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14篇
综合类   35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0篇
评价与监测   6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洁 《环境导报》2003,(24):21-22
介绍了印染污水处理设计的全过程。由于印染污水较难处理,故该设计方案采用了物化-生化的处理方式,该技术处理效果好,管理运行方便,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通过该系统的处理,使处理后水质能达到GB4287—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的I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
太湖藻类状况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太湖藻类发生的内因、外因作了阐述,就有关的环境因子与藻类的关系作了相关分析,对太湖藻类的监测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浅谈水体中硫化物保存、分离和测定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中的硫化物是环境监测和工厂验收监测的一个重要参数.由于水中硫化物的不稳定性和水体中的干扰物质较多,保存常用技术为醋酸锌-氢氧化钠保存技术,但由于测定的手段不同,可根据不同的测定方法选用不同的保存和分离技术.比色法和碘量法时选用锌盐保存技术,分离技术有吹气分离、负压抽气分离或酸性溶液加锌产生氢气分离,选用不同的吸收液后测量;用间接测定技术时,可选用不同的金属盐进行沉淀后测定金属离子;选用电化学方法测定时,可选用使用于电化学的保存技术.为了准确地测定水体中的硫化物,宜选择最好的保存技术、分离技术和测定方法,并且必须使保存技术和测定方法相匹配,获得完善的监测技术和准确的监测结果.  相似文献   
4.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准确性是检测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按规定和要求对仪器进行期间核查,可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结合仪器设备期间核查的实例说明期间核查是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太湖流域生态补偿现状,对太湖流域生态补偿的理论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提出太湖流域生态补偿关键要建立生态补偿法规、实施垂直统一的环境监测体系及对水质自动监测设施监管,为我国环境资源区域补偿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朱培瑜  魏轲 《四川环境》2014,(3):99-101
YSI 6600-V2多功能水质自动监测仪采用荧光原理快速测定水体中浮游植物蓝绿藻的密度,梅梁湖夏季水华高发期时,湖体中的浮游植物几乎全部是蓝绿藻。传统的浮游植物监测前处理方面就需要24~48 h,最终要数天后才有镜检结果,导致浮游植物数据滞后,不能很好的应用到预警监测中。通过比对相关性验证,保证荧光法数据的可信度,提高工作效率,为预警监测提供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某化工厂的硝基苯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小试确定试验条件的基础上,采用双氧水强化微电解法对废水进行处理,探讨双氧水强化微电解法对废水处理的原理及处理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双氧水强化微电解法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效果好,可以提高废水的生化性,为废水的后续处理提供了有利条件,是难生化有机废水处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针对印染企业集中园区产生的综合废水复杂多变,必要选择合式的处理工艺,因此,以某印染企业集中园区的污水处理厂为例,采用厌氧+好氧+物化组合工艺,并对废水的脱色和可生化性的改善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类比调查,优化工程设计参数;经工程实践证明,综合印染废水经该工艺处理后,能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9.
采用陶瓷微滤膜处理轧钢含油废水,优化了过滤过程的操作条件;通过阻力分析和对膜清洗的研究,得出各阻力对膜过滤性能的影响,并提出较为有效的膜再生方法。研究表明,这一方法处理轧钢含油废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在水体营养盐浓度持续增加的条件下,卵孢金孢藻(Chrysosporum ovalisporum)的生长趋势和其它藻类的生长响应,在上海滴水湖畔采用39个大桶(100 L)进行不同浓度N、P添加的原位中型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高浓度营养盐添加可促进卵孢金孢藻和绿藻生物量的增加,加P组二者生物量的增加趋势高于加N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加NP组二者生物量的增加趋势显著高于加N组和加P组(P0.001).在加N组和加NP组,卵孢金孢藻相对丰度随营养盐添加量的增加呈显著的下降趋势(P0.05),而在加P组其相对丰度随着P浓度的增加略有上升,但不显著(P0.05).实验结束时,所有处理组中卵孢金孢藻的生物量不占优势,而小粒径藻类[色球藻属(Chroococcus spp.)、空星藻属(Coelastrum spp.)、小球藻属(Chlorella spp.)、四角藻属(Tetraedron spp.)、栅藻属(Scenedesmus spp.)]的生物量随营养盐浓度升高的增加趋势显著高于卵孢金孢藻(P0.05),小型绿藻占据绝对优势,表明在高温和相对静止的条件下,随着水体中营养盐浓度的持续增加,小粒径藻类易替代卵孢金孢藻而占据竞争优势;这与小粒径藻类在高营养条件下代谢速率较高有关,也与绿藻喜静止、高光强的生物学特性有关.小型绿藻占据优势可能成为小型超富营养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在高温季节的演替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