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6篇
安全科学   8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105篇
基础理论   25篇
污染及防治   25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3篇
灾害及防治   1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4种典型有害赤潮原因种的溶血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4种典型赤潮原因种的细胞和培养水中的溶血特性进行了研究.藻种分别是: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的两个品系,微小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minutum),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和微小卡罗藻(Karlodinum micrum).对各藻类的去藻上清液和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进行了溶血性检测,发现:几种赤潮种对鲫鱼红血细胞的溶血特性具有种间差异,同藻种的细胞与其培养水中的溶血强度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赤潮异弯藻具有最强的溶血性,去藻上清液的溶血性(60 ̄100%)远大于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性(30 ̄60%);微小卡罗藻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性(70%)大于去藻上清液的溶血性(30%),且是各藻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溶血性中最强的;东海原甲藻和微小亚历山大藻溶血性较弱,微小亚历山大藻去藻上清液的溶血性(30%)略大于超声破碎细胞提取液的溶血性(10%),东海原甲藻两部分的溶血性差异不显著.赤潮种类及其细胞内外的溶血特性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赤潮原因种在赤潮致害过程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32.
将造成经济损失的热带气旋定义为致灾气旋。基于1986~2015年浙江、福建和广东省180个致灾气旋路径、灾情以及气象数据,研究致灾气旋发生的频次、经标准化处理的经济损失及风雨的时空变化特征。(1)1986~2015年东南沿海地区致灾气旋频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广东省致灾气旋发生频次最多,浙江省相对较小,但强度高于台风的致灾气旋发生频次增加显著。(2)浙江、福建和广东省致灾气旋造成的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但占各省当年GDP的比重均有所减少,广东省比重下降最为显著;浙江省受致灾气旋经济影响最严重,损失较高的致灾气旋发生概率最大,福建省受致灾气旋影响相对较小。(3)降水量及风速是造成致灾气旋直接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风速是影响广东省经济损失的主要因子,浙江省受降水量变化影响显著,而福建省受降水量及风速影响相对较小。浙江省东部和南部、福建省东北部以及广东省东部和西南部致灾气旋发生频次高,引起风速大、降水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研究结果有利于深化对东南沿海地区热带气旋基本特征及损失的认识,为中国东南沿海热带气旋防灾减灾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3.
香溪河是长江三峡水库湖北省最大且靠近坝首的支流,干流全长94 km,流域面积为3099 km2,其水能资源丰富,自然落差达1540 m.以香溪河流域内的18座小水电站为研究对象,于2005年10月20日至11月1日分别对河流主要理化指标及生态系统功能(以附石藻叶绿素a浓度为代表)进行测量,分析其对梯级水电站建设的响应.结果 表明:5条河流(包括香溪河干流和4条主要支流)的空间异质性较大;从全流域来看,各主要理化因子如溶解氧、水深、浊度、流速等与附石藻叶绿素a含量相关性很高,但不同支流的主要影响因子各异,证明了流域空间异质性对研究小水电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梯级小水电站建设对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已产生显著影响,特别是在取水口下游的3号样点.由于取水造成的断流现象严重(采样时期,50%的电站出现断流,最长距离达3.2 km),因此在枯水期确定河流的最低生态需水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流域角度出发,通过多学科交叉手段研究小水电站建设如何与其他环境胁迫因子交互作用,如何共同影响河流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服务.这将是流域水电站管理的重要抓手及解决途径,也是未来河流生态学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34.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复杂化,环境治理中多元体系的形成尤为重要,非政府组织(NGO)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治理力量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治理过程中利益相关者之间很难达成共识,因此,探索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环境治理的模式具有现实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以绿色浙江"吾水共治"圆桌会为例,对环境治理中的利益相关者角色及功能展开分析,研究NGO在协调多方利益、维护公众权益、促进民主协商、实现多元共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和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35.
中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多元回归预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准确预测我国入境旅客的规模,收集了1978~2003年中国入境游客量的值,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并借助SPSS软件,对我国入境游客的规模进行了预测,建立了以预测年前3年的入境游客量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X(t)=251.067 0.178(t-3)-0.441X(t-2) 1.286X(t-1).与传统预测的时间序列等方法比较,该方法模拟、预测精度更高,更符合入境游客量的变化规模,同时可通过增加每年的实际值,动态更新方程,使之更能反映游客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36.
在阐述城市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源的基础上,指出城市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具体表现为“流”或过程的失调;“网”或结构的失调;“序”或功能的失调.  相似文献   
37.
在使用混合酵母菌菌株处理高浓度含油废水中,研究了序批式反应器(SBR)内酵母菌在不同起始pH条件下对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与pH中性或碱性条件比较发现,pH 4~5的条件在酵母菌的发泡抑制、菌体生长以及COD/油去除等方面均显示出更好的效果,pH 5是系统运行的最佳条件.长达100d的SBR连续运行试验表明,系统可以在pH=5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38.
苯酚对革胡子鲇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惠群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2):104-105,126
研究了不同浓度苯酚处理24h后对革胡子鲇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酚浓度为5-30mg/L时能使鱼红血球数,血红蛋白值,红细胞脆性值,血浆晶体渗透压及血浆电率下降,苯酚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而红细胞沉降率随苯酚浓度增高而增大,20mg/L浓度的苯酚处理24h后鱼红细胞体积变小,文中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39.
海洋滩涂贝类养殖环境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薛超波  王国良  金珊 《生态环境》2004,13(1):116-118
随着海洋滩涂贝类养殖业的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环境日趋恶化,生物病原大量滋生,养殖生产受到了严重的阻碍。文章介绍了我国滩涂的分布、类型和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结合滩涂贝类养殖生产和发病状况,从微生物学、底栖生态学和污染生态化学等角度,对我国在海洋滩涂贝类养殖环境方而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滩涂贝类养殖环境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养殖容量的确定、底栖生物生态的研究、健康养殖模式的确立和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等。  相似文献   
40.
研究了茜素络合剂-微分吸附计时电位法(AC-ASV)测定土壤溶液中铝形态的最佳条件,着重探讨了共存离子,特别是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离子和有机阴离子对测定铝的影响,建立了测定土壤溶液中铝形态方法。用该法可测定总反应性铝、总单核铝[Ala]和稳定性单核铝[Ali],由总反应性铝减去总单核铝求得酸溶性铝[Als],由总单核铝[Ala]减去稳定单核铝求得不稳定单核铝[Alo],与标准的Driscoll方法(阳离子树脂交换分离-8-羟基喹啉-原子吸收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茜素络合剂(AC)-微分吸附计时电位法灵敏度较高,铁的干扰较少。该法适合于测定含铁量比较高的土壤溶液中的铝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