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47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68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吴穹  闫黎黎 《安防科技》2010,(10):10-14
目前研究控制安防风险的方法多数是针对单一设备或者技防系统进行技术性创新,同时考虑到企业安全防范管理方法的落后等不足之处,本文以系统安全的角度为出发点,侧重于对技术系统、管理手段和人防手段结合程度的研究,从人防、物防、技防三方面对企业现有的防范制度、技术防范系统性能和各级管理人员进行风险分析,建立以"空间风险和时间风险"为特性的安全防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整体把握企业安全防范系统的风险状况。同时,运用层次模糊评价法通过权重来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得出企业安全防范系统的安全级别。从而,评价安防系统的控制能力,判断风险可接受程度,并检查企业安全防范系统的现状,为企业安全防范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2.
适合我国国情的烟气脱硫技术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总结了几种在国内燃煤电厂主要应用开发的脱硫技术,并对不同烟气脱硫技术的主要特点、示范工程及其优缺点作了简单评述。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环境政策分析了发展脱硫技术的关键问题,对未来我国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3.
本文将蚁群算法应用于动态疏散路径优化过程中.针对动态疏散系统的特点,及时跟踪环境变化,通过对环境参数的分析找出当前的最优疏散路径.有效提高了疏散系统的疏散效率,减少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通过对不同规模节点的模拟结果显示,该算法是一种求解动态疏散最优路径问题的有效算法.  相似文献   
84.
人群聚集场所拥挤踩踏事故原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7年人群聚集场所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数据统计分析表明,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伤亡人数均呈现随机分布,根据这些事故数据总结出此类事故发生的一般性原因,并提出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事故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85.
微波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秸秆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的微波强度预处理作用下对秸秆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研究日产气量、pH值、甲烷气体浓度及生物降解率4个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微波预处理对秸秆厌氧消化有明显效果,平均日产气量由未被预处理的6.21 mL/g VS上升到 8.16 mL/g VS,上升了31.33%,达到最大日产气量时间由原来的第12 d,提前至第2~第7 d不等,最大日产气量由原来的23.43 mL/g VS上升到43.49 mL/g VS;在360~900 W范围内,微波强度越大,反应的pH值下降越快,秸秆厌氧消化最大日产气量越提前;经过微波预处理的甲烷浓度平均浓度由原来的50%提高至62%左右,其生物能范围也由未处理前的17.58 MJ/m3提高至23.46 MJ/m3,物降解率由未预处理的44.12%,提高至71.55%。  相似文献   
86.
低强度超声波预处理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磊  李润东 《环境工程学报》2012,6(9):3280-3286
以厨余垃圾为研究对象,实验研究产气效率、pH、SCOD、甲烷浓度及生物降解率5个参数的变化趋势,比较低强度超声波处理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强度超声波处理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产生明显效果,在不同的超声波强度(100、175和250 W)或处理时间(20和40 min)下,产气效率、累计产气量、pH下降幅度、SCOD增加幅度随处理时间和超声功率增加而增加;在超声波强度250 W和处理时间60 min下出现抑制作用;(2)在超声波强度250 W和处理时间40 min条件下,超声波对厨余垃圾厌氧消化增强效果最明显,累计产气量由未处理的3 513 mL提高至5 007 mL,提高42.6%,甲烷气体浓度由51.25%提高至58.8%,生物降解率由58.11%提高至73.5%.  相似文献   
87.
烧结条件对焚烧飞灰烧结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垃圾焚烧飞灰在高温箱式电阻炉中进行烧结实验,考察烧结温度、时间及成型压力对烧结体理化性质(抗压强度、烧失量、体积变化率、密度变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在1 080~1 100 ℃范围时,烧结温度、时间、成型压力对烧结体各种理化性质的影响各不相同.烧结试体的抗压强度、烧失率、体积变化率和密度变化率随烧结温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且随烧结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抗压强度和密度变化率随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增大,烧失率和体积变化率却随成型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88.
为探究进气口宽度对火旋风燃烧特性的影响,利用自然驱动的四面边墙夹缝式装置对不同进气口宽度使用150,200,250 mm 3种直径进行实验研究。由燃料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得出准稳态阶段火旋风的质量燃烧速率;利用摄像机记录火焰的连续图像并获得火焰高度。结果表明:针对实验室小型火旋风(150~250 mm),在进气口宽度为35 mm左右时,火旋风的燃烧速率最大,即火旋风的燃烧强度存在1个最佳的进气口宽度;当火焰高度达到最高时,环量也存在1个临界值。  相似文献   
89.
赵枫  王旭 《火灾科学》2012,21(3):153-158
利用静电感应原理,设计了使细水雾强制带电的感应荷电装置,进行了带电细水雾的灭火实验研究。为研究带电细水雾的灭火效率,在受限空间内,采用小尺度实验方法,通过改变电压的极性和大小、针-环状电极的半径及其距伞罩电极之间的距离,分析对灭火时间和热电偶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电细水雾比普通细水雾能更迅速地降低火焰温度、熄灭火焰,荷负电的细水雾比荷正电的细水雾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随着电压的增大、针-环状电极半径及两电极间距的减小,灭火效能提高,熄灭时间减少。  相似文献   
90.
吴雅菊  高晓亮 《安防科技》2011,(11):21-24,6
针对安全防范系统的特点,建立了安全防范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无需一致性检验的G1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由于安全防范系统能效评估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其分析还只限于静态评估,提出采用集对分析和马尔可夫链对其进行动态效能评估,在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安全防范系统动态效能评估模型,利用联系数确定了安全防范系统的效能等级,通过集对势的分析判断系统效能的变化趋势,动态的评估了系统效能等级,根据马尔可夫链的遍历性,预测安全防范系统最终的效能等级,从而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性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