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0篇
废物处理   5篇
综合类   98篇
基础理论   16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41.
研究了umu试验菌株(Salmonella typhimurimu TA1535/pSK1002)的菌种在普通冰箱中保存时其生长曲线和活性的变化,菌种经活化后可以得到稳定的活化生长曲线以及比较稳定的4-NQO活性曲线.通过菌种活化,使得umu试验菌种在普通冰箱中保存就能具有很好的活性和稳定性,极大地降低了保存难度,简化了菌种保存操作步骤,增加了试验的可重复性,有利于umu试验在实际环境样品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烟草对土壤中重金属锰的吸收、耐性和积累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锰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有较明显的刺激作用或毒害效应,烟草对土壤中的Mn具有很强的耐性和累积能力。当土壤中Mn处理浓度为1500mg/kg时,虽然烟草生物量与对照相比有所降低,但植株仍能生长。随着生长介质中Mn浓度的升高,烟草叶、茎和根的Mn含量逐渐增加。当Mn处理浓度为2500mg/kg时,烟草仍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烟草地上部分锰积累量达到最大值13501.36mg/kg。当Mn浓度>1500mg/kg时,烟草吸收的锰有76.6%~88.1%被转移到地上部分。说明烟草适合较高程度Mn污染土壤的修复。  相似文献   
43.
负载型纳米TiO2/AC对偶氮染料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钛酸四丁酯和粒状活性炭(AC)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法制备出负载型纳米TiO2/AC催化剂.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分别对2种典型的偶氮类染料橙黄G、活性艳红X-3B模拟废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研究,探讨了pH值、外加氧化剂对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回收再生利用试验.结果表明,TiO2/AC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活性、吸附特性及可再生性,60 min后对2种染料反应的光催化降解率分别可达到99.71%和97 12%,反应180 min后的TOC去除率分别达到81.54%和81.99%;反应后TiO2/AC催化剂回收率大于95%,经焙烧再生后对橙黄G反应60 min的光催化降解率仍高达95.93%.  相似文献   
44.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焙烧法制备了掺杂Sn(Ⅳ)的TiO2/AC光催化剂,以偶氮染料橙黄G为目标降解物,对光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Sn(IV)掺杂量为2.5at.%的TiO2/AC光催化剂,在进水浓度50mg/L,催化剂的用量12.5g/i,pH值2.0,H2O2 1.5mL/L。主波长为365nm的300W高压汞灯光照条件下,反应60rain,橙黄G的光催化去除率可达99.1%。该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其速控步为吸附反应。共存阴离子SO4^2-和H2PO4^-,对橙黄G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5.
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浸渍-焙烧法制备了掺杂Sn(Ⅳ)的TiO2/AC光催化剂,以偶氮染料橙黄G为目标降解物,对光催化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Sn(Ⅳ)掺杂量为2.5 at.%的TiO2/AC光催化剂,在进水浓度50 mg/L,催化剂的用量12.5 g/L,pH值2.0,H2O21.5 mL/L,主波长为365 nm的300W高压汞灯光照条件下,反应60 min,橙黄G的光催化去除率可达99.1%.该反应符合Langmuir-Hinshelwood动力学方程,其速控步为吸附反应.共存阴离子SO42-和H2PO4-,对橙黄G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6.
亚铁催化声化学降解罗丹明B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了不同金属离子对罗丹明B的声化学降解作用,发现超声时加入Fe^2+反应速率常数为单独超声波降解时的1.6倍,反应在前5h内符合假一级动力学。研究了亚铁离子强化声化学对罗丹明B的降解作用,考察了Fe^2+用量,溶液初始pH值,曝气,反应温度和超声功率等因素对脱色速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酸性条件有利于染料的脱色;有曝气时的声化学脱色速率常数是单独超声时的6倍;声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较低,反应在低温就可以进行;超声功率的改变对脱色速率的影响不大。UV-VIS扫描图谱显示,染料在225nm和256nm处的紫外吸收明显降低,初步探讨了罗丹明B的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47.
