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篇
安全科学   86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针对震后初期灾区应急物资严重短缺的现实情况,为满足多主体的不同应急需求,基于公平与效率兼顾的视角,构建满意度最大、总成本最小、人员损失最小的多周期、多目标、多物资的公私物流资源整合的双层动态选址-分配(LAP)模型,上层以商品满足率最大为目标,下层以时间满足率最大为目标;设计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最后以汶川地震为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可以实现震后初期公私物流协同作用下的多物资动态LAP决策,而且兼顾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42.
为有效发挥社会资本理论在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作用,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在对社会资本概念界定和国内研究流派总结的基础上,详细梳理社会资本理论在我国应急管理领域不同发展时期及应急管理周期各环节的相关文献。结果表明:社会资本在我国应急管理领域的应用中存在概念界定不清晰、研究方法受限及研究侧重点不均衡困境。为克服研究困境,结合我国应急管理特色,提出社会资本在应急管理领域未来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43.
产业集聚区是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集聚区应急预案已成为产业集 聚区突发事件责任主体准备程度和处置能力的集中体现。针对笔者参加预案评审和大量 一线调研发现的区县级产业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存在事件分级不清、机构设置 混乱与处置程序笼统等典型问题,研究提出了基于责任主体的事件等级与响应级别划分 方法、绩效评价导向的应急机构设置与职责分工匹配模式和基于模拟演练的应急处置程 序与履责路径刻画的区县级产业集聚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参考意见。本研究是 当前应急预案“从有到优”升级路径选择的现实思考,对区县级政府/产业集聚区突发 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修编管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4.
突发事件应急演练自本世纪初开始在我国广泛开展,近年来在检验应急预案、完善应急准备、锻炼应急队伍、磨 合应急机制和应急科普宣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应急管理工作扎实推进,应急演练相关问题研究也逐渐受到专 家学者的重视。笔者以“准备—实施—评估”逻辑主线,系统总结了新世纪以来我国在四大类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的准备 流程与实务、实施形式与方式、评估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所取得主要成果,并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加强演练规划管理、注重 演练过程评估和实现演练信息化的应急演练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5.
钱洪伟 《灾害学》2014,(4):143-149
探讨了熵及耗散结构理论方法介入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体系研究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逻辑关系,并系统阐释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包括避难所运营组织管理机制、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信息沟通机制、设施及物资管理机制、医疗及心理救助管理机制、卫生管理机制、教育文化管理机制等,并勾勒了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内容逻辑关系图。最后,结合汶川地震灾后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状况,对构建的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框架进行了初步实践探讨及验证,指出了不足及改进的方向。研究表明,城镇应急避难场所运营管理机制设计能有力地促进城镇应急避难场所灾民的有效避难,对于完善城镇应急避难场所的运营管理理论体系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6.
突发事件应对中因救援任务不明确、应对主体职责不清、履责路径不通畅而导致事态扩大和严重问责的情况时有发生,这已成为应急绩效评估中常见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某次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应急为切入点,借助高速公路特殊路段典型交通事故救援演练实践,梳理了道路交通事故救援任务单元,匹配了各任务单元的责任主体和应急职责,并析出基于各责任主体应急角色交互的履责路径。该研究对提升当地道路交通事故应急救援整体水平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7.
紫色土坡耕地可溶性有机碳淋失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在土壤-水界面的径流迁移是土壤有机碳损失的主要形式之一,其迁移损失对土壤有机碳库的源汇功能有重要的影响。为探明紫色土坡耕地DOC的径流迁移特征,利用可测壤中流的径流小区观测壤中流DOC的迁移,结合夏玉米不同生长期土壤DOC含量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紫色土壤中流DOC淋失过程与通量。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在玉米生长期逐渐增加,到抽雄期达到最大值,收获期逐渐降至最低。2009—2011年壤中流平均径流量为264 mm,占夏季径流量的68%,表明壤中流是紫色土坡耕地径流的主要形式。壤中流径流量与降雨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与降水强度相关性不显著。壤中流过程DOC质量浓度表现为先升后降再趋于稳定的趋势,且与径流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3年内次降雨产流事件中壤中流DOC质量浓度为1.7~4.6 mg·L~(-1),平均为3.2 mg·L~(-1)。壤中流DOC迁移负荷分别为565.5、802.1和1 090.1mg·m~(-2),平均年累积迁移负荷为819.2mg·m~(-2)。DOC淋失量在玉米不同生长时期变化较为明显,主要发生在抽雄期至成熟期,淋失总量为658.4mg·m~(-2),占年平均淋失负荷的81%,与玉米生长期土壤DOC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调控紫色土坡耕地DOC迁移淋失及评价土壤有机碳平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8.
为了有效分析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发展阶段及变化趋势,采用1995—2010年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时序数据,运用GIS技术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探讨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的时空变化特点,并分析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1)时间上,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发生频数总体呈下降趋势;2)空间上,长江流域水污染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广西、湖南、四川、浙江等省,而西藏、青海、上海等省市发生频数较低;3)长江流域人均GDP和工业总产值等经济发展指标与事故发生频数之间呈现"N"形EKC曲线特征。长江流域水环境事故发生频数与经济发展之间未表现出期望的倒"U"形变化关系,表明水污染事故频数增加或降低并非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未来流域水污染事故风险仍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必须采用先进政策、制度和技术才可有效减少污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为准确预测岩爆等级,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安全,首先,从岩爆机制、数据和算法角度,分析埋深(D)、单轴抗压强度(UCS)、单轴抗拉强度(UTS)、岩石脆性指数(B1、B2)、围岩最大切向应力(MTS)、应力集中系数(SCF)和弹性变形能指数(Wet) 8个指标,建立岩爆预测指标体系;其次,针对岩爆样本存在的数据不均衡问题,引进托梅克联系(Tomek Link)对欠采样方法,改进合成少数类过采样(Smote)算法,对岩爆训练样本进行混合过采样;最后,构建SmoteTomek-梯度提升树(GBDT)岩爆预测模型,以38组数据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与其他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SmoteTomek-GBDT的准确率为92.1%,较未采样提升5.3%,Smote采样提升10.5%,优于随机过采样模型,并且避免跨等级的岩爆误判。  相似文献   
50.
随着海南省社会转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突发事件呈多发频发态势。本文搜集了海南省2016年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分析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发生的次数、地点、规模、频率等基础性数据,以期为探索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地域性规律作出贡献,并根据突发事件发生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后对2017年海南省各类突发事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