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28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63篇
基础理论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广州市某些室内公共场所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调查了广州市人流较大的餐厅、歌舞厅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污染状况,经过采样分析,所有样品中共定性检测出了46种化合物,其中11种属于美国环保署优先控制污染物。大部分样品的挥发性有机物总浓度(TVOCs)处于我国室内环境质量评价试行标准二级范围内,两个新近装修的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浓度超过了试行标准的三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62.
氨氮的污染是影响珠江广州河段水体中溶解氧低、水质差的主要原因^[1]。通过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转化的实验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氨氮是水体中关键的污染物,它是水体中主要的耗氧污染物。要降低氨氮对河水的污染,必须减少氨氮的人河负荷量。在污水处理中要注意保证充分的溶解氧,溶解氧越多硝化反应的速度就越快,处理后排放的尾水中氨氮的含量就越低。该三氮转化的研究实验结果可为城市污水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环境在城市竞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城市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提升环境竞争力,以优良的环境质量和利用环境资源创造价值的能力来参与国际竞争.而城市的整体环境竞争力是在各区、县环境竞争力的基础上形成的,提升各区(县)环境竞争力有利于提升城市环境竞争力.首先论述了环境竞争力的概念及内容,构建了广州区县环境竞争力评价模型,然后对评价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相似文献   
64.
分析了油品长输管道泄漏的3种主要原因:外力破坏、管道腐蚀穿孔和管道本体缺陷,并根据这3种主要原因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管道的泄漏风险.  相似文献   
65.
采用CFD技术对LNG加气站加液区、卸车区及储罐区等3处典型部位开展了LNG泄漏扩散模拟,结果表明:从泄漏后果来看,LNG加气站中卸车区泄漏后果最严重,从泄漏风险的角度来看,储罐区的风险最大;最后针对3处泄漏场景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6.
针对成品油油库供配电系统、弱电仪表信息系统雷击防护的薄弱现状,开展了油库供配电系统及弱电仪表信息系统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技术和电涌保护器安装方式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包含接闪、分流、均压、接地及等电位连接、屏蔽和设置电涌保护器等内外部防护措施的成品油油库综合雷击电磁脉冲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67.
生物质燃烧作为PM2.5的重要来源之一,各种形式的生物质燃烧中秸秆燃烧对不同污染物的贡献比例较高,因此,合理利用秸秆,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不仅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生物质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量,改善环境,还可使农民增收,实现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68.
植物对金属镉的吸收、分配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述了植物吸收重金属镉的机制,并对镉在植物体内的转运、积累和分配规律作了描述以及及影响植物吸收镉的内、外因素。  相似文献   
69.
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侠  孙群 《环境技术》2003,21(2):31-34,25
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3S技术、模型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仿真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在以环境在线监测数据为主要数据来源的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出了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应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0.
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应急管理体制是否健全对于减少事故损失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应急管理体制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机构设置、工作程序、参与主体、组织指挥模式、应急计划、技术支撑系统等几个方面对美国、日本和我国目前应急管理体制进行分析,揭示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结合应急管理发展专业化的趋势及我国目前的国情,以统一指挥、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和联合行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为目标,从组织机构、运作机制、法制建设、预案体系建设和技术支撑体系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发展对策,并对该应急体制下的应急运作机制做了相应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将对我国目前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