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1篇
综合类   452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91.
"十一五"期间,滇池入湖河流治理未考虑河流分类的特点,几乎按照统一工程治理,一些技术应用较少考虑适用条件(如地域性)的影响,使得目前入滇河流治理尽管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一定问题,包括污水收集率低,面源治理效果有限,水源补给量少等。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入滇河流后续治理的重点与方向。为此,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套包含14项适合滇池流域入湖河流污染治理的新技术体系,并从点源、面源、底泥、生态需水量、水质及水生态6方面详细分析相关治理技术指导不同类型入滇河流治理的适应性与可行性;同时,以盘龙江为案例,结合新技术体系,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后续治理技术体系建议,以期为入滇河流后续治污工程提供技术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2.
论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对我国气候系统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是自然气候系统周期性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叠加,我们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措施应采取"无悔"的策略,应对灾害应成为常态.针对云南省提出提高减灾防灾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星云湖流域畜禽粪便污染负荷及其环境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星云湖流域畜禽养殖业现状分析入手,通过排泄系数法原理,估算流域各乡镇的畜禽污染物产生量,进一步核算农田畜禽粪便负荷量,在此基础上,对各乡镇农田畜禽粪便负荷承受程度进行警报与分级.同时,对畜禽养殖对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根据各乡镇畜禽粪便污染物的产生量,测算了各地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的排放量,为了分析出各类污染物对水体污染的贡献值的大小,引入污染物等标排放量评价方法.结果表明,流域各地畜禽污染物产生量与农田畜禽粪便负荷警报值并不成对应关系,污染物产生量较小的路居镇对环境已达到威胁级别;畜禽污染物流失进入水体的排放量较大,各类污染物中.猪尿排放对水体的影响较大,在各类污染因子里,TP对星云湖的贡献值最大,其次是TN,COD.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人工合成药物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浓度效应的影响,选择卡马西平(CBZ)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不同初始质量浓度(2、4、25、50 mg·L~(-1))在不同裂解温度(200、300、500℃)下制备的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双室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精确地描述CBZ在生物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特征。CBZ的快室吸附对总体吸附的贡献随初始浓度的增大而减小,而慢室吸附贡献则增大。π-π作用可能对CBZ的吸附贡献较大。孔隙填充可以描述慢室吸附过程,可能是吸附速率的控制环节。  相似文献   
95.
湖泊生态系统会在长期的人为胁迫和短期的强扰动下发生稳态转换,稳态转换前后湖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关键过程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探求浅水湖泊稳态转换驱动因子是科学合理确定湖泊管理策略的关键所在。对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理论内涵、驱动机制进行了总结和探讨。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概念主要含有发生的突然性和难以预知性、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明显变化以及存在多稳态现象等内涵;具有非线性、多阈值、多稳态,以及修复过程中的迟滞效应等特征。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的驱动因子可分为外部驱动和内部驱动两种类型。外部驱动包括外源性氮磷负荷、气候变化、风浪、湖泊水位等因子;外源性氮磷负荷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累积性,通过逐步削弱湖泊生态系统恢复力进而引发稳态转换;风浪、湖泊水位等为突发性因子,往往表现为稳态转换的直接诱因。内部驱动包括鱼类、水生植物等因子;鱼类主要通过对水生植物、湖泊底质、浮游动物等生态组分的影响引发湖泊生态系统稳态转换;水生植物对湖泊清水稳态可能不仅存在正反馈作用,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存在负反馈作用。今后应加强沉水植物生长消亡的主要环境与生物要素综合作用机理、湖泊稳态类型与主控因素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6.
2009年10月—2010年9月,在程海湖设置了3个断面9个采样点,对程海藻类植物进行了逐月采样调查。结果表明:程海藻类植物种类175种(变种),种类组成结构特点以硅藻、绿藻、蓝藻为主;数量组成结构特点则是蓝藻占绝对优势,表现出典型的富营养化蓝藻型特征。细胞丰度为390.16×104~51 435.0×104个.L-1之间,年平均4 851.75×104个.L-1。年内时间分布呈现出3次波峰与3次波谷,每一次高峰的出现都伴随着不同种类为主的蓝藻水华暴发;水平分布在种类上无明显差异,数量上则表现出南部断面最低,中部断面次之,北部断面最高;垂直分布以表层最多,底层最低,5.0~20.0 m水柱中差异不明显。与1985年相比,种类组成中硅藻比重下降而蓝绿藻比重上升,一些对环境敏感的种类消失,优势种群发生演变,年内数量变动由单峰型发展为多峰型,湖泊富营养化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大力削减入湖污染物、增强湖泊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控制富营养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7.
氮、磷营养元素是湖泊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生态因子,它们以不同形态存在于湖泊水体中,表现出不同的地球化学行为和生态效应,从而支配着湖泊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水平和湖泊富营养化进程。通过设置3个断面9个采样站14个采样点,研究了程海湖水体中氮、磷营养元素的形态与分布,结果表明:2009年11月23日—2010年2月20日,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Kutz.)为主的程海冬季水华暴发期间,总氮质量浓度0.540~3.906 mg.L-1,平均0.836 mg.L-1;总磷质量浓度0.036~0.166 mg.L-1,平均0.061 mg.L-1。其中,溶解态氮、溶解态磷分别为61.7%和50.8%。溶解态氮以有机氮为主,溶解态磷则以无机磷为主。水华期间生物可直接利用氮质量浓度0.118 mg.L-1;生物可直接利用磷质量浓度0.021 mg.L-1,分别占总氮、总磷质量浓度的14.1%和34.4%,显示出此特定时期,氮的消耗速度较磷快。氮素、磷素及其赋存形态在程海的时间分布上有不同的节奏;水平分布差异不明显;垂直分布在水表层至亚底层的水柱中差异也不明显,而在湖底层最高。  相似文献   
98.
合流制排水系统降雨径流污染物的特性及来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在昆明市典型合流制排水小区对降雨径流进出水水量、水质进行了研究,旨在揭示城市区域合流制排水系统中降雨径漉不同来源的污染物特性及各个污染源的比倒.分别监测了合流制排水系统日常污水以及4场降雨期间小区出口断面、街道、屋顶、庭院降雨径流的水量、水质.结果表明,人为干扰是影响城市径流污染物输出强度的主要因素,城市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物输出浓度顺序为:道路>庭院>屋顶,道路是城市面源污染的关键源区;道路次降雨径流量约25%,却产出了40%~80%的污染物,而屋顶次降雨径流量约50%,却仅有4%~30%的污染物负荷.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管道沉积物在降雨期间的迁移是重要的污染源,4场降雨中管道沉积物的TN、TP、SS、COD和BOD5的污染贡献率在30%以上.降雨强度是影响管道沉积物输出的重要因素,在高强度降雨下,管道沉积物污染贡献率高50%以上.在不同的降雨特性条件下,合流制排水系统主导污染源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
介绍了镍、铊、金以及其他一些金属的超积累植物在植物冶金中的研究进展,并对植物冶金的优势与局限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0.
浅谈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具有良好的条件.在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应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依法进行,开发前要做全面的生态旅游规划,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项目建设前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防止盲目地在自然保护区内进行生态旅游的开发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对当地的官员、群众、旅游管理人员及游客等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真正做到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