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2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正全 《环境科技》1990,3(1):27-29,37
安徽省蚌埠市地处江淮丘陵的最北端,淮河穿境而过,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在此交汇并横贯全境。市区建成面积32平方公里,依淮河而建,东西长约17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本区年静风频率较高,年主导风向东北偏东。蚌埠市是一个以食品工业为支桂,兼有纺织、化工、电子、机械、建材等行业的轻工业型城市。主要能源为煤炭。市  相似文献   
2.
余洋 《环境科技》2007,20(1):48-50
使用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提高环境监测站数据处理能力,帮助其实现规划目标,并利用其从全局出发辅助环境管理决策.目前一般采用生命周期法来进行开发,它的使用标志着一个组织的计算机应用程度,因此建立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是大势所趋.MIS理论上应和监测站一同建立、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问题。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环境监测质量、提升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方法进行探讨,为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秋冬季区域性大气污染过程对长三角北部典型城市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本文基于空气质量及气象监测数据,运用层次聚类分析法、后向轨迹法、潜在源贡献分析等方法,选取长三角北部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的典型污染过程进行分析,并选取该区域代表性的城市(蚌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北部地区大气污染受地面弱气压、高湿、低温和静小风等不利气象条件及传输的影响较大.长三角秋冬季区域性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广和持续时间长等特征,污染类型主要为区域外传输型与区域内累积型.在EP1和EP2两次污染过程中,长三角北部城市PM2.5浓度均值分别达到131.6 μg·m-3和115.4 μg·m-3,前者污染过程较短,但污染物浓度累积较快造成的污染强度大和范围广.利用PSCF和CWT对PM2.5潜在源定性和定量分析表明,EP1过程PM2.5由临沂、徐州、宿迁和连云港等污染轨迹密集区域传输到受体城市蚌埠,CWT值处于80以上,最高可达200以上,区域传输实际浓度值较高;EP2过程PM2.5浓度受宿迁、宿州和徐州等区域内部邻近城市影响,CWT值处于60以上,最高达160以上,说明研究区域内城市间相互影响较大.因此,秋冬季重污染过程中的跨区域大气污染联动,对于缓解长三角北部区域污染程度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主要分析了蚌埠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试运转周期较长的原因,提出了对工业污水加强监管,使之达标排放;对生活和楼堂管所的污水采用生态处理手段,走绿色农业和有机农业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采用类UV/Fenton法对模拟三唑磷废水进行处理。在模拟废水中人工投加H2O2和Fe^3+试剂能产生类Fenton试剂,类Fenton试剂在光照条件过程中可以产生大量活性羟基.OH,能够很好地氧化降解废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本方法可以有效的处理低浓度的含三唑磷的废水,提供三唑磷农药水样的UV/Fenton催化氧化过程的一级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余洋 《环境技术》2011,(6):31-33
总结了环境噪声人工监测方法的缺陷,然后从城市环境噪声数据的性质、噪声自动监测系统的物理构成、噪声监测子站的布设、噪声自动监测有效时间的确定这几个方面对噪声自动监测系统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霍永琴 《环境科技》2005,18(Z1):187
从水环境区域监测网络的重要作用方面进行了探讨,说明了为加强环境管理和经济腾飞做贡献,必须加快建设淮河流域水环境区域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9.
摘要:总氮含量超标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需准确测定水体中总氮的含量。文章对TOC/TN分析仪测定地表水和国家环境部标准样品中的总氮含量和碱性过硫酸钾氧化一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和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者方法结果一致性良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TOC/TN分析法为快速准确测定总氮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蚌埠市环境空气中PM_(2.5)的来源,于2017年8月18日—9月18日,在百货大楼和高新区站点,利用单颗粒物气溶胶飞行时间质谱仪开展PM_(2.5)在线源解析。结果表明,百货大楼点位ρ(PM_(2.5))高于高新区点位,轻度污染比例(4.2%)明显高于高新区点位(0.8%),出现了中度污染(0.3%);SPAMS的PM_(2.5)质谱图显示百货大楼点位PM_(2.5)中K~+、Na~+特征明显,高新区点位HSO_4~-、NO_3~-、NO_2~-等无机信号较为明显;2个点位NO_3~-、NO_2~-、NH_4~+离子颗粒数占总颗粒数的百分比明显较高,且高新区点位NO_3~-、HSO_4~-离子数占比要明显高于百货大楼点位,燃料燃烧、工业工艺源、农田氮肥施用是其主要的人为污染源;2个点位PM_(2.5)成分主要为元素碳,分别占比42.4%,40.6%;污染时段,ρ(PM_(2.5))快速上升,除受本地机动车尾气源和燃煤源累积影响外,百货大楼点位扬尘源排放增加,高新区点位扬尘源和工业工艺排放源增加;2个点位机动车尾气源均为首要污染源,分别占比29.5%和30.9%,其次为燃煤源(24.3%和24.7%),扬尘源占比分别为22.9%和2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