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成都市地气地球化学初探——以土壤氡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下库中的气体元素(如氧)能透过地面迁移、扩散到地上环境中,不同的地表覆盖材料会有不同的透气性。整个城市地层可以看作是零星分布着“软盖层”网孔的一个大“硬盖层”,表面大多覆盖着如水泥混凝土、地砖、沥青等硬质材料。以成都市土壤氡研究为例,证明在那些网孔和硬覆盖层边缘往往出现地气异常现象。因此,城市地气地球化学引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对城市建设和环境评价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根据元素毒性的大小进行权重赋值,对成都经济区近地表大气尘进行地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城市中,成都、乐山、眉山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处于一级清洁级别;眉山、雅安的大气环境质量处于二级安全级别;德阳的大气环境质量已经处于三级警戒级。不同地区中,绵阳和眉山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处于一级清洁级别;德阳和雅安处于二级安全级别,成都和乐山处于三级警戒级.  相似文献   
5.
以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浸出实验,从酸类、p H、温度、反应时间4个方面探讨尾矿中Mn、Fe元素的迁出规律。结果表明,Mn在草酸中的浸出浓度远大于在醋酸和盐酸中的浸出浓度。随着p H的增大,Mn的浸出浓度整体呈减小趋势,有机酸做浸提剂时,Mn的浸出浓度在p H=2或3时达到最大值;无机酸做浸提剂时,Mn的浸出浓度在p H=1时达到最大值。Fe在草酸中的浸出浓度大于在醋酸和盐酸中的浸出浓度,随着p H增大,Fe的浸出浓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另外,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都有利于Mn、Fe从尾矿中浸出。各变量对Mn、Fe浸出的影响效果为p H酸类温度反应时间。本研究可以对尾矿浸出液的安全使用提供初步指导。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沱江流域绵远河地表水系中化学成分分析,考察了铀及其他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热力学方法计算了地表水系中U的迁移形式,及水体中不同U络合物的活度及比例.结果表明,地表水中铀主要以UO2(CO3)2-2形式迁移和存在,其次为UO2(CO3)0、UO2(CO3)4-3和UO2(OH)2.沱江流域绵远河水系自上游至下游各样品中U络合物活度百分比组成基本相同,U的溶解和迁移形式类似,物化性质(温度、压力、pH值、Eh等)没有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对影响U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的热力学计算,分析了铀在表生水体中的沉淀条件,较高的pH、Eh值将有利于U络合物在水系中稳定存在和迁移,而较低的pH、Eh值将会使水系中的U发生沉淀.  相似文献   
7.
8.
选取典型硫铁矿区周边受Cd和Zn复合污染黄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淋溶试验和老化试验,探索添加羟基磷灰石对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及形态分布的影响,羟基磷灰石添加比例(w/w)设置为0%(CK)、1%(P1)、3%(P3)和5%(P5)。结果表明:(1)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显著提高淋滤液的pH值,明显降低土壤中Cd和Zn淋失量,P1、P3和P5与CK的Cd累积淋失量(120μg)相比可分别降低74.2%、85.0%、92.0%,与CK的Zn累积淋失量(16.7 mg)相比可分别降低79.4%、92.1%、97.9%;(2)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H值,P1、P3和P5的pH值分别比CK升高了0.64、0.85、1.20个pH单位;(3)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Zn(0.025 M HCl提取),相较于CK,P1、P3和P5的有效态Cd含量可分别降低74.2%、96.8%、98.4%,有效态Zn含量可分别降低68.1%、96.6%、99.5%;(4)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和Zn含量,增加土壤中残渣态Cd和Zn含量,从而促进Cd和Zn向非活性态转化。本研究证明了羟基磷灰石在西南典型硫铁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羟基磷灰石对成都平原水稻土中重金属的钝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取成都平原典型农田系统受Cd和Zn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淋溶试验和老化试验,探索添加羟基磷灰石对土壤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以及形态分布的影响,羟基磷灰石添加比例(w/w)设置为0%(CK)、1%(P1)、3%(P3)和5%(P5)。结果表明:①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明显降低土壤中Cd和Zn淋失量,P1、P3和P5与CK的Cd累积淋失量(110 μg)相比,降低比例分别为82.7%、92.7%、90.7%,P1、P3和P5与CK的Zn累积淋失量(9.30 mg)相比,降低比例分别为94.8%、97.1%、94.6%;②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显著提高土壤pH,P1、P3和P5的pH分别比CK升高了0.30、0.53、0.95个pH单位;③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和Zn(0.025 mol HCl),相较于CK,P1、P3和P5的有效态Cd含量分别降低了59.0%、94.7%、98.7%,有效态Zn含量分别降低了18.6%、49.6%、87.6%;④添加羟基磷灰石能够显著降低土壤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Cd和Zn含量,增加土壤中残渣态Cd和Zn含量,从而促进Cd和Zn向非活性态转化。本研究结果表明羟基磷灰石在成都平原区典型农田系统耕地Cd和Zn污染的修复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根据元素毒性的大小进行权重赋值,对成都经济区近地表大气尘进行地球化学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城市中,成都、乐山、眉山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处于一级清洁级别;眉山、雅安的大气环境质量处于二级安全级别;德阳的大气环境质量已经处于三级警戒级。不同地区中,绵阳和眉山的大气环境质量较好,处于一级清洁级别;德阳和雅安处于二级安全级别,成都和乐山处于三级警戒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