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安全科学   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79篇
基础理论   5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草地生态系统碳通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碳循环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草地碳通量研究是草地碳循环研究的关键问题。由于草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使得草地碳通量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生态系统。草地温室气体特别是CO2和CH4的释放水平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其通量变化与许多外部因素相关,包括土壤微生物、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地利用方式等。本文对近年来草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变化以及影响碳通量相关因子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还讨论了草地碳通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2.
某型军用电源车高低温环境试验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科学合理地考核某型军用电源车在高低温环境下的性能指标,需要综合考虑该电源车的结构特点,参照不同的试验标准提出试验内容和方法。分析了不同标准在进行实验室高低温环境试验时试验内容的差别,通过对某型军用电源车主要战技指标分析,依据研制总要求,对试验内容进行合理剪裁,对试验顺序进行了适当调整,提出了针对某型军用电源车的试验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3.
通辽市地理环境过渡性特征明显,生态系统复杂多样,典型性和特殊性明显,生态系统对水源涵养功能、风沙源防控关键、维系区域民生、社会稳定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依据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真菌多样性、湿地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等各方面对通辽市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展评价,综合评价结果为通辽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4.
数字植物区系学产生的背景主要是由于传统植物区系学的方法缺陷不能解决大尺度、大范围植物区系的比较研究以及数字化技术的日趋成熟;它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植物区系量化研究的理论基础、方法体系、比较标准及其数字指标等问题,如不同植物区系的丰富性综合评价,不同植物区系成分的划分与内在联系、区系性质异同的确认,不同植物区系相似关系分析、亲缘关系的确定、区系来源和种子植物系统发育的探索,不同植物区系的地理归属,量化研究并验证吴征镒院士所提出的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各个分布区类型和我国种子植物特有、孑遗以及具有标识性类群(如间断分布类群和在系统演化中的原始类群等)的分布格局、分布规律、分布中心和趋近分布中心程度,以及量化研究并验证吴征镒院士提出的中国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思想、王文采院士提出的东亚一些植物的间断分布式样和迁移路线与汤彦承教授提出的东亚植物区系第三纪源头等问题.  相似文献   
85.
岷江上游油松造林密度对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调查了岷江上游 20a龄油松人工林样方 17个(20m×20m),测定了油松生长参数、林下植被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盖度,以分析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变化的密度效应.结果发现:油松高度生长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在密度 2 500~3 500hm-2时达最大,随后下降;胸径生长在 2 200~2 800hm-2时达到最大,随后下降.油松单位面积生物量由低及高,在 3 500~4 000hm-2达到最大,随后稍有下降;而个体平均生物量约在 2 500hm-2时最大.随着油松盖度的上升,灌木层盖度开始下降,林下散射光增加,导致草本层盖度上升,中等密度时 (2 500~3 500hm-2 )油松林乔灌草层次盖度配置较为合理;物种丰富度与油松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不同密度油松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无一定规律.因此,如果不以追求生物量最大化为单一目标,中等密度(2 500 ~3 500hm-2 )的油松林具有较好的群落结构配置、较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更新能力,符合可持续林业发展的要求. 图 3参 19  相似文献   
86.
将 parDE基因克隆到载有组成型表达nifA基因的质粒 pST10 2 1上 ,得到重组质粒pLM2 .将 pLM2 ,pST10 2 1分别转到玉米联合固氮菌Enteorbactergergoviae 5 7 7(E5 7 7) ,获得转化子E5 7 7(pLM2 ) ,E5 7 7(pST10 2 1) ,二者在c(NH+ 4 ) =5 0mmolL-1的Kp培养基中表达的固氮活性一致 .将pLM2 ,pST10 2 1分别转到E .coliDH5α(pMGFP2 .1) ,培养物用 4 88nm光激发后在 5 10nm均有相同的的荧光特征发射峰 .上述实验表明 ,重组质粒pLM2仍保留了原质粒pST10 2 1中nifA的功能 .但质粒 pLM2和 pST10 2 1在E5 7 7中的稳定性试验表明 ,E5 7 7(pST10 2 1)在无抗生素的LB中继代培养 70代后 ,质粒几乎全部丢失 (仅存 1% ) ;而E5 7 7(pLM2 )继代培养 10 0代后 ,质粒全部存在 (10 0 % ) .图 4表 1参 12  相似文献   
87.
全球环境变化对农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从CO2浓度升高、CO2浓度与温度升高以及CO2浓度与水分变化的协同作用、CO2浓度升高与环境盐胁迫的协同作用和作物产量预测模拟及其适应对策4个方面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农业生产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人类关于农业生产对未来全球环境变化响应机理的理解与预测很有限,提出中国未来需要拟加强的研究领域.参38  相似文献   
88.
以隔河岩水电工程建筑废弃地初始生态恢复中人工构建植被为研究对象,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废弃地退化生态系统植物多样性和植物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恢复对种植植物种类的生态响应。通过与周围未治理废弃地及自然次生林群落组成与结构的比较,研究了该废弃地植被的生态恢复进程。结果显示,苗木种植促进了本地植物种类在废弃地的扩散和定居,初步形成了具一定组成与结构的群落类型,是一种及时有效的生态恢复技术。但不同的苗木种类对废弃地植被初始生态恢复的效果不同,通过比较圆柏(Sabinachinensis)和湿地松(Pinuselliottii)2种人工林的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与结构,认为圆柏林的初始生态恢复效果比湿地松林好。  相似文献   
89.
论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区域小流域治理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了小城镇建设在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经济学意义,即发展小城镇,不仅能促进和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有利于小流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而且还将大大提高流域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强流域与外部的经济活动联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进一步讨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小城镇建设的特点:以小流域为基础的小城镇建设呈"袖珍型"发展状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以加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建设中心城镇,加强区域小城镇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0.
近年来发现褪黑激素不仅存在于动物中,而且在植物尤其是药用植物和食用植物中也普遍存在.目前国外对植物中的褪黑激素研究比较关注,国内仅有个别报道.本文综述了截止目前国内外对植物中褪黑激素含量与功能的研究进展,同时也介绍了褪黑激索的测量方法等.检测褪黑激素的方法有HPLC(高效液相法),RIA(放射免疫测定),LC-MS(液相色谱-质谱),GC-MS(气相色谱-质谱)等方法.褪黑激素在植物中有许多重要功能,如抗自由基抗氧化,促进植物生长和影响短日照植物开花,促进果实成熟以及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等.因此研究褪黑激素在植物中的含量和功能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较大的实际意义.最后讨论了植物中褪黑激素研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前景.表1参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