要增加了总有机溴(TOBr),而BrO3-生成量基本不变,弱碱性条件有利于TOBr的生成;THMs和TOBr有一定相关性,Br-浓度升高将导致THMs生成量增加,其中三氯甲烷浓度下降,混合取代的THMs浓度先增加后减少,三溴甲烷浓度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8.
SBR工艺中反硝化除磷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吕锡武 《环境科学》2007,28(10):2259-2263
在NO-3-N/COD为0.04、0.095、0.125和0.27条件下,采用SBR反应器研究了反硝化除磷的特性.试验表明,污染物与控制参数(pH、ORP、 DO)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在搅拌阶段,ORP可以指示是否发生了反硝化聚磷反应;在好氧阶段,上述3个参数都可以监测TN浓度的低谷(NAS point),但是pH最为灵敏.在NAS point排放上清液,能提高反应器的效率和出水水质.在反硝化聚磷的过程中,反硝化聚磷菌(DPBs)首先快速将NO-3-N转化为某种中间产物,然后再将该产物逐渐转化为N2.有机碳源对DPBs的除磷能力有较大影响,当NO-3-N/COD大于0.095时,随着比值的升高,DPBs除磷能力增强.结果表明,为取得良好的反硝化除磷效果,NO-3-N/COD应不低于0.125.  相似文献   
9.
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阿特拉津UV光氧化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汪力  高乃云  魏宏斌  夏丽华  崔婧 《环境科学》2006,27(6):1144-1149
采用单独紫外光氧化工艺去除饮用水中低浓度阿特拉津,研究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阿特拉津降解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阿特拉津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单独紫外光氧化对阿特拉津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在光强为205μW/cm2条件下,光解120min后,阿特拉津去除率为92.38%.阿特拉津的光解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通过提高紫外照射光强,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阿特拉津的去除率.阿特拉津的初始浓度对光解反应基本没有影响.自来水中的有机物及多种离子的存在会降低阿特拉津的光解速率.紫外光氧化阿特拉津主要降解途径是脱氯反应,反应速率很快.羟基化产物(OHA)是主要的中间产物.OHA在紫外光作用下可以继续发生脱烷基反应,生成OHDIA和OHDEA,反应速率非常缓慢.反应液中pH值的变化与中间产物的形成过程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溴酸根在颗粒活性炭上的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鑫  高乃云  陆品品 《环境科学》2007,28(10):2264-2269
小试研究了溶液中溴酸根在颗粒活性炭上还原与溴离子生成的过程,考察pH、离子强度、温度和初始浓度对该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溴酸根的去除性能与表面碱性官能团有一定相关性.其它阴离子对吸附/还原过程有阻碍作用,实验中影响顺序为NO-3>SO2-4 > Cl-.溴酸根的吸附与溴离子的生成可分别用拟二级速率方程和粒子内扩散模型进行模拟,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在0.97以上.低pH和低离子强度有利于溴酸根的吸附与还原.15~42℃范围内吸附与还原速率随温度提高先降低后升高.实验中活性炭对溴酸根的最大吸附容量可达到769.23 μmol/g(98.4 mg/g),但反应较慢且易受干扰.推测活性炭表面微孔部分对溴酸根的吸附也受到溴离子释放的阻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