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4篇
基础理论   1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 一、黄孝河污灌区后湖公社概况后湖公社地处汉口城郊,人口约3万。有精养鱼池9224亩,蔬菜地约6千亩,水生菜地约4千亩。年产成鱼约470万斤,各类蔬菜约6000万斤。据调查,大约从1956年开始利用黄孝河污水进行灌溉。黄孝河为横贯后湖地区的一条人工污水河道,全长约13公里,总面积84.6平方公里。由于源头短,没有天然流量,晴天水流全靠市区排水。据资料查考,解放初期,黄孝河原与面积近20平方公里的湖泊相通,形成天然水系。当时的黄孝河两  相似文献   
12.
分子探针检测污水中HBV-DNA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自从Melnick (1949)首次从污水中检出脊髓灰质炎病毒以后,许多国家相继也从各种污水中检出了多种病毒,我国也有在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中检测出肠道病毒的报道。目前,国内外用于水中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是依靠传统的细胞培养以及免疫学方法,操作繁锁费时。为了探索准确、灵敏、快速的水病毒检测方法,我们采用HBV-DNA分子探针法,对本市某综合医院污水中HBV-DNA作了定性测定,收到较好效果。关于水中HBV(乙肝病毒)感染,国内尚未见确证性资料。现将用HBV-DNA分子探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饮用水中病毒的灭活效果,我们采用次氯酸钙灭活饮用水中脊髓灰质炎Ⅰ型病毒(polio Ⅰ)的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次氯酸钙对 polio Ⅰ病毒具有较强的灭活作用;当饮用水中余氯在0.45mg/L,接触时间为30min 时,次氯酸钙灭活病毒的效率为33.33%;而余氯在0.35mg/L,接触时间为60min,其灭活效率达到66.67%,本研究为饮用水、娱乐用水等水体的消毒处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 水中微量锑的分析,国内广泛采用孔雀绿分光光度法。该法操作烦琐,灵敏度差,在测定中需用毒性较强的苯作萃取剂。美国采用原子吸收法将水样直接用空气——乙炔火焰进行分析,但方法灵敏度低。近年来,氢化物原子吸收法发展很快,有关水中锑的方法研究有较多报告。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采用简易的氢化物发生器和T形电热石英管原子化器为分析手段,在盐酸-碘化钾-硫脲体系中,以硼氢化钠作还原剂,将锑还原成锑化氢,用原子  相似文献   
15.
<正> 1.绪言水溶液中氰化物的定量方法,除吡啶—吡唑啉酮等分光光度法被广泛地应用外,硝酸银滴定法、离子电极法、离子色谱法等均有报道。另外,近年来发展了用气相色谱法作氰化物定量测定。如果用气相色谱法,挥发性的氰化物用改变诱导体的方法进行定量和根据有关氰化物反应生成的化合物进行定量,以顶空法作为氰化氢定量也有报告. 作者将水溶液中氰化物经水蒸气蒸馏分离后,对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的气相色谱仪直接分离测定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其测定范围在5~100微克/ml(CN~-)时能够快速定量,而且方法的精密度好,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氰化物由于剧毒,在饮用水、地面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其他用水中的含量各国都有严格规定,而在常规监测和含氰废水处理及排放管理中,样品保存、预处理及测定的方法均随水质种类及其中氰化物形式和浓度的差异以及干扰情况而不同,这些对水化学分析都很重要,本文就上述有关问题作一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7.
<正> 水中氰化物的测定,笔者曾作了详细的综述,最常用的微量方法是以Konig反应为基础的各种比色测定法。目前许多国家水质标准方法广泛采用Epstein提出的吡啶-吡唑啉酮法和修正的Asmus等提出的吡啶-巴比妥酸法。石井等、山田、渡道等及Nagshima、Nagshima和Ozawa研究了使用吡唑啉酮及巴比妥酸试剂不用吡啶。Shigeru Nagashima研究了吡唑啉酮试剂和巴比妥酸试剂的配制。并认为前者虽稍烦复,但比起巴比妥酸试剂颜色稳定。日本新的丁IS增补了异菸酸-吡唑啉酮法。本文是78年的研究成果,认为渡道等的异菸酸-吡唑啉酮法的研究有许多可取之处,旨在以市售异菸酸试剂直接用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显色试剂,经过氰化物测定各种条件实验取得良好的结果,并发现呈色溶液pH确实影响呈色深度,最大呈色深度不是偏酸域、而是较宽的pH7.0以上至7.73的偏碱域。确定的监测方法在环境中应用是较为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