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2篇
  免费   168篇
  国内免费   394篇
安全科学   468篇
废物处理   17篇
环保管理   60篇
综合类   945篇
基础理论   199篇
污染及防治   73篇
评价与监测   24篇
社会与环境   149篇
灾害及防治   20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22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西北地区沙尘暴引发的荒漠化问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孙冷  黄朝迎 《灾害学》1997,12(3):49-52
从西北地区继1993~1995年连续3a出现沙尘暴之后,1996年甘肃和内蒙古西部的阿盟等地再次遭到沙尘暴的袭击入手,分析了沙尘暴发生的原因,指出它归根结底是荒漠化的直接后果。概述了荒漠化的状况及危害,并分析了其成因。  相似文献   
52.
重力挡土墙地震反应研究评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对重力挡土墙的地震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的演变进程;然后,对挡土墙地震反应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细致评述,包括拟静力极限平衡分析法、简化条件解析法、极限位移法、地震土压力简化公式、集总参数法、整体有限元法、现场地震调查、离心机试验、振动台试验和原型观测实验等;最后,指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3.
我国东亚飞蝗发生的气候背景及长期预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东亚飞蝗的发生发展与大气环流的变化密切相关。对1952—1999年我国东亚飞蝗的发生面积与大气环流的74项特征指标值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上一年9月到当年4月大西洋副高面积、强度、脊线位置、北界,上一年9月、10月西藏高原指数,当年1月、2月、5月亚洲区极涡面积。北半球1月极涡面积,亚洲3月纬向环流指数以及亚洲5月经向环流指数与我国蝗虫发生面积相关明显。其中大西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东亚飞蝗发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秋冬季节蝗卵的孵化和越冬期间的地面温度,从而影响蝗卵基数和孵化为成虫的数量,进而影响着我国东亚飞蝗发生、发展和危害情况的变化。通过上述对蝗虫发生有明显影响的大气环流特征值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上年9月和当年4月大西洋副高脊线、3月大西洋副高北界、上年9月西藏高原指数、5月亚洲区极涡面积和3月亚洲纬向环流指数与发生面积拟合较好,说明这些大气环流特征值的强弱是决定东亚飞蝗发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54.
农业旱灾监测中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土壤水分是农业干旱监测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文章全面回顾了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土壤水分遥感反演进展,重点讨论了符种反演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光学遥感中,热惯量法和作物缺水指数法可分别较好地应用于裸露地和作物覆盖地的土壤水分监测;距平植被指数、植被条件指数采用了植被指数因子实现农业旱情监测,温度植被指数、植被供水指数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同时考虑了作物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微波遥感被认为是当前土壤水分监测中最有效的方法。主动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较高,但对土壤粗糙度和植被敏感;被动微波遥感空间分辨率低,重访周期短,对大尺度农业旱灾监测具有较大潜力。为提高农业旱灾监测巾土壤水分遥感反演的精度和效率,采用光学遥感和微波遥感的结合可能是较为实际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青藏铁路救援指挥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青藏铁路特点及运营模式的分析,提出构建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的重要性。结合青藏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在充分利用青藏铁路各信息系统及通讯网络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建设具有指挥、控制、通信及情报(C3I)功能的青藏铁路事故救援指挥系统。提出了系统应达到的目标功能,结合青藏铁路生产作业实际情况,给出了系统实现的信息流程、体系结构,并开发了原型系统。系统将青藏铁路多源信息整合并结合GIS技术以直观的电子地图、图像等方式展示出来,实现了救援预案管理和智能化查询、匹配;并通过应急无线通讯设备实现事故现场视频、图像实时播放及指挥调度与事故现场间的语音双向通讯;同时可建立事故数据库,为统计报告和事故分析服务。  相似文献   
56.
高原铁路机车乘务人员生理选拔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高原铁路机车乘务员生理选拔指标,确定生理指标鉴定标准值,选择西宁铁路分局西格段机车司机500人进行指标体系鉴定试验。其结果表明:西格段机车司机总体合格率为31.6%,年龄、行车线路高度差对合格率有较大影响;确认红细胞压积、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氧饱和度、血糖、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蛋白和尿红细胞为较敏感的高原低氧生理代偿指标;可作为生理适应性筛检指标。提出选拔青藏铁路机车乘务员应采用基础体检、高原适应性体检二级结构模型;制定了高原机车乘务员体检鉴定医学标准、测试方法、合格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57.
采用先进的绝热加速量热仪为手段,对二甲亚砜的热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其内容涉及纯二甲亚砜的热稳定性、加酸碱和硫化物等杂质后二甲亚砜的热稳定性,包括初始放热温度、温升速率、温度-压力等;通过修正试验数据,消除了热惰性因子的影响;得到了二甲亚砜的热稳定性特性。研究表明,在酸、碱存在时,二甲亚砜在室温下即可发生强烈的放热反应,导致二甲亚砜的分解温度提前。该实验研究结果,对二甲亚砜的安全生产工艺过程控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8.
中列出了三种炸药检测方法和八种常用检测技术,比较了三种现有便携式炸药检测仪的主要功能。指出了自主开发适应我国需求的便携式炸药检测仪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59.
根据丁二烯工业中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分析了丁二烯过氧化物的危险性,利用热爆炸理论计算了它的热爆炸临界温度,并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主要方法,为丁二烯工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0.
某工会大楼爆破拆除地震效应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某工会大楼定向爆破拆除的地震监测结果,对地震波形在时域、频域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爆破网络的分段微差效果较好,爆破产生的震动在安全范围之内,不会对建(构)筑物产生影响及破坏,用于降震措施的减震沟和土垛的减震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