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6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202篇
基础理论   88篇
污染及防治   3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8篇
灾害及防治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新组建的北京市地震局迫切需要建成一个比较完善的地震业务工作体系,首都圈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建设为北京市地震工作实现"三大工作体系"带来了契机.本文重点介绍北京市防震减灾示范区系统工程中的预报、通讯、指挥、现场部分,为了提高效率、节省资金,项目组还在硬件、信息和资源共享、网络平台、虚拟专网、各系统间的联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整合.  相似文献   
102.
硝基取代芳烃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污染物,利用微生物降解作用修复被污染的土壤、清除环境中的污染物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Peres et al.,2000).利用从污水处理厂分离的一株降解氯代硝基苯的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sp.)菌株CNB-l进行了消除土壤中氯代硝基苯的试验研究.传统的菌落计数方法和针对氯代硝基苯降解酶基因的竞争性定量PCR技术监测结果表明,菌株CNB-1有效地在土壤中定值和存活,其细胞数量与污染物浓度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并能够在2 d时间内完全清除土壤中2 μg·g-1的氯代硝基苯.利用PCR-DGGE技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检测,结果表明,存在污染物氯代硝基苯时可以明显检测到加入的菌株CNB-1的特征性条带,加入菌株CNB-1对土壤中原来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不大.结论:菌株CNB-1在硝基芳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3.
除臭微生物分离及效果测定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为治理禽畜废弃物产生的恶臭对环境的污染,采用合适的分离方法从环境中分离了诸多除臭微生物,并且通过初筛和复筛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筛选出具有减少氨气释放量64%以上,硫化氢释放量50%以上,降低2个臭味等级的微生物F1。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是分离除臭微生物的关键,初筛和复筛相结合可以快速,有效地筛选除臭微生物,除臭生物F1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4.
苯胺降解菌的分离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细菌AN3,能以苯胺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生长.经鉴定为食酸丛毛胞菌(Comamonasacidovorans).该菌株可以在高达5000mg/L以上的苯胺中生长.当苯胺浓度为2000mg/L左右时,经3天培养即可全部被降解.该菌株还可以利用乙酰苯胺,但不能利用其他取代类苯胺化合物.AN3菌的生长和降解苯胺的最适温度为30℃和pH为70.9种金属离子对该菌的生长和苯胺的降解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尤以Ag+和Hg2+为明显.该菌与苯胺降解代谢有关酶类的测定结果表明,该菌含有的邻苯二酚-2,3加双氧酶是诱导酶.  相似文献   
105.
西太平洋上空气溶胶的来源及其化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西太平洋海域上空气溶胶的变化情况.尘土粒子的输入量控制着海洋上空气溶胶中元素Al、Fe、Sc、Mn、Co、La、Ce、Eu、Hf、Ta及Th的浓度.相对于海洋和地壳来源的异常富集元素在西太平洋上空气溶胶中富集程度很高.在开阔海域大气中的海盐元素浓度受海盐气溶胶粒子的量所控制,而其它元素则受来自陆地的地壳风化物影响.由于环境污染物的输入.使开阔海域大气的化学组成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06.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整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被石油污染的包气带土层中微生物生态分布特性进行了调查,并从该土层中分离出159株烃降解细菌和真菌,其中17株可以不同程度地分别利用烷烃(nC9~nC18)和芳烃(酚、萘、甲苯和二甲苯)作为唯一碳源生长,在最适氮源和磷源的条件下,假音胞菌在52在7d内可利用石蜡作为碳源,生物量连续增加;3d可将初始浓度为500mg/L的机油降解99%,投加选育出的混合菌株,进行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整治模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07.
为验证气提式三重循环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甾体雌激素的效能,建立了一套SPE/HPLC/MS/MS分析方法,对反应器进、出水中的甾体雌激素--甾酮(E1),17β-雌二醇(E2),雌三醇(E3)以及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进行检测.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88%~103%,精密度为4%~9%.该方法对E1,E2,E3和EE2的进水定量限(LOQ)分别为0.7,0.8,0.9和0.5 ng/L;对出水的定量限分别为2.0,1.0,2.0和 1.0 ng/L.CODCr和氨氮容积负荷最高为7.5和1.6 kg/(m3·d),出水依然能够保持稳定.进水pH稳定在9.0~10.5,而反应器的pH一直稳定在9.0以下,体系对pH变化造成的冲击比较适应.同时,反应器内形成了稳定的NO2--N积累,CODCr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0%和73%.  相似文献   
108.
生物除磷活性污泥系统微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强化生物除磷工艺(enhanced biological phospho rusremoval,简称EBPR)是引起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并投入巨资研究的一种污水处理新型技术,但关于EBPR过程的微生物学知识却知之甚少,还存在一些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近年来,以rRNA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以前对EBPR微生物群落的认识,但对其种群动态和作用机制方面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在EBPR系统微生物学研究方面的进展,并对EBPR技术的未来发展做一展望,以期推动此技术在污水处理业的应用.参40  相似文献   
109.
有机蒙脱石填充PDMS膜分离水相有机物的渗透汽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江  李昊  刘会洲 《环境化学》2005,24(4):397-400
以乙醇、乙酸的水溶液为渗透汽化分离对象,将CTAB柱撑蒙脱石作为填充剂,制备了填充型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膜,研究填充膜对乙醇/水及乙酸/水体系的渗透汽化分离,结果表明,蒙脱石的吸附特性及其层间柱撑通道可以明显改善PDMS膜的选择性和通量,填充膜分离乙醇或乙酸的分离效果明显不同,对可能存在的渗透汽化分离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0.
氯乙酰胺类除草剂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要介绍了几种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微生物降解机制和相关降解酶.目前没有一种纯菌培养物或混合菌群能完全矿化异丙甲草胺和甲草胺,它们只能被细菌和真菌共代谢.毒草胺能被纯菌或混合菌群完全矿化,且有几种不同的矿化途径.乙草胺是我国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多的三大除草剂之一,然而关于其微生物降解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报道的非常少,因此关于乙草胺被微生物降解和矿化的研究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参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