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05篇
安全科学   18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123篇
综合类   751篇
基础理论   117篇
污染及防治   314篇
评价与监测   11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对湿式氧化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 ,叙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作用并对各因素的影响强弱进行了比较 ,认为反应温度和处理对象的性质是影响湿式氧化技术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阐述了湿式氧化技术在废水处理、污泥处理、活性炭再生中的一些应用研究情况 ,并进行了比较。总结了湿式氧化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环境治理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2.
催化剂在应用过程中必须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化制备的CuO/γ-Al2O3催化剂用于处理高浓度难降解的乳化液废水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200℃时反应2 h,TOC去除率为81.3%,比未加催化剂的湿式氧化提高了14.9%.该催化剂对分散兰废水具有更高的活性和稳定性:在220℃反应1.5 h后,COD和TOC去除率分别为68.8%和56.5%,比非催化氧化分别提高了18.7%和18.9%.  相似文献   
113.
采用化学氧化絮凝技术(COF)对东莞市某河流的受污染河水进行处理,通过烧杯搅拌试验,考察了COF技术除污效能,在此基础上进行现场试验.结果表明,COD、BOD5、TP和NH3-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71.2%、77.4%、91.1%和68.7%,出水指标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4.
以模拟生活污水培养驯化污泥的小试规模腐殖土SBR工艺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污泥龄(SRT)为5、10和15 d时对脱氮除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污泥龄的延长,SRT对COD的去除几乎没影响,COD去除率达90%~92%;TN去除率略有下降,但不同SRT下处理效果差别不大;TP的去除率逐渐提高,处理效果很好,出水浓度分别为0.84、0.42和0.37 mg/L。该文试验条件下,以SRT为15 d时系统脱氮除磷效果为最好。结果还表明,聚磷菌厌氧利用单位PHA释磷量及好氧利用单位PHA吸磷量在SRT为10 d时达到最高,5 d次之,15 d最低。但聚磷量/吸磷量比值却是随着SRT延长而增加。聚糖菌利用PHA合成糖原量随着SRT延长逐渐减少。总的来说,聚糖菌在长泥龄中的比例是下降的,聚磷菌仍然占据优势。这有益于解决同步脱氮除磷中有关污泥龄的矛盾,从而有利于腐殖土SBR工艺系统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5.
上海市区道路径流中存在邻苯二甲酸酯(PAEs)污染,平均浓度达到171.71μg·L~(-1),高于欧洲和澳大利亚道路径流浓度近一个数量级,直接排放会对地表水体造成污染.为了从源头控制道路径流中PAEs污染,在上海内环高架道路下建造了应用规模生物滞留设施,研究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对道路径流中6种美国EPA优先控制PAEs污染物的控制效果及机理.生物滞留设施表面积为20 m2,汇水面积约为400 m2,底部带有防渗膜,适用于高地下水位地区.结果表明,8场监测降雨事件中,设施出水∑6PAEs平均浓度为10.23μg·L~(-1),显著低于道路径流∑6PAEs平均浓度171.71μg·L~(-1)(p0.05).沉淀预处理对PAEs无显著去除效果,生物滞留池对DEHP的去除率与TSS的去除率呈显著正相关,主要通过基质层截留作用去除;DEP、DBP、DMP等低分子量PAEs的去除率与设施水力负荷呈负相关,主要通过生物滞留池基质的吸附作用去除.DEHP、DBP为我国《地表水环境控制标准》控制污染物,生物滞留池出水DBP浓度低于标准值3μg·L~(-1),达标率100%;出水DEHP浓度大多情况下低于标准值8μg·L~(-1),达标率为71%,生物滞留设施可以有效控制道路径流PAEs污染.本研究的结果适用于我国东南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可为绿色基础设施控制地表径流PAEs提供设计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6.
向厌氧氨氧化(anammox)膜生物反应器(MBR)投加悬浮填料,考察其对反应器脱氮性能和膜污染的影响特性,并探究了相关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投加填料后,反应器脱氮性能良好.当进水氨氮(NH4+-N)160mg/L、亚硝态氮(NO2--N)180mg/L时,出水NH4+-N和NO2--N均在15mg/L以下,硝态氮(NO3--N)在30mg/L以下,总氮去除率可达90%.投加填料显著减轻了膜污染,跨膜压差(TMP)稳定在8kPa左右.混合液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和胞外聚合物(EPS)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在第67~149d,蛋白质总量、多糖总量和总有机碳总量分别下降了49%、43%和61%,它们浓度的下降有利于延缓膜污染;此外,悬浮填料对膜组件的机械碰撞也起到了物理清洗作用.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悬浮填料生物膜在anammox菌相对丰度方面显著高于混合液污泥,说明anammox菌更适宜于附着生长,投加填料可以为其提供更加稳定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17.
黄翔峰  沈捷  闻岳  刘佳  陆丽君  周琪 《环境科学》2010,31(2):338-344
采用水解酸化-好氧-人工湿地和水解酸化-人工湿地2种工艺流程处理油田某联合处理站经隔油、混凝处理的采油废水,并运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研究采油废水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的迁移降解规律.结果表明,水解酸化(水力停留时间HRT=20 h)好-氧(HRT=10 h人)-工湿地(HRT=2 d)与水解酸化(HRT=20 h人)-工湿地(HRT=4 d),2种工艺的出水水质都能达到COD≤80 mg/L、NH+4-N≤15 mg/L.GC-MS分析结果表明,水解酸化能显著改善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好氧及人工湿地对含苯环类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8.
胞外分泌物和天然有机物对混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别研究了胞外分泌物(EOM)和天然有机物(NOM)对絮凝除藻及混凝除浊的影响.实验发现,EOM对混凝有利弊双重作用,它会阻碍絮凝剂的电中和作用,只有当改性壳聚糖投加0.2 mg.L-1时藻表面电位才开始由-40.6 mV下降到-14.7 mV.但它一旦结合絮凝剂后便成为助凝剂.除浊实验发现,适宜浓度的EOM(5.18 mg.L-1)能使浊度去除率达到峰值(96%),所以EOM能提高混凝效果.而NOM则对混凝只起负面影响,加入NOM后最佳除藻及除浊率分别下降11%和18%,且絮凝剂最佳投加量分别由0.35 mg.L-1和0.1 mg.L-1上升到0.7 mg.L-1和0.3 mg.L-1,所以实际混凝除藻时,合理地利用EOM同时去除NOM是减少混凝药剂、提高混凝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9.
分类收集蔬菜垃圾与植物废弃物混合堆肥工艺实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分类收集的生活垃圾(主要为蔬菜垃圾)和破碎树枝为原料,采用条垛式堆肥工艺,在中试规模条件下考察了原料初始含水率、通风频率、翻堆频率、接种比例4种因素对混合堆肥效果的影响.同时,在试验的9种工况下,对温度、氧浓度、有机碳降解率、有机碳氮比(C/N)、腐殖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堆肥42d时各堆体均已达到稳定化要求.经过比较肥分保持、腐殖化程度和能量投入等指标,获得的最优堆肥控制条件为:初始含水率65%,通风频率15min/60min(开/关),翻堆频率为每3d1次,产物接种比例5%.最优控制方案下的主发酵通风率仅为0.03L.min-1.kg-1(以VS计),可实现堆肥过程的低能耗,适合于我国村镇区域的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0.
上海市电子废弃物产生量预测与回收网络建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上海市为例,利用无容量限制的设施选址模型(UFCLP模型)建立了上海市电子废弃物(WEEE)回收网络,同时,为获得模型求解所需数据,根据1991~2012年的销售量对上海市2010~2017年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和电脑的废弃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5种电子产品的总废弃量会从2010年的269.49×104台增至2017年的635.75×104台.最后,依据区域GDP、人口密度和区域面积等多因素对电子废弃物空间分布量进行了预测,并以此为基础选取了214个回收站候选点,使用SITATION软件对UFCLP模型进行求解,最终确定10个点作为拟建回收点,可实现未来上海市约76%的电子废弃物回收.该网络的建立对长三角地区和全国大中型城市电子废弃物回收都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