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23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8篇
综合类   54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钢铁行业是无意排放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主要污染源,为切实履行《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加快行业POPs控制技术推广应用,通过文献调研、企业考察、专家访谈等,对钢铁行业主要POPs控制技术的应用状况及扩散途径进行了研究。探讨POPs控制技术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政策标准变化以及市场竞争压力等驱动因素,以及相关环境管理和资金保障缺乏、技术不完善等障碍因素。提出了行业POPs控制技术扩散的保障机制,包括环境管理、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62.
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加油站VOCs排放清单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面临着加油站VOCs排放量快速增长的巨大压力,本研究以通州区为例,建立了一套自下而上的加油站VOCs排放清单估算方法,利用北京市本地化加油站VOCs排放因子,结合每座加油站油品销售量,编制了通州区2015~2022年高时空分辨率加油站VOCs排放清单.结果表明:(1)北京市加油站在卸油、加油和罐压控制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在线监控系统(OMS),汽油VOCs排放因子由190 mg·L~(-1)降至115 mg·L~(-1),再叠加50%车载油气回收系统,排放因子分别降至131 mg·L~(-1)和96 mg·L~(-1);加油站柴油VOCs排放因子(13 mg·L~(-1))是汽油未控制排放因子(1 552 mg·L~(-1))的0.8%;(2)通州区2015年加油站VOCs排放量为97.8 t·a-1,汽油和柴油VOCs排放量分别为96.2 t·a-1和1.6 t·a-1,分别占98.4%和1.6%,排放主要集中在北京市政府新址周边区域;(3)实施《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油气回收要求后,考虑油品销售量增长,通州区2017年和2022年加油站VOCs排放量相比2015年减排9%和6%,假设2022年底前在28座2 000~5 000 t·a-1的加油站也安装OMS,加油站VOCs排放量相比2015年减排13%;(4)2014年APEC期间单双号限行措施使加油站每日排放量减少了(22±12)%;(5)建议加强北京市政府新址周边区域加油站和夏季以及中午加油闲时的油气回收监管工作.  相似文献   
63.
为了研究对洁净环境样本的低浓度微生物监测方法,制备了低浓度的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各3种,使用修饰后的新型磁珠对模拟样本中的微生物进行富集评价实验.革兰氏染色和菌落计数结果表明,磁珠对3种革兰氏阳性菌和3种阴性菌均具有显著富集浓缩作用,与大肠杆菌相比,磁珠对金黄色葡萄菌的富集浓缩比更高.使用磁珠富集液对自来水、桶装水和瓶装矿泉水中的微生物进行非特异性吸附后,比较上清和磁珠-微生物复合物的细菌16S rDNA基因拷贝数和菌落总数指标,结果表明磁珠对自来水和桶装水中的微生物均具有显著的吸附效果(P<0.01,P<0.001).通过比较,抽滤法和磁珠法对自来水中的微生物富集效果有差异(P=0.002),2种方法对桶装水和矿泉水的富集效果无显著差异(P=0.362).采集实际空气样本进行磁珠富集微生物的菌落计数及细菌16S rDNA基因拷贝数进行分析,磁珠-微生物复合物中的绝对基因拷贝数和菌落总数均显著高于磁分离后上清液中基因拷贝数和菌落计数(P=0.0001).此方法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高效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64.
加油站油气处理装置是控制埋地油罐油气压力并对油气进行回收处理的装置,测试分析油气处理装置进口和出口挥发性有机物(VOCs)化学组成,利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和气溶胶生成系数(FAC)估算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OFP)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SOAP),量化评估其二次污染生成贡献.结果表明:(1)油气处理装置进口和出口ρ(TVOC)分别为436~706 g·m-3和4.98~10.04 g·m-3,VOCs排放主要为烷烃(72%±4%)、含氧有机物(14%±2%)和烯烃(11%±5%).不同处理工艺VOCs排放差异较小,关键物种均为异戊烷(约25%),其次为正丁烷、异丁烷和正戊烷.(2)油气处理装置出口排放的VOCs臭氧生成系数(SR值)为2.6~3.3 g·g-1,OFP为3.5~25.6 g·m-3,其中烯烃对OFP贡献率(43%~69%)最大,其次为烷烃(20%~35%)和含氧有机物(10%~22%),OFP主要贡献物种为丁烯、顺-2-丁烯、反-2-丁烯、异戊烷和丙醛.(3)油气处理装...  相似文献   
65.
