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5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海泡石处理采油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恩呈  商平  梁岩 《化工环保》2008,28(1):59-62
用海泡石吸附法处理采油废水,考察了处理时间、海泡石加入量和采油废水pH对采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采油废水处理工艺条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的采油废水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6h,粒径为150μm的海泡石加入量200g/L,采油废水pH9。在该条件下处理采油废水,COD去除率达到91%,处理后出水的COD为34.71mg/L,小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的一级标准(60mg/L)。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散式小区污水处理装置并结合优势菌,处理天津市某小区的生活污水,出水回用于该小区居民楼冲厕.整个装置埋于地下,不占地表面积,运行管理简单;优势菌的投加强化了厌氧处理,为后继好氧处理减轻负荷.结果表明,在原水水质CODCr为350~550,NH3-N为100~180,浊度为34~87,pH在6~9之间,出水水质在HRT=5h时,CODCr<50mg/L,NH3-N<10mg/L,浊度<3,且出水无色无味,达到了《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反应设计中反应动力学是较重要的因素。为得到更合理的污泥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利用热重分析仪,在氮气气氛下对罐底含油污泥的热解特性进行研究。根据热重实验数据,分别采用Coats-Redfern法、Kissinger法、FWO法和Popescu法计算污泥热解动力学参数,并获取罐底泥热解制油的主要阶段(第2阶段)的反应活化能E、频率因子A并分析各种方法反应机理。通过对比不同计算方法得到动力学参数及拟合曲线与实验曲线的相关性,确定了最佳罐底含油污泥热解动力学参数计算方法。研究表明,Popescu法得到罐底泥的热解过程符合Jander方程,活化能E为101.43 kJ/mol,与FWO法得到的91.20 kJ/mol相近,且预测曲线与实验曲线有较好的相关性(0.9816),说明Popescu法计算罐底泥热解动力学参数更合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天津荣程联合钢铁集团有限公司265m2烧结机镁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并就镁法脱硫的特点指出了其优势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陈侠  李瑞宁  陈丽芳  袁青彬  王利莎  刘迪 《环境化学》2011,30(10):1725-1730
运用Kondo模型,研究了在激发剂硫酸钠作用下盐石膏废渣的水化过程.盐石膏废渣的水化过程分为3个阶段,第1、第3阶段受扩散作用控制;第2阶段受相边界反应控制.分别研究了激发剂溶液浓度和温度对相边界反应阶段水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0.60 mol.L-1范围内,增大激发剂溶液浓度可使水化速率常数k增大,在12℃≤...  相似文献   
6.
成都府南河叶绿素a和氮、磷的分布特征与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成都市府南河上中下游共21个断面叶绿素a和总溶解态氮(TDN)、总溶解态磷(TDP)含量的测定,绘制时空分布图,并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分析了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初步评价了府南河的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府南河叶绿素a含量不高,磷污染较为严重;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a和TD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氮是河水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按照叶绿素a的含量判定府南河基本属于贫营养化型,但按照氮、磷含量评价已达到富营养化水平。这对评价城市河流的富营养化状态及生态环境整治和恢复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天津塘沽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是目前天津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由于本区盐碱土壤等自然条件,污水中盐分含量较高,制约了废水的回用。本文通过模拟人工湿地实验,比较了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盐地碱篷(Suaeda salsa)、碱蒿(Artemisia anethifo原lia)、黄花鸢尾(Iris wilsonii)、盐角草(Salicornia europaea)和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等耐盐植物对轻污染水体中高浓度氯离子的去除能力,筛选出去除能力较强的植物,并确定植物对盐分去除率达到最大时的生态系统条件。结果表明,适合人工湿地的耐盐碱植物对氯离子的去除效果依次为:芦苇>盐地碱篷>碱蒿>黄花鸢尾>盐角草>大米草,停留时间一般在第4d时可达到平衡。该研究为利用人工湿地处理高盐废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Cu、Pb、Zn、Cd、Cr、As和Hg 7种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均匀布点采集草海表层0~30 cm沉积物,测定样品重金属质量比,分析其空间分布,并应用地累积指数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和生物效应浓度法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湖泊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d、Cr、As和Hg质量比分别为14.8~50.8 mg/kg、26.1~108.0 mg/kg、72.0~473.0 mg/kg、0.6~10.1 mg/kg、25.6~136.0 mg/kg、6.0~22.6 mg/kg和0.039~0.088 mg/kg,其中Cd超标率为100%,最大超标达50.5倍,为主要污染物,S1和S2两站位污染严重。Cd处于强~极强污染级别,具有强生态风险,负面生物毒性效应频繁发生;Cu、Cr、As、Pb和Zn处于无~中度污染级别,具有中等生态风险,负面生物毒性效应发生但不频繁;草海几乎不受Hg污染。空间分布上,靠近威宁县城且受人工码头航运影响的东北湖区(代表站位S1和S2)及白家嘴码头附近湖区(代表站位S4)污染严重,重金属污染分布规律大致呈由东向西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沉积物中十溴联苯醚(BDE-209)的生物有效性,将淡水生态系统中常见的底栖动物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hayensis)暴露于商品DE-83(主要包含92%的BDE-209、6%的BDE-206、1.5%的BDE-207和0.5%的BDE-208)染毒的沉积物,进行60 d养殖实验。根据暴露期间中华圆田螺体内PBDEs含量与同系物组成的变化,探讨了田螺对DE-83的富集动力学、积累常数以及可能发生的生物转化。实验结果显示,DE-83主要同系物均能够被中华圆田螺积累,但是生物有效性非常低,BDE-209、BDE-207和BDE-206的吸收速率常数(ks)为0.029~0.042 d-1,BDE-207 > BDE-206 > BDE-209。依据动力学参数推算的生物-沉积物积累因子(BSAF)非常低,分别为0.05(BDE-209)和0.02(BDE-206和BDE-207)。暴露20 d后,中华圆田螺体内有低溴代同系物检出,其含量随暴露时间延长而增加,说明BDE-209在中华圆田螺体内发生了生物转化。  相似文献   
10.
沈楠  李川  贾青竹  王昶 《环境工程》2015,33(1):154-158
为了考察煅烧温度对TiO2结构和光催化活性的影响,以酞酸丁酯作为前驱体,利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煅烧温度下制备TiO2,并用亚甲基蓝测试其光催化活性。TG热重分析表明,450~700℃时TiO2有晶型变化,XRD表征说明,TiO2晶型受煅烧温度影响显著,其中450~600℃煅烧制备的TiO2为锐钛矿型,650℃煅烧时TiO2出现金红石晶型;亚甲基蓝光解实验结果表明,煅烧温度显著影响TiO2的光催化活性,其中,450~600℃煅烧TiO2对亚甲基蓝光解效果较好,光降解2.5h后降解率高达95%~97%;550℃煅烧制备的锐钛矿型TiO2对2-氯苯甲酸有一定光解催化效果,紫外光解4h后降解率高达80%左右,光解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