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178篇
安全科学   34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450篇
基础理论   103篇
污染及防治   133篇
评价与监测   31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91.
光照度对蓝藻垂直迁移特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水柱和摇瓶试验研究了蓝藻细胞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及蓝藻细胞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对光照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水柱试验中,在无光照和光照度为5000lx的条件下,铜绿微囊藻出现明显的表面浮聚现象,经过24h后,表层的藻细胞数分别占总藻细胞数的47%和26%;水柱试验中,在不同光照条件下,铜绿微囊藻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都呈现出表层低、底层高的现象;摇瓶试验中,水华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对光照度的变化有很好的响应,光照度适量时,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上升,光照度不足或者过高时,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下降;光照度的变化能够在短时间内引起蓝藻细胞胞内碳水化合物含量变化,改变蓝藻细胞密度,从而影响到蓝藻细胞在水体中的垂直分布。  相似文献   
792.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Ni-Y分子筛,考察制备条件对它的性质及其吸附燃料油中二苯并噻吩(DBT)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Ni-Y分子筛适宜使用0.1mol/L的Ni(NO3)2溶液作为离子交换液,交换温度提高有利于Ni-Y分子筛的含Ni量增大。(2)当活化温度为300~450℃时,脱硫率随活化温度提高而增大,原因是温度升高有利于除去分子筛的吸附水和结晶水,增加其与有机物质的亲和力。活化温度高于450℃后,Ni-Y分子筛的脱硫率大幅下降,可能是因为高温下分子筛表面的Ni2+反应生成NiO化合物,同时使Ni2+由超笼向稳定的SI位置迁移。(3)在甲苯等干扰物质存在的条件下,Ni-Y分子筛的吸附性能优于其他分子筛,其对DBT为500mg/L、甲苯体积分数为5%的模拟燃油中DBT吸附量分别是Na-Y、Mg-Y及Cu(Ⅱ)-Y分子筛的2.57、2.32、4.24倍,因而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3.
电镀企业产生的漂洗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处理后生成的电镀重金属污泥属于危废,国家有相关的处置规定,若处置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并且造成重金属的流失。介绍了利用离子交换法、电解法、膜分离技术、电去离子法等相关方法回收电镀漂洗废水中重金属的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从源头抓起,减少了电镀企业重金属元素的排放量,同时对废水的合理回用提供一些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794.
固定源测试体系的中美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美两国固定源测试技术体系进行总结并按照辅助类参数、烟气类污染物、烟尘类污染物、有机类污染物、元素及卤化物、在线监测规范进行分类并比较,指出两国测试体系的异同。结合目前形势指出中国烟尘、烟气及VOCs类污染物监测体系面临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95.
为了提高污水中隐孢子虫和贾第鞭毛虫的检测效果,降低检测成本,对其检测关键环节浓缩、分离和染色进行了方法改进研究.结果表明,以1:25稀释的Giemsa染液染色15-20min更利于对隐孢子虫卵囊和贾第鞭毛虫包囊的观察;对于杂质较多的污水处理出水,筛网预处理不但能减少镜栓时的背景杂质干扰,还能提高卵囊和包囊的检出率;在过滤速度明显变慢时,更换滤膜可大大提高实验效率;采用涡旋振荡器剧烈振荡可有效提高卵囊和包囊的回收率;而乙酸乙酯-福尔马林可实现较好的分离效果.使用改进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检出率和回收率.  相似文献   
796.
AgBiO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致毒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AgBiO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致毒效应.结果表明,培养液中Ag 的胁迫使铜绿微囊藻的生长繁殖受到明显抑制;由于铜绿微囊藻自身的防御机制,在受到胁迫时其细胞密度随着Ag 浓度的升高呈不对称"V"形变化;在一定铜绿微囊藻密度范围内,Ag 96h半数有效浓度(96h-EC50(y))和投加AgBiO3时初始藻细胞密度(x)之间存在线性关系:y=0.049 7x-0.051 1;在投加Ag 24h后,培养液上清液中Ag 浓度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限值.因此,可以利用AgBiO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致毒效应,将投加银系杀藻剂作为铜绿微囊藻水华控制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97.
曝气对遮光条件下藻类消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为材料,分析低光照度范围内藻类光合作用特性和呼吸速率,研究曝气对遮光条件下藻类消亡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5±1) ℃时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的光补偿点分别为600、720 lx,呼吸速率分别为89、57 μmol/(mg*h);光照度低于光补偿点,藻类内源呼吸导致水体DO浓度降低;单纯遮光(光照度为0 lx)处理7 d,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生物量去除率(以OD650计)分别为17.2%和39.1%;增加曝气措施后,斜生栅藻和铜绿微囊藻去除率分别上升到71.3%和92.0%,曝气能有效促进藻类消亡.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证明,藻细胞消亡符合藻细胞内源呼吸-衰减模型.  相似文献   
798.
基于生物可给性的某冶炼厂土壤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评价重金属污染场地的人体健康风险,以某冶炼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PBET(Physiologically-Based Extraction Test)和IVG(In-Vitro gastrointestinal)两种方法测定了As、Cd、Cu、Pb、Zn的生物可给性,并对比了只考虑重金属总量与基于生物可给性的人体...  相似文献   
799.
富营养化与温度因素对太湖藻类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气候变暖和富营养化对湖泊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应用阿列纽斯方程修正的Monod生长模型定量研究长期以来太湖藻类生物量与营养元素和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近年来的富营养化状况下,年均气温每增加1.0℃,年均藻类生物量增加0.145倍.湖泊富营养化越严重.年平均气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就越大,由此可以定量评估和预测年均气温...  相似文献   
800.
目的 提升不同老化情况下的锂离子电池荷电状态(SOC)估计精度。方法 基于PNGV模型(Partnership for a New Generation of Vehicles),对锂离子电池SOC进行估计。首先通过双线性变换对PNGV模型进行离散化,采用带有遗忘因子的递归最小二乘法(FFRLS),对电池模型参数进行在线辨识,利用卡尔曼滤波(EKF)算法进行SOC估计,并通过动态工况验证SOC估计精度。结果 以多种误差指标考察不同循环下的试验数据,在不同电池老化状态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相比基于Thevenin模型的算法,基于PNGV模型的算法可以将SOC平均绝对误差减少约60%,同时也可以将SOC估计最大绝对误差波动范围降低53.8%。结论 本算法引入PNGV模型后,解决了基于Thevenin模型算法误差大、不稳定的问题,提升了动力电池系统在不同老化环境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