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工业、制造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石,每一个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来自工业系统的支持,但不容忽视的是,工业发展对于环境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工业发展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与影响,故必须予以环境管理、环境监测足够关注。环境监测能够帮助人们第一时间了解影响环境的问题与要素,为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及时、准确提供决策依据。当前国内已经予以了环境监测足够支持,但因起步晚的问题,所以仍有许多问题尚待处理。本文将以国内环境监测问题着手,分析问题解决思路,希望可以改善国内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荒漠绿洲土壤C、 N、 P和K的含量变化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阐明其对环境因子的生态学响应,选择河西走廊中段张掖临泽荒漠绿洲10块样地,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测定土壤C、 N、 P和K含量,揭示不同生境中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和化学计量比的分布特征以及与其他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土壤C在各样点分布不均匀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R=0.761,P=0.06).其中,ω(C)在绿洲平均值最高,为12.85 g·kg-1,过渡带次之,为8.65 g·kg-1,荒漠最低,为4.1 g·kg-1;(2)土壤K含量除在盐碱地含量较低外,在荒漠、过渡带和绿洲之间均无显著变化且含量较高;(3)土壤C∶N平均值为12.92,C∶P平均值为11.69,N∶P平均值为0.9,均低于全球土壤平均水平(13.33、 72.0、 5.9)和中国土壤平均水平(12、 52.7、 3.9);(4)土壤含水量为影响荒漠绿洲土壤C、 N、 P、 K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最大影响因子,贡献率为86.9%,其次为土壤酸碱度和土壤孔隙度,贡献率分别为9.2%...  相似文献   
3.
在科技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同时,如今出现了大量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这让环境变得十分复杂。作为目前最常见的污染物类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中很难分解,其传播方式多元,且属于迁移性分布,会在食物链中不断积累,严重影响环境和人体健康。对此我国生态环境保护部门表现出对环境监测极高的重视度,不断提高力度,在实践中找到解决方法。文章以当前社会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情况研究基础,分析和讨论问题解决思路和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