张逸琴  王杰  高健  徐仲均  车飞  马彤  杨艳  刘素  闫璐璐 《环境科学》2019,40(12):5202-5212
为掌握华北平原东部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_(2.5))的污染特征与来源,本研究对2016年和2017年这2年采暖期衡水市、沧州市、济南市、德州市、滨州市、淄博市和聊城市的大气细颗粒物、组分特征和来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16年和2017年采暖期该区域ρ(PM_(2.5))日均值分别为137. 23μg·m-3和111. 83μg·m-3,分别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日均二级标准限值1. 8倍和1. 5倍;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分别占ρ(PM_(2.5))的53. 32%和47. 04%,二次无机离子(SNA)为主要离子组分; NO_3-/SO_24-比值从1. 35上升至1. 60,同时Cl-浓度下降,表明燃煤源贡献降低;二次有机碳(SOC)在有机碳(OC)中的占比分别为71. 63%和55. 35%,说明该区域二次有机碳占比明显降低;特征元素Fe/Al、Ba/Ni对比分析表明,2017年采暖期机动车源和扬尘源贡献同比上升;后向轨迹结果表明,该区域污染气团主要源于西北方向,但来源于江苏、安徽等地的污染气团携带的颗粒物浓度最高.  相似文献   
66.
为系统揭示生活垃圾分类和末端处置匹配对全过程管理环境效益的改善,按照张家港市日均生活垃圾产量1850 t计,基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和实测垃圾组分数据,通过测算污染物排放的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和电能回收量折算后的总环境影响潜值,分析和预测了垃圾分类典型情况和不同末端处置能力匹配情景下的张家港市生活垃圾处置环境效益.垃圾分类后厨余垃圾的平均厨余组分质量占比(厨余垃圾纯度,95%)较未分类小区(66%)提高了29个百分点,其他垃圾中的厨余组分质量占比(41%)则降低了25个百分点.末端处置能力现状情景下,厨余垃圾分出量为150 t·d-1时,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随厨余垃圾纯度提高逐渐降低,较垃圾未分类时(3.41×10-10,以PET2000计,下同)减少约10%;厨余垃圾分出量大于150 t·d-1时,厨余垃圾分出量和纯度不断提高,分流厨余垃圾的填埋处置将导致污染排放增多,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逐渐增加.生活垃圾处置环境效益的提升不仅依靠分类效果的改善,也依靠末端处置能力的匹配.末端处置能力规划情景下,生活垃圾分类后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1.73×10-10~2.40×10-10)均低于末端处置能力现状情景.厨余垃圾处置能力充足,相同厨余垃圾纯度下,直接总环境影响潜值随厨余垃圾分出量增加而降低.末端处置能力现状情景下电能回收量折算后的总环境影响潜值为-0.89×10-10~-0.39×10-10,高于末端处置能力规划情景(-2.13×10-10~-1.82×10-10).结果表明,末端处置能力按规划扩建后,垃圾分类效果持续提升利于提高全过程管理的环境效益.从全过程角度协同提升垃圾分类效果与末端处置能力匹配程度,能有力改善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介绍了唯特净生物菌剂在延庆污水处理厂试运行中,解决了在贫营养状态下污泥浓度和污泥沉降比提升缓慢的难题.  相似文献   
68.
研究了电压、流量及重碳酸盐碱度对电吸附设备除盐的影响,同时对高碱度水的酸化吹脱作为预处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电吸附设备的最佳工作电压为1.4 V,最佳工作流量为1.5 m3/h。在进水碱度为170~500 mg/L时,HCO-3的脱附率为64%~83%。研究还发现,酸化吹脱是高碱度水的有效预处理方法,避免了HCO-3在电极内的积累。  相似文献   
69.
测定了国Ⅲ、国Ⅳ和国Ⅴ3种排放水平道路柴油机及一种非道路国Ⅱ柴油机的颗粒物与重金属比排放。结果表明,国Ⅴ排放水平的道路柴油机在颗粒物及重金属比排放方面均远低于国Ⅲ和国Ⅳ道路柴油机,重金属比排放仅为国Ⅲ和国Ⅳ道路柴油机的约75%。国Ⅳ道路柴油机瞬态工况(ETC)试验的颗粒物及重金属比排放均显著高于稳态工况(ESC)试验,且大排量柴油机在ETC试验中重金属比排放比小排量柴油机高出20%以上。道路与非道路柴油机7种重金属比排放顺序基本为As>Zn、Cu、Cr>Ni、Pb>Cd。非道路国Ⅱ柴油机重金属总比排放是道路柴油机重金属比排放的近16倍,表明非道路柴油机在颗粒物和重金属比排放方面对环境的污染风险均显著高于道路柴油机。  相似文献   
70.
中国环境空气苯系物类挥发性有机物监测能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和评价中国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监测能力和技术水平,以量化的手段评估环境空气VOCs监测数据质量,促进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笔者以环境空气VOCs中的苯系物为代表,组织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16家各级各类生态环境检验检测机构开展了实验室比对,利用稳健统计技术分析评价实验结果。结果表明:环境空气苯系物类VOCs比对结果的整体合格率为68.5%,省级站、地市级以上站、社会化检测机构合格率分别为86.7%、75.4%和46.9%。可见现阶段中国环境空气苯系物类VOCs整体检测能力仍有提升的空间,社会化机构的检测技术水平尚待提升。建议地方部门加强对环境空气VOCs监测的技术培训,尽快提高VOCs监测技术水平,保障VOCs监测数据质量,同时强化对社会化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督促其提升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