氮掺杂型纳米TiO2在可见光及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钛酸四丁酯为原料,以氨水水解-沉淀法制备出了氮掺杂型纳米TiO2催化剂(N/TiO2),以XRD、XPS、UV-Vi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并通过对偶氮染料橙黄G的降解反应,研究了N/TiO2在可见光及太阳光下的光催化性能,探讨了pH值、外加H2O2氧化剂对光催化降解率的影响,并与P25型纳米TiO2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可见光下,N/TiO2对橙黄G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反应150min后降解率可达96.29%,显著高于P25型TiO2(42.55%);在太阳光下,N/TiO2对橙黄G的光催化降解速率较快,反应60min降解率与P25型TiO2基本相同,分别为99.37%、99.94%;较低的pH值环境并适量添加H2O2可显著提高N/TiO2催化效率,在可见光及太阳光下的最佳pH值均为2~3,最佳H2O2加入量分别为0.5mL·L-1、1.5 mL·L-1.  相似文献   
48.
通过气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确定了某制药厂用回收的溴化钠生产的溴乙烷中所含杂质的具体成分及其含量。并分析讨论了溴乙烷中各杂质来源。通过测定溴化钠、碳酸钠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中的溶解度,确定了回收溴化钠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证明:用60%的乙醇溶液分两次在50℃时溶解溴渣,NaBr的回收率达到98.0%,二次溶解则能达到99.0%。用该法回收的溴化钠用于制备溴乙烷,当NaBr∶H2O∶C2H5OH∶H2SO4=1∶5.00∶1.30∶2.13时,纯度高达98.0%,回收率为79.6%,满足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9.
2017~2018年北京大气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特征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为探究近年来北京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过程中PM2.5及其中水溶性无机离子(WSIIs)特征,于2017~2018年在北京城区进行了连续1 a的PM2.5样品采集,对其中9种主要WSIIs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77.1±52.1)μg ·m-3,最高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春季[(102.9±69.1)μg ·m-3]和夏季[(54.7±19.9)μg ·m-3].WSIIs年均浓度为(31.7±30.1)μg ·m-3,对PM2.5贡献比例为41.1%,季节贡献特征为:秋季(45.9%) > 夏季(41.9%) > 春季(39.9%) ≥ 冬季(39.2%).SNA是WSIIs的重要组成,春、夏、秋和冬季在总WSIIs中的占比分别可达86.0%、89.5%、74.6%和73.0%.随温度升高,NO3-和SO42-分别呈现出了先升高后降低以及波动性升高的趋势;而当相对湿度低于90%时,2种离子浓度均随相对湿度增加而升高,反映了光化学和液相过程对2种离子组分的贡献差异.随污染加重,WSIIs整体贡献比例大幅升高,且各类WSIIs演化特征各异,其中,NO3-浓度和贡献均持续升高,而SO42-和各类源自扬尘的离子组分(Mg2+、Ca2+和Na+)贡献降低.观测期间WSIIs主要来源包括二次转化、燃烧源和扬尘源,对燃煤和机动车的管控是其减排的重要途径.后向轨迹分析表明,源自北京市南部和西部的气团对应着较高的PM2.5浓度和WSIIs占比,且二次离子贡献显著;而源自西北和北部的气团对应的PM2.5浓度和WSIIs占比则较低,但Ca2+贡献较高.  相似文献   
50.
投加Fe3O4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有机物的厌氧降解过程,而进水有机负荷是影响厌氧系统处理效率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分阶段提升进水有机负荷,对比考察了Fe3O4的加入对UASB厌氧反应器运行效能及污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负荷低于3.2 kg·m-3·d-1时,两反应器内有机物厌氧水解效率并无显著性差别.而当有机负荷提升至6.4、12.8、25.6 kg·m-3·d-1时,Fe3O4对有机物厌氧水解效率表现出一定的促进效果,且有机负荷越高,Fe3O4对厌氧水解的促进效果越显著.与此同时,Fe3O4对厌氧产甲烷过程也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有机负荷分别为1.6、3.2、6.4、12.8、25.6 kg·m-3·d-1时,添加Fe3O4的反应器中平均甲烷产率分别为对照组的3.55、2.37、1.26、1.16和1.06倍.这一现象表明Fe3O4对产甲烷过程的促进效果与有机负荷密切相关,且有机负荷越低,Fe3O4对厌氧产甲烷效率的增强作用越明显.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运行过程中污泥粒径和胞外聚合物的变化,发现Fe3O4的加入可以有效促进厌氧污泥颗粒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