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40篇
综合类   215篇
基础理论   141篇
污染及防治   26篇
评价与监测   18篇
社会与环境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为了研究餐厨垃圾两相厌氧发酵工艺的恶臭排放特征,以餐厨垃圾为发酵底物进行了中试规模的两相连续式厌氧发酵试验,对主要工艺单元,如餐厨垃圾堆放点和破碎点、酸化出料、产甲烷出料及产甲烷反应器排气口的臭气进行采集,采用三点比较式臭袋法分析臭气浓度,采用冷阱富集-GC/MS技术分析恶臭物质组成和质量浓度。结果表明:5个单元的恶臭污染都较严重,其中酸化出料、产甲烷出料和产甲烷反应器排气口的臭气浓度都达到了104级;5个单元共检出含氧类、芳香烃、硫化物、萜烯类和卤代烃5类29种物质,各单元总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0.751 mg/m3、1.274 mg/m3、5.540 mg/m3、22.011mg/m3和38.548 mg/m3,其中硫化氢、柠檬烯、乙醛、丙醛和二氯甲烷的检出质量浓度较高;结合各组分的阈稀释倍数筛选出该工艺的主要致臭物质为硫化氢、乙硫醇、乙硫醚、甲硫醇、乙醛和丁醛;通过对各组分的健康风险分析,初步识别出该工艺健康风险较大的物质为硫化氢和丁醛,释放风险最大的单元为产甲烷反应器排气口。  相似文献   
102.
大气中的VOCs和NOx在发生光化学反应后不易沉降,易造成大气能见度差等现象.“十二五”期间中国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VOCs)污染防治工作,依据环境管理的需求,天津市开展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制定与污染源在线监控技术研发,建立VOCs综合控制指标和苯系物单项控制指标,覆盖全部工业VOCs排放行业,推行VOCs在线监测与无组织泄漏检测,研发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低成本、安全性高且易推广的VOCs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03.
雨排系统是化工园区重要的基础设施,如果没有建立有效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污染物有可能通过园区雨排系统排入外环境,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目前,中国已出台的有关化工园区雨排系统环境风险防控的政策法规缺少强制性和统一性,监管标准缺失导致环保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园区规划阶段协同机制的不健全也增加了后期监管的难度.鉴于目前中国化工园区雨排系统环境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国家和地方加快监管标准出台,强化相关政策的落实,优化园区雨排系统,实施分类、分级管控,同时加强企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04.
为研究垃圾转运、焚烧处理设施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现状,采用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方法分析了垃圾处理设施不同采样点臭气中物质组成及主要组分含量。在所采集的样品中定量分析了111种物质,从中筛选21种物质并根据其归一化浓度建立了各采样点的指纹谱图。结合物质嗅阈值和指纹谱分析,初步识别了不同处理设施采样点的典型恶臭污染物,其中垃圾转运站站内包括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二甲基二硫醚,站外包括甲苯、乙苯、二硫化碳、甲硫醇;垃圾焚烧厂渣坑为甲硫醚,渗滤液为硫化氢。  相似文献   
105.
从大港油田土壤中分离降解甲苯的微生物,得到8株优势菌,分别命名为TD1至TD8.经16S rDNA鉴定分别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quimaris)、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 putida)、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节杆菌属(Arthrobac...  相似文献   
106.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技术近年被广泛地应用于膜分离过程模拟中。本文评述了CFD研究膜分离过程中流体力学、膜污染机理和浓差极化等现象,以及CFD技术在微滤、超滤、反渗透中的研究进展及待解决问题等。  相似文献   
107.
应用PCR-DGGE方法,追踪了汉沽工业废水处理中好氧工艺的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系统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随水质变化而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微生物群落结构趋于稳定,分别属于5大类群,与γ、δ、α、ε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s)、芽孢杆菌(Bacilli)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γ变形杆菌是该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主要菌群,包括Pseudomonas sp.、Rheinheimera sp.、Citrobacter sp.、Klebsiella sp.、Enterbacte-riaceae、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Acinetobacter。在整个系统中uncultured Pseudomonas sp.、Halobacillus sp.、Pseudomonassp.、Pseudomonas stutzeri、Acinetobacter sp.可稳定存在于系统中,为该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优势微生物。因此,提高Halobacillussp.、Pseudomonas sp.、Pseudomonas stutzeri、Acinetobacter sp.菌属在系统中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提高废水生化处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8.
我国目前在区域环境质量评价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常规评价指标无法表征特征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的暴露风险。以环境暴露风险理论为基础,对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大气、水及土壤构建复合环境要素综合评价模型,评价结果显示保护区的综合判别值为12.68×10-5 a-1,高于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推荐的最大可接受值1.0×10-5 a-1,且地域差异比较明显,其中保护区北部农药厂周边地区潜在健康风险最高、东八里庄附近次之、而后蒲棒村周边相对较小。最终根据评估区域内环境暴露风险评价结果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和治理措施,为保护区环境暴露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9.
目前柴油发电机房噪声的设计与治理方法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章以某柴油发电机房噪声治理为例,对该噪声控制进行理论探讨、设计计算和技术优化。以此为据完成了工程,取得了良好的处理效果。并为柴油发电机房噪声控制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通过中试实验研究了钢铁废水再生过程中pH变化对微滤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pH的升高增加了微滤膜对UV254、Ca2+和总铁的去除,同时引起了有机物以及无机沉淀物在膜面的吸附。铁锰无机沉淀物在膜面的吸附和对膜孔的堵塞是引起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降低pH有助于控制无机沉淀在膜面和膜孔内的形成,抑制膜污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