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5篇
综合类   60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电场和电解副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选定0.5mA、1.0mA、1.5mA和1.95mA四种电流强度作为不同的运行条件,处理时间24h,分别测定反应开始和结束时厌氧污泥上清液COD、NH4^+-N和VSS,其变化率随电流强度呈抛物线型变化。用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时,电场对污泥参数的影响存在着最佳的工作电流强度,在本试验条件下,反静电处理厌氧污泥的最佳工作电流强度为1.5mA。反静电场可提高微生物的活性,使COD与NH4^+-N得到一定程度的降解,同时,污泥的性质影响反静电场处理污泥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区域性洪涝灾害的灾情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区域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能力三方面的资料为基础,探讨了如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评估模型进行洪涝灾害灾情评估的思路和方法.经实例验证,综合灾害经济损失总量、区域调节承受能力和灾后社会或部门追加投入总量的洪涝灾度评估方法,可对区域实际遭受洪涝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影响深度做出科学、客观、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3.
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体系滤膜称量质控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健全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体系是"十三五"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的一项重点任务,其中颗粒物滤膜的称量直接影响手工监测数据质量。研究调研了国内各级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机构颗粒物滤膜称量工作情况,结合国内外方法标准、技术规范等,重点探讨了称量实验室环境、称量设备、称量影响因素等滤膜称量质控要点,并针对环境管理与监测需求对大气颗粒物手工比对监测滤膜称量质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典型城市拉萨市近地面臭氧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拉萨市作为青藏高原典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相对较好,但臭氧污染近年来有所凸显。对拉萨市臭氧的现状与污染特征进行分析基础上,探讨臭氧污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拉萨市臭氧污染表现出"来得早,去得快"的特征,与内地城市相比,拉萨市臭氧质量浓度在3月即可达到全年平均值(2015年为105μg/m~3),而9月以后将低于全年平均值,并在春末夏初达到峰值;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紫外线强,相对内陆地区臭氧均值偏高,2015年拉萨市臭氧年均值比北京市和成都市分别高出7.7%、29.0%,其小时浓度变化呈中午高、早晚低的特征;拉萨市臭氧的浓度变化受空气湿度、日照时间和日均气温的影响;生物质燃料的跨界传输可能也对青藏高原地区臭氧的来源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藏拉萨市土壤气中氡、汞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拉萨市及其附近土壤气中的氡、汞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地质累计指数法评价了其环境质量.1?579个测点的测量结果表明,土壤气中氡、汞的背景值分别是7?634.9 Bq/m3、41.5 ng/m3,标准偏差分别为2.7 Bq/m3、2.2 ng/m3.土壤气氡环境质量在研究区东部和西部比较好,在中部从南向北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最高达到中度污染;氡的主要污染源是山间盆地沉积物中局部富集的放射性铀元素.从拉萨郊区向市中心,土壤气汞污染程度逐渐增加,最高达到严重污染;污染源主要是废气中的汞、宗教活动中使用的汞以及含汞的垃圾和废水.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西藏藏中电网近年来的供电形势及光伏发电对电网运行的影响,并结合藏中电网的实际,提出了管理和技术支持手段,提高电网光伏发电消纳能力,落实国家节能减排要求。  相似文献   
7.
通过确定性系数与地理探测器模型耦合的方法研究耦合模型对泥石流灾害易发性评估的影响。基于遥感判识和野外考察确定安宁河流域内的 198 条泥石流沟作为评估样本,选取坡度、地面峰值加速度、地形起伏度、地层岩性、植被覆盖度、植被类型、地形湿度指数以及地貌演化指数作为评价因子,耦合确定性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别计算各评价因子分级取值和因子权重,进行安宁河流域泥石流易发性等级分区。研究结果表明:(1)地理探测器方法定量分析安宁河流域内泥石流发育的主要贡献因子为地面峰值加速度、地形起伏度和坡度。(2)泥石流极高易发区和高易发区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 9.67% 和 12.02%,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安宁河流域两岸且呈条带状分布。 (3)利用 ROC 曲线对泥石流易发性评估精度进行验证,耦合模型的 AUC 值达到 0.824,相比单种模型 CF 模型的评估精度 0.786 提升了 4.8%,具有更高的准确率,评价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8.
康重阳  赵军  宋国富 《中国环境科学》2019,39(10):4033-4042
使用2005~2017年遥感数据研究了全球大气边界层SO2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SO2呈现空间异质性,大气高SO2柱量值集中在以火山喷发为代表的自然源区域和以工业排放为代表的人为源及附近区域;一、二、三级SO2柱量值在全球范围内整体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布特征,北半球受人为影响较为明显,分界线在陆地区域向南凸出,海洋上向北凹陷,而南半球受人为影响较小,分界线呈现与纬线平行趋势;2005~2017年全球大气边界层SO2单元栅格年均值整体呈现先增后减趋势,火山喷发导致2008、2009、2011年夏季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其余季节无显著变化;全球范围内大气边界层SO2年内变化,伴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2005~2014年一级SO2柱量值延纬向对称轴的纬度,除10~12月份外,其余月份与对应月15日太阳赤纬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浴提取法处理羊八井地热区土壤和植物样品中可溶性氟,并用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提取液及地热水中的氟。结果表明,地热水中氟离子最高为162 mg/L,土壤和植物中水溶性氟分别为347 mg/kg~937 mg/kg和189 mg/kg~164 mg/kg。氟离子在不同植物中的分布差异较大,嵩草属植物富集氟离子的能力最强,故可利用植物修复技术对高氟地热水、土壤净化处理,以降低氟污染。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