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1,2-苯并异噻唑-3-酮(BIT)和甲基异噻唑啉酮(MIT)虽已在多种行业中广泛使用,但目前有关其毒性尤其对水体中生物毒性的数据还较少。鉴于BIT和MIT在水体中普遍存在,本文研究了这两种污染物对两栖动物黑斑蛙胚胎和蝌蚪的急性毒性。黑斑蛙胚胎和蝌蚪分别暴露系列浓度的BIT和MIT,观察化学品对其生长、发育和运动的影响,计算96小时半数致死浓度(96 h-LC50)和96小时半数致畸浓度(96 h-TC50),确定最小生长抑制浓度(MCIG)。结果发现,BIT对黑斑蛙胚胎的96 h-LC50和96 h-TC50分别为2.99 mg·L-1和0.60 mg·L-1,MCIG小于0.40 mg·L-1,对蝌蚪的96 h-LC50为6.44 mg·L-1。MIT对黑斑蛙胚胎的96 h-LC50和96 h-TC50分别为5.30 mg·L-1和2.36 mg·L-1,MCIG为2.59 mg·L-1,对蝌蚪的96 h-LC50为7.58 mg·L-1。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报批稿》中两栖动物蝌蚪急性毒性的分级标准,判定BIT和MIT的毒性等级为中等。该毒性数据可为异噻唑啉酮类杀菌剂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环境噪声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境噪声污染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十分严重,除影响听力外,还可能引发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且对视力,优生优育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加强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对于保障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3.
简介了MCD的制备及MCD对甲基对硫磷和克百威的增溶实验,讨论了实验结果:MCD增加了农药在水中的溶解度,在25℃下,60g/L的MCD溶液中,甲基对硫磷和克百威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分别提高了63.97和9.23倍。  相似文献   
34.
氯氰菊酯对土壤蔗糖酶、脲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不同土壤中,氯氰菊酯降解变化和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降解半衰期为15.1~31.4d。土壤中加入氯氰菊酯后,土壤脲酶活性有所激活,对土壤蔗糖酶活性表现为低浓度抑制,高浓度激活。氯氰菊酯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与土壤性质有关,但处理培养时间达15d后,不同土壤中各项酶活性指标基本恢复至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35.
综述了近年来蚯蚓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在蛋白质标记方面的进展,并结合在环境监测方面进行的研究讨论了蚯蚓分子标记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膏桐(Jatropha curcas)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膏桐(Jatropha curcas)属大戟科麻疯树属多年生耐旱灌木或小乔木.因其生物柴油用途和生态发展潜力,受到世界各国政府及科学家的高度关注,其研究成为热点.膏桐理化性质、药用价值、致毒机理方面的研究较为完善,而膏桐生物学特别是其生态学研究滞后且较少,对膏桐生态特性开展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综述了膏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归纳了膏桐生物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膏桐种子生物学,自然群落膏桐种群建立、更新策略;论述了膏桐对生物多样性、群落稳定性、水土保持、物质循环以及化感作用潜在的影响;并在现有研究和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展望了今后膏桐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种间杂交、植被恢复、分布预测.  相似文献   
37.
生物膜法净化低浓度SO2气体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生物膜填料塔净化低浓度SO2气体,研究其适宜工艺条件.结果表明,SO2进口气体质量浓度2 500~3 500 mg/m3、气体流量0.1m3/h、循环液流量10~12 L/h、24℃、循环液pH<1.7时,生物膜填料塔对SO2的净化效率可达97.2%以上,对SO2生化去除量达52~56mg/(L·h).本研究为生物法脱除烟气中低浓度SO2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8.
光合作用是蓝藻生长繁殖的生理基础,研究重金属胁迫下蓝藻光合色素的变化和响应,有助于揭示其受害机理.在实验室无菌纯培养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Ni2+处理下铜绿微囊藻和集胞藻的生物量和光合色素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浓度为5mg·L-1~25mg·L-1的Ni2+对M.aerugonisa的生长有抑制作用,随着处理剂量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愈加显著;在短时间(24h)内,Ni2+对Synechocystissp.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随胁迫时间延长呈现出抑制作用;Ni2+处理M.aerugonisa至24h及Synechocystis sp.至48h时,藻细胞光吸收能力整体上受到明显抑制;5mg·L-1~25mg·L-1的Ni2+胁迫下,M.aerugonisa和Synechocystis sp.的叶绿素a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而降低;在叶绿素a(Chla)、藻蓝蛋白(PC)和别藻蓝蛋白(APC)三种光合色素中,藻蓝蛋白(PC)对Ni2+胁迫最为敏感,是Ni2+伤害蓝藻的重要作用位点.Ni2+对M.aerugonisa的抑制作用比Synechocystis sp.更明显.  相似文献   
39.
模拟废水丁二酸的催化湿式氧化处理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催化湿式氧化专用的TiO2载体及Ru-TiO2催化剂的抗压强度、比表面积、孔体积、平均粒径、晶体结构等重要物性参数进行了表征.在间歇式反应釜上研究了Ru-TiO2催化剂在处理模拟废水丁二酸(7.40g/L,COD=7000mg/L)中的催化活性、影响因素及金属溶出问题.研究表明:在Ru含量相同的情况下,载体的比表面积、孔体积越大,催化活性越高.经过表面处理的载体制备的催化剂活性显著提高(COD去除率增加约10%).反应受温度、pH值等因素的影响:在反应温度270℃,pH=11.00,起始压力2.3MPa,反应压力7.1MPa条件下,经30min反应,COD去除率为67.4%~95.4%.在间歇式反应釜中连续运行12次后,催化活性稳定,Ru流失甚微.在200L/d的小型工业化装置上一个月的运行,保持COD去除率大于99%,NH3-N去除率约100%.  相似文献   
40.
在美国材料与测试协会(ASTM)的非洲爪蟾胚胎致畸试验(FETAX)的基础上,以已知具有发育神经毒性的氯化甲基汞为模式化合物,探索一种以体征、运动神经元形态和运动行为参数为终点指标的研究发育神经毒性的方法.非洲爪蟾胚胎暴露氯化甲基汞3 d时,观察到暴露组胚胎的运动能力随暴露浓度(100—400 nmol·L-1)的增加而减弱.暴露4 d发现300 nmol·L-1和400 nmol·L-1暴露组胚胎体长和运动神经元明显短于对照组.暴露持续7 d,通过行为分析软件对蝌蚪运动行为定量,发现暴露处理的蝌蚪的游泳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以上结果显示,非洲爪蟾胚胎可用来研究化学品的发育神经毒性,胚胎的体征、运动神经元形态和运动行为可以作为相对敏感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