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4篇
基础理论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一、前言苯胺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有害的致癌物质,与皮肤接触或吸入蒸气均能中毒。因此,苯胺废水如不加以有效治理,必将对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国内有关工厂对含有苯胺(还含有少量硝基苯)废水的处理是采用废水与煤共烧(一吨废水耗煤四吨),或者废水与汽油共烧。此法不好。既没有有效地消除对环境的污染,又多耗用能源。要解放这个问题,宜采用吸附法,并在脱附后,回收脱附剂的过程中,将苯胺和硝基苯加以回收。本研究用粒状活性炭回收废水中苯胺和硝基苯,作了静态、动态吸附、脱附和蒸馏的实验,并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钒(V)在活性氢氧化铁胶体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讨论了吸附与溶液pH,反应时间,温度,浓度的关系和干扰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得出了吸附的基本模型以及钒在氢氧化铁胶体上的吸附最佳工艺条件。此外还研究了负钒氢氧化铁的解吸,得出了氢氧化铁在处理含钒(V)废水时能循环使用的结论。用实验所得最佳工艺条件,采用活性氢氧化铁胶体处理雾化钒渣的酸性铵盐沉钒废水和弱碱性铵盐沉钒废水,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204—272℃范围内,在轴向取样的积分反应器中初步研究了空气中微量二甲苯在蜂窝型钯催化剂上的深度氧化动力学,给出了实验条件下该反应的速度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催化燃烧在消烟和节能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 1940年以前,催化燃烧在消除空气污染方面的应用尚未引起重视。但到1966年美国就已有2500个催化燃烧装置,在欧洲、澳洲和日本也共有约1500家,它们多数用于油漆涂料工业。 据1975年日本一家催化剂制造公司的统计,采用这家公司的催化剂用于催化燃烧的厂家有113个,而且每月都有增加的趋  相似文献   
5.
锰及其化合物在人体中的含量超过正常值(人尿锰<0.01毫克/升).可导致慢性神经系统中毒,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早期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晚期则发生巴金森氏综合症。末梢神经损害:可发生两手发麻、疼痛,手指无力等。人体摄入锰后,陈积蓄于骨骼和肝脏等处外,一部分由粪便及尿中排出。因此,测定人尿中的锰含量,有助于对锰中毒病人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Cr(Ⅵ)在活性Fe(OH)_3胶体上的吸附行为和机理,讨论了吸附与pH,温度、浓度的关系和干扰离子对吸附的影响。得出了吸附的基本模型,以及铬的解吸,负铬Fe(OH)_3的再生,得出Fe(OH)_3在处理含铬废水时能循环使用的结论。用Fe(OH)_3的实验所得最佳条件处理工厂排放含铬废水,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动态法测定了H-107树脂对模拟水样中微量茶和硝基苯的富集回收率;研究了富集条件对回收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室温、pH5-7、流速25—100BV/h条件下,浓度≥10ppb的萘和硝基苯的富集回收率分别为62~100%和80~102%。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在一定酸度下,以BaCl_2为沉淀剂,OP(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为保护剂的比浊法测定酸雨及大气颗粒物中SO_4~(2-)含量的分析条件,选择的最佳体系为:BaCl_2·2H_2O(2%)—OP(5%)。SO_4~(2-)含量在0.6—7.2μg1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5~105%,相对平均标准偏差小于2.6%。在此基础上与流动注射仪联用,提高了分析速度,改善了精密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种测定大气颗粒物中石膏和石英的付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将一定重量的纯石膏、石英和一定重量的溴化钾混合后研磨大约15分钟,用上述混合物制成不同重量但直径相同的薄片,在特定的光谱范围内(石英在830—730cm~(-1),石膏在1780—1580cm~(-1))用付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其吸收积分强度。所得回归方程,对石英为A=17.05m+1.56,对石膏为A=12.28m+4.18。用同样方法制备和测定试样的KBr片。用此方法测定成都大气颗粒物中的石膏和石英含量,石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石英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5%,二者的回收率为92—95%。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NKA树脂对煤气和炼焦废水中酚和其他污染物的吸附能力,研究了影响吸附、解吸和分离回收的各种因素。结果显示,经树脂吸附以后,废水中99%以上的酚和67—87%的COD被除去。每次循环可处理40—50BV的废水。在200次循环中未发现树脂性能的明显变化。从解吸液中可回收工业混酚和90%的解吸溶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