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徐军 《青海环境》2010,20(3):111-113
针对格尔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就生态畜牧业保护建设的必要性、作用及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格尔木井的基本情况及所架数字仪器的技术系统构成,对水位、地热、气氡等主测项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数字化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地热数据基本稳定;气氡数据由原集气装置的不合理,数据上下波动较大,基本无法使用,经改造后,数据趋于稳定;水位受到调节集气装置出水量的影响,但排除该影响后数据基本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3.
赵雪梅 《青海环境》2011,21(2):94-98
文章通过实验对青海湖裸鲤鳃组织细胞在不同浓度梯度Cu2+条件下的体外培养,即Cu2+浓度分别为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的5倍、10倍、20倍和40倍,分别为0.05mg/L、0.1mg/L、0.2mg/L和0.4mg/L,了解Cu2+对裸鲤鳃细胞生长状况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5倍国家水质标准浓度的Cu2+对细胞基本无影响,20倍浓度的Cu2+对细胞产生明显影响,224m in后细胞出现死亡,485min后10倍浓度细胞出现死亡,618min后40倍浓度细胞全部死亡;实验揭示了重金属铜对裸鲤鳃细胞生长状况产生的影响以及鳃细胞死亡的临界浓度。  相似文献   
4.
张红芳  李兆佳  王小莉  相震 《青海环境》2006,16(1):26-28,38
承载力一词来自生态学,最初应用于对自然生态的研究。文章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综述了承载力的历史由来、产生背景和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内涵以及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格尔木炼油厂含硫污水汽提装置是对全厂含硫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的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产生氨气、硫化氢、氰化物、酚和油气等剧毒及有害气体。由于设计、制造的缺陷,含硫污水汽提装置的部分有毒气体直接排放于大气之中,严重危害职工的身心健康,污染大气环境。我们对装置的臭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进行了必要的改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李成英  黄强  李成花 《青海环境》2012,22(1):36-38,41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目前已探明的最大钾、钠、镁资源矿床。本文从察尔汗盐湖钾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了应对措施,为察尔汗盐湖开发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在氩气气氛下,经高温煅烧三聚氰胺海绵(MS),制备了碳化三聚氰胺海绵(HMS),利用SEM、XPS、FI-IR对HMS的碳化情况进行分析,测定了海绵碳化前后的密度、亲水性、孔隙率、吸收光谱及压缩回弹性能.结果表明,MS部分碳化形成HMS,疏水性增强且亲油性不变,孔隙率略有降低,具有优异的吸光性能及机械性能.HMS海绵对轻质油品和重油吸附实验的结果显示:HMS海绵对轻质油品饱和吸附体积为92.20cm3/g;在一个太阳光(1kW/m2)照射下,HMS海绵温度快速升高,有效降低底面接触的重油粘度并加快吸附重油速度,吸附量高达99.1g/g左右;利用HMS海绵重复对重油进行10次吸附-挤压脱附,发现其对重油的饱和吸附量可保持在81.00 g/g以上.这些特性使得HMS海绵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高效节能、可重复利用的石油泄漏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针对输气站场ESD系统配置的合理性,进行了SIL等级的确认与验证。选取了输气站下游爆管这一常见事故,基于风险图与故障树相结合的方法,对ESD系统进行安全功能分析。确定该安全功能所需的等级为SIL2,但现有配置只能达到SIL1的等级,不能满足安全功能的需求。对提高SIL等级的方法进行讨论,提出了具体的增加可靠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干旱内陆河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依据石羊河流域武威站(海拔1 531 m)、民勤站(海拔1 389 m)和西大河(海拔2 897 m)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一个完整水文年的降水样品和气象数据,分析该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和局地大气降水线,讨论降水过程中温度、湿度、降水量、平均水汽压以及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对降水稳定同位素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降水稳定同位素呈现出显著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和春季较低,夏季和秋季较高;②武威站D-excess月均值低于西大河,除可能具有不同的水汽来源外,也反映了高海拔山地地区更多的受到局地再循环水汽的影响,低海拔平原地区云下二次蒸发更强烈;③流域降水稳定同位素表现出显著的温度效应,在天气尺度上体现出降水量效应,可能是受到淋洗作用或季风环流的影响;④δ18O值与平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可能是随着降水量与湿度的增加使云下二次蒸